第二百八十四章 来自陈启明的文化输出(2 / 2)

……

被采访到的观众几乎都给予了这场演唱会好评。

而这些来自观众的好评几乎全被港台媒体刊登在了隔天的港台媒体上。

《陈启明纽约演唱会气氛火热》

《超级巨星,陈启明巨星范十足》

《来自陈启明的中国文化输出》

除了港台媒体。

在欧美这边,同样有不少媒体报道了陈启明。

这些媒体的报道内容没那么夸张,但同样很有噱头感。

其中,旧金山日报的新闻报道更是引人注目。

《警惕!一股超强华流正在向欧美席卷而来》

旧金山日报的标题看上去好像是在诋毁陈启明,是在拉对立。

但内容却不全是如此。

在旧金山的内容中,他们将陈启明形容成了一个代表中国文化的歌手,他正在向欧美歌迷传输着中国文化。

在描述陈启明正在将中国文化传入欧美的时候,他们也充分赞扬了陈启明。

认为他是一个完全不逊色于迈克尔杰克逊的杰出音乐人。

说实话,看到这篇文章的标题的时候,陈启明着实被吓了一跳。

他最怕的就是有些红眼病为了搞他,无缘无故的将他牵扯到一些政治因素中。

之前在日本他就遇到过类似的事。

幸运的是,上次的日本,他不仅没有因此被击溃,反而借此一飞冲天。

但在日本没受影响,在美国可不一定。

所以,他很担心美国这边也出现上次日本的情况。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美国跟日本不一样。

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建立起来的国家。

所谓文化入侵在他们这里根本不是事。

而且,老美这边的乐坛普遍看不起亚洲乐坛。

受此影响,哪怕陈启明现在在欧美很红,但也很少有人会认为他能做到文化入侵。

因此,这份报道并没有给陈启明带来不利。

反而是因为这篇报道,让陈启明的名字在欧美变得更加响亮了。

“这么牛逼?都文化入侵了?我倒要看看有多牛逼!”

抱着这样的想法,很多美国民众都走进了音像店购买陈启明的唱片。

不仅是《那个女孩》这张ep。

就连他之前的几张中文唱片在美国都迎来了一波小爆发。

对此,陈启明自然很高兴,在接下来的几场演唱会,演唱完以后,都会推荐歌迷去购买自己的中文专辑。

就像中国人并不懂英文,但因为英文歌的旋律曲子好听会听一样。

在欧美这边一样。

为何中国人的唱片在这边除了华裔外很少有人听?

其一自然还是听不懂。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其实还是宣传不到位。

别人都没听过,他怎么买?

而陈启明的唱片不同。

他在演唱会上现在最主要的演唱歌曲还是中文。

很多真正喜欢音乐的人,在听到他的中文歌后,觉得好听,他们是真的会去购买这些唱片的。

而如此一来,造成的结果就是,在接下来一周,陈启明之前几张国语唱片在美国的销量都持续增加。

一周时间,他《心太软》、《童话》、《星辰风暴》等几张专辑居然在美国总共卖出去了一百二十多万张。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