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他就是挖井人【求订阅】(2 / 2)

人生1984 拾寒阶 290 字 7个月前

临走前,肯恩握住李云海的手,说道:“有空来欧洲旅游,不管你要去哪个国家,我都可以给你当向导。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托斯卡纳的奥尔恰谷,利瑟的库肯霍夫公园,塞维利亚的古老皇宫,我们还可以去牙里斯本品尝美味的樱桃酒。到克里特岛寻找芬芳的花朵和野生药草。到采尔马特去滑雪。哦,到都柏林参加舞蹈节或音乐节,也是不错的体验。”

李云海惊讶的问道:“肯恩先生,你是个旅游家?去过很多国家和地区?”

肯恩说道:“是的,我很喜欢旅游,我一年当中,有半年都在旅游。人生不能只赚钱,还要学会享受。”

李云海听了,无比感叹,心想同样是人啊,瞧瞧人家这生活,过得多么的多姿多彩!

林芝在旁边听到了,也自一怔,人原来还可以这么活?

她从小就被灌输观念:好好读书,将来找个好工作。

仿佛人生就是为了读书,读书就是为了工作。

至于享乐?

那是资本主义才有的,是要接受批判的。

所以林芝听到肯恩的人生规划时,不由得惊呆了!

真的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啊!

一年居然只上半年的班!

这要是放在国内,即便是林芝这样的家庭,她要是玩上半年,能被父母教育死。

肯恩离开后,林芝说道:“云海,你说这欧洲人,都这么好玩吗?上半年的班,玩半年?”

李云海哈哈笑道:“你也不看看他是多大的老板?西方人收入福利虽然相对较高,但工作半年旅游半年的人也并不多,是少数人的行为。我们也可以做到这样,前提是你放得下工作,不在乎收入。”

林芝很是神往:“云海,我们要是也像肯恩这样生活,那多么幸福?嘻,他刚才说过的那些地方,我都想去!我都不知道在哪里呢!”

李云海道:“他说了八个不同的欧洲国家,你想去的话,也可以啊,等哪天我们有空了,我们一起去,只是你米国的签证还没有下来,又要办去欧洲各国的申根签证?等办下来,春天已经过完了。”

林芝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不由得撅了撅嘴:“那我年底办去欧洲的签证,我们明年春天去好不好?”

1985年6月14日,欧洲几个国家卢森堡边境小镇申根签定协议规定:其成员国对短期逗留者颁发统一格式的签证,即申根签证。申请人一旦获得某个国家的签证,即可在签证有效期内在所有申根国家自由旅行。

李云海也想带着心爱的女人,去见识多彩的世界,一起浪漫的手牵手,走过一望无际的熏衣草花园,去塞纳河畔喝上一杯猫屎咖啡。不是说崇洋媚外,只不过是想偶尔到别人待腻的地方,感受一下异国的风土人情。

“好!明年去!”李云海应允。

林芝想了想,笑道:“明年不去,等我们结婚了,度蜜月的时候去!很多地方,第一次去玩,就会特别好玩,多玩两次就没有那个新鲜劲了。我要把好玩的地方,都留到蜜月旅行!”

李云海捏了捏她的鼻子,笑道:“反正我听你的啊!你说什么时候去都行。要不这样,我每年放你半年假?让人过上资本主义大老板的生活!”

林芝扁了一下嘴,随即噗嗤笑道:“还是算了吧!我过不了这么奢侈的人生!我妈肯定要揪我的耳朵,骂我没出息了!”

李云海想想唐玉霞训女儿的画面,不由得哈哈大笑。

肯恩给李云海带来了两个订单,共计1150万美元,换算下来大约是4千万人民币!

四海集团离唐玉霞制定的5亿目标,又近了一步。

这天晚上吃饭过后,李云海带上林芝,让庄勇开着车,沿着花城逛了一圈。

他也没有目的地,只是让庄勇开着车到处走。

林芝左右看看,不解的问道:“云海,我们这是在逛什么呢?游车河吗?让人见识你这辆非凡的劳斯莱斯小汽车?”

她说着就笑了起来。

李云海眼睛搜寻着外面街道两侧,说道:“我在找门面。”

“找门面做什么?还要开卖场吗?”

“不是。我在找梅山人开的打字复印店。”

“哦,你是说,参加我们培训的人,已经出来开店了?”

“不错,两轮培训都结束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出来开店了。”

李云海和苏红联系过,知道报名的那两千个梅山人,已经培训完毕,缴纳了第一个月的设备租金,各自来到全国各大城市择地开店,他们找到店铺以后,电话通知四海集团总部办公室,告诉他们的店铺地址,公司将给他们通过火车货运的方式,发送相关的设备给他们。

这些人已经学会了打字,也学会了复印机的使用,以及名片的制作、简单的装订方法。

以后的设备租金,他们将通过邮政汇款的形式,向四海集团汇款。

李云海承诺过他们,只要他们赚到了钱,就可以买下全套设备,之前付出的租金,可以从中减免。

这项举措算是十分厚道,也是为了鼓励他们多赚钱,早日买下机器。

出租办公设备的行为,并非李云海独创。

在国外很多地区,办公设备都是租用。有很多设备出租商,专门做这个生意。国外的设备更新换代快,中小企业购买并不划算,于是采用租赁的方式,哪怕月供贵一点,但随时可以更换新型号的设备。

租赁公司也很赚钱,一台设备出租三到五年,就可以淘汰掉,换新的产品。

施氏公司购买的二手机器,大多数都是找这些租赁公司买的。

像李云海把设备租给别人开店,七、八个月就可以拿回进货的成本,后续所得都是赚的,等这些人赚到了钱,全部买下设备后,李云海等于以批发价格卖出去几千套设备。

租赁的人越多,他卖的设备就越多。

如果有十万人开店,那他就能卖出去十万台设备!

而这些店铺每个月要消耗的耗材,全部由他来提供,光是耗材这一项,收入就不菲。

因为这个事业刚刚做起来,李云海也无法计算具体的收入。

但他认定,这行生意肯定大有可为。

林芝一手指着右手边的街道,一边拉了拉李云海,喊道:“云海,你看那边!有一家打字复印店,咦,他们挂的招牌,居然是四海打字复印店!是你要求他们统一的吗?”

“没有啊!我可没提过这样的要求,也没有必要嘛!”

李云海吩咐庄勇靠边停车,和林芝下了车,来到那家打字复印店前。

店铺不大,也就十几个平方米,几桌书桌拼接在一起,上面摆放着计算机、喷墨打印机,还有复印机,此外还有切纸机等工具。

看店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坐在电脑前,正在聚精会神的打字。

她看到李云海他们进来,起身问道:“你们好,请问要打字还是复印?”

李云海一听这口熟悉的乡音,便知道是老乡,问道:“你是梅山人吧?哪个乡的?”

小姑娘眨巴眨巴好看的大眼睛:“我是白溪乡的!你是?”

李云海笑道:“那就对了,这店是你家开的?”

“是啊!我爸开的,我爸不会打字,我帮他看店。”

“好。你爸呢?”

“我爸他出去——爸!有人找你!”

门外走进来一个农民样子的中年男人,他一看到李云海,先是怔了怔,随即哎哟一声:“你是李云海李总吧?”

李云海颔首笑道:“我是李云海。我路过这边,看到你的店,想着肯定是我老乡开的,过来瞧瞧。”

“李总,你好!你好!艳妹子,快搬凳子过来请李总坐,快倒茶来。”中年男人掏出一包皱巴巴的红梅烟,抽出一支递给李云海。

李云海和林芝坐下来,问道:“你这店开了几天了?生意怎么样?”

“前天刚开张,”男人搓着双手,略带拘谨的笑道,“我们昨天赚到了65块钱!今天又赚到了83块钱!真的没想到,这行生意这么好赚钱!”

李云海一听,便放下心来。

事实证明,他的眼光没有错。

在八、九十年,只要学会打字和复印,又有这些机器,就能赚到奔小康的钱。不过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笔启动资金,很多人家,到九十年代都没赚到这笔机器钱。

至于更多的项目和技能,就要依靠他们自己在实践当中去发现和学习。

艳妹子端了茶过来,递给李云海和林芝,然后坐在一边,好奇的看看李云海,又看看林芝。

李云海随意的聊了聊天,问对方这里的房租多少?方不方便住宿?你们出来做生意了,家里的活忙得过来吗?

男人的双手,无意识的不停在裤子上擦来擦去,说道:“我们就住在店里,买了两张折叠床,晚上把店门一关,就在里面睡了!乡下人没这么多讲究。我堂客和爸妈都在家里,带着两个小娃娃,做家务活忙得过来。”

这是第一代进城的农民工,他们吃苦耐劳,赚一块钱,能存下九毛钱,后代的小康生活都是靠他们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

男人指了指门口,说道:“我打算在门前支口锅,以后的饭菜也自己做。两个人,吃不了多少东西,每餐炒一个菜就行。李总,你们吃饭了吗?我请客!我请你们下馆子!艳妹子,你看店,我请李总他们出去吃饭。”

艳妹子清脆的答应了一声好。

李云海说道:“你们不必忙,我们早就吃过饭了。”

他起身要走,男人喊道:“李总,请留步。”

李云海嗯了一声:“还有事?”

男人恭敬的说道:“感谢李总,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赚钱机会,我们全家人都记你的恩情!谢谢!”

李云海摆了摆手,说道:“好好经营生意!等你们赚到了钱,带动乡亲们出来一起发财!好了,我走了,再见!”

男人和女儿送他们出来,看着他们上车离开。

“艳妹子,记住了吗?刚才那人就是李总,是咱们白溪乡最有钱的大善人,以后有机会,你一定要报答人家。没有他,我们还在家里耕田呢,哪能来到城里,找到这么好的生意做啊?”

艳妹子捋了一下被风吹乱的头发,甜甜的一笑,说道:“爸,我知道了!吃水不忘挖井人嘛!我们上学的时候学过哩!”

李云海的车,继续在花城游走。

来岭南开店的人肯定多,因为这里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机会遍地都是。

李云海他们又发现了一家打字复印店,让他奇怪的是,这家店挂的也是:四海打字复印店的招牌!

林芝笑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统一挂这个招牌的?”

李云海也很郁闷,刚才在那一家,不记得问了。

他们下了车,来到这家店里。

店里坐着一男一女两个青年人,都只有二十多岁年纪。

女的在打字,男的在旁边复印东西。

李云海他们走进店里。

女的一看到他,喊道:“李总!”

李云海笑道:“你认识我?”

女的激动的起身,说道:“我参加四海电脑培训班的时候,你给我们讲过话,我记得你。”

那个男的走过来,笑着喊了一声李总好,热情的请李云海和林芝坐下。

每家派一个人参加培训,这个人学会以后,可以教会家里人。开这种小店的,大多数都是夫妻店、父子店。

李云海和他们闲聊,了解他们的生意和生存状况。

然后他问道:“你们为什么要挂四海打字复印店的招牌?”(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