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来者不善(1 / 2)

人生1984 拾寒阶 303 字 1个月前

李云海和王成望的争斗,看似是因为一件小事而起,其实是两股势力的斗争,是四海集团和国资方的第一场较量。

四海科技必须由李云海说了算!

这一点是写进合同里了的。

但对方肯定不服气。

特别是王成望这样的二代,依靠祖荫当了领导,好不容易放出来独当一面,他当然要抖抖威风。而李云海则要杀了他的威风!

在第一次股东大会上,李云海如果不能掌握主动权,以后就会被对方压一头。

李云海要让对方明白,这是谁的一亩三分地。

王成望提到了赵家,这让李云海暗暗吃惊。

难道王成望和赵家有什么瓜葛?

李云海的眼神变得犀利起来,说道:“我重申一遍,四海科技的所有事情,都由我来做主,我召开这个会议,是和大家商量,但最后拍板的人只能是我。”

王成望一脸的不服气:“你是股东,我们也是股东,你凭什么搞一言堂?公司不仅是你的,也是国企的,你要是搞垮了,我们都要负责!”

李云海道:“我跟你说不着这些!你领导派你来之前,难道没和你讲明白吗?四海科技就是我说了算!你少在这里说这些有的没的!你不想干,可以走人。”

“我在体制内这么久,第一次看到你这样不讲道理的人。我的职务不是你任命的,你无权赶走我。”王成望道,“今天这会开下去也没意思了!关于你任性的作为,我会向上级反映!”

李云海淡淡的道:“随便!”

王成望甩手离场,还真的回办公室打电话向北金那边汇报情况。

李云海可不会惯着他,说道:“我们继续!”

和王成望一起的,还有一个国企股东,名叫金沙,是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他就平和多了,也不怎么说话。

李云海开完会议,回到自己办公室。

不一会儿,桌面上的电话响起来。

李云海接听电话。

信息产业部的领导打来的。

刚才王成望向领导投诉了李云海刚愎自用,听不进同志们的不同意见。

领导希望李云海多一些包容心,团结同志,有事一起商量,共同发展。

李云海心想,成立公司之前,你们可不是这么说的!

合同还在,白纸黑字,立着字据,四海科技由我说了算!

李云海直接回复领导,说我们早就谈妥了,四海科技的经营和管理,由我来主导,国企那边只能是协助。而且我觉得王成望此人不学无术,脾气又不好,不适合在这边管理,希望领导另外派人过来。

领导说夫妻俩还要吵架呢,同事之间有点不同意见,也很正常。你是大老板,你多宽容些。王成望刚刚派过去,不可能马上就让他回来。好说好歹,说了半天,才保住了王成望的职务。

李云海也就同意再观察一段时间,如果王成望以后还是这种态度,不知悔改,一定会换掉他。

领导又打电话给王成望,让他息事宁人,在西州好好待着就行,不要参手管理事务,哪怕你天天出去游山玩水都可以,反正没有人管你,你就当到那边去休假的。

王成望唯唯喏喏,心里却是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李云海算什么东西?不就是一个草根的商人吗?不就是仗着岳父林振邦才敢如此作威作福吗?

林振邦眼看着就要退居二线,就跟拔了牙的老虎一样,不用再害怕他。

至于李云海,王成望压根就没放在心里。

一个从农村出来闯荡的年轻人,有什么利害的?他觉得自己随时可以拿捏死他。

西州在筹备四海科技成立之事。

郭婉华那边传来消息,夏鹏的工厂筹集到了资金,正准备扩建。

李云海不用知道夏鹏的资金是怎么来的,他只和对方合作。

四海集团在岭南的布局渐渐完成。

转眼到了七月。

之前毕业季到来之时,四海集团开启了新一轮招聘。

林芝派人到北金和上海等地方,深入名牌大学进行校招。

七月一毕业,这些学生纷纷来到公司报到。

九十年代的社会风气相对已经开放了不少。

特别是1992年,南方讲话以后,下海经商的体制人特别多。

大学生毕业以后,也不再只盯着体制内,很多有志青年愿意挑战自己,谋求高薪工作。

四海集团名声在外,被人称之为东方的英特尔。

这样的科技大企业,要招应届毕业生还是不难的。

一家企业需要不断的有新鲜血液进来。

四海集团成立以来,从来没有无缘无故辞退任何一个员工。

那些离开的职工,要么是有了更好的去向,要么是想下海开店做生意,趁着好东风拼搏一番,只有极个别人,是因为犯了错误被开除的。

在四海的工厂里,多的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年人,年纪最大的有55岁了,估计能干到退休。

公司也曾经有人提出来,为什么不把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清退?全部换成年轻人?

李云海觉得没有必要,年纪大的人干活或许会慢一点,但更加稳重,也更固定,因为他有家庭要养,不敢轻易辞职去尝试其他工作。

年轻人就不一样了,最近辞职的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他们干得不顺心了,就辞职去沿海城市,反正找得到工作。

李云海以为,一家企业和体制内一样,也需要做到老中青三代结合。

公司需要新鲜血液,需要年轻人带来活力,但也需要老职工镇守,需要他们带后来者。

陈美琳放了暑假后,来到西州,在四海集团里实习。

李云海安排她到秘书室坐班。

梁伯年到任后,对全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规划。

三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四大产业园区的布局,正在缓缓形成。

西州因为有了四海产业园区,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商前来试水。

大家都相信,西州既然能培能出四海集团这样的巨无霸企业,说明这边的营商环境好,肯定也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企业。

七月份,省里召开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招商会。

梁伯年亲自打电话给李云海,邀请他出席会议,并要求他做重要讲话。

在商界,李云海就是一张活名片,也是招牌。

只要有他在,总有人想过来听听他说什么。

一个人若是成功了,不管他说的是什么,别人听了都觉得有道理,当成金玉良言来实践。

李云海和梁家人私交还不错,欣然答应。

招商大会在省展览馆举行。

当天,李云海带着苏红和陈美琳参加大会。

不知道梁伯年使用了什么手段,招来了那么多的商人。

展览馆里人山人海,跟赶集一样热闹。

唐玉霞负责商业工作,当然也在现场。

李云海到了以后,梁伯年率众前来迎接,邀请他到前排入座。

“梁领导,你们真厉害啊!这次来了多少投资商?”李云海笑着问道。

梁伯年道:“不多,也就三百多家企业,不过每家企业都会派几个人前来,看着就有一两千人了。”

李云海刚落座,就不断有人上前来找他,和他握手寒暄。

一个戴着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名叫汤子鸿,自称来自香江,这次过来考察西州的投资环境,和李云海聊了很久。

李云海当然是盛称西州的好,说欢迎你们前来投资。

汤子鸿推了推眼镜,问道:“李总,请问,四海集团能成功,主要是有哪些因素?”

这个问题问得好。

李云海还真的没有认真的思考过。

四海集团为什么能成功?

是因为他是重生者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