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手段百出(2 / 2)

汉家功业 暮色长亭 244 字 3个月前

陈琳抬头看着荀攸,道:“荀公的担忧不无道理,但以荀公现在的地位与权力,压制一个廷尉,应当不难才是。”

荀攸闻言双眉高高抬起,不由的长吐一口气,与陈琳对视,道:“你不在朝,不懂其中的晦涩。我只告诉你一点,丞相进宫后,陛下直言警告:不可再起党争。”

陈琳有些惊疑,道:“陛下……直言警告丞相?”

这可不是小事情,宫里如果对丞相起疑,那将是一个极其可怕的开始!

荀攸摇了摇头,道:“不是你想的那样。你不了解陛下,陛下说出口反而没事,最可怕是什么都没说。”

陈琳隐约会意,道:“荀攸,那不妨暂且看看,以王朗的情势,一时半会儿也不会骤起的可能,‘新政’离不开丞相与荀公,钟公。”

荀攸见陈琳要他罢手,淡淡一笑,道:“棋如官场,不进则退。你我攻守交错,互有往来,方可寻机取胜,只守不攻,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陈琳不解,道:“陛下直言在前,荀公如果再出手,不怕引来陛下的盛怒之火吗?”

荀攸很欣赏陈琳的远见以及才能,但对于他谨慎守身的性格不喜,道:“孔璋,要对付一个人,不止是明面上的刀枪剑戟,还有明面上的斧钺钩叉。”

陈琳神情困疑,抬起手,道:“还请荀公解惑。”

荀攸笑容自得,摸着胡须,道:“其实也简单,给那王朗事做,一件接着一件,我不需要做什么,不需要设谋,只要等着他犯错,一个接着一个。”

陈琳心生惊恐,荀攸这是阳谋,只要正常的做事,便能令王朗深陷泥沼,不可自拔!

到了一定时候,只要稍稍用力一推,王朗以及背后的人,将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

陈琳面上不露,故作忧色的道:“荀公,王朗一倒,兔死狐悲之下,丞相与荀公,怕是也有危险。”

陈琳的话已经够直接明了了,一旦王朗真的覆灭,宫里肯定会怀疑,即便不会怀疑,一家独大的‘颍川党’,同样难有善局。

荀攸从容自如,道:“我不是十二常侍那些阉货,更不会像大将军那样自大,我自有办法让宫里安心。”

“那下官便祝荀公如愿以偿。”陈琳微笑着掩饰着内心的不安,心里出现了强烈的去意。

荀攸也笑了笑,道:“孔璋你胸怀锦绣,才华惊世,永汉初,陛下还曾特旨征召,只是未曾找到。”

陈琳面露惭愧,道:“当年为了著书,离开大将军府后便一直藏于山中枯庙,避世苦研,错过了陛下的诏书。”

当前这种时候,避世而居,躲避纷乱的士人非常多,俗称‘隐士’,但凡遇到不能接受的事情,往往以此借口躲避。

“礼曹侍郎空缺,孔璋有意否?”

荀攸也知道是信与不信,微笑着说道。

已经有了去意的陈琳,哪敢接受,连忙抬手道:“荀公抬爱,下官闲云野鹤,不堪重任,多谢荀公美意。”

荀攸摆了摆手,道:“有我在,有什么事情是重任?就这么定了,陛下那么也准了,年后到任,一同参与改元仪典。”

陈琳万万没想到,荀攸居然已经为他安排好了!

就这样被绑死在‘颍川党’的船上,陈琳心生寒意,面色不动,抬着手道:“荀公,那,下官只好勉为其难了。”

荀攸见陈琳应承下来,哈哈一笑,起身拉过陈琳,道:“好,今日高兴,孔璋,走,随我去丞相府,今日,不醉不归!”

陈琳心里苦涩不已,又不能挣脱,只能跟着荀攸去丞相荀彧府邸。

这一去,便彻底坐实了陈琳‘颍川党’的身份,再难更改了。

而这会儿,曹操府邸异常的冷清。

曹操在外漂泊多年,加上性格问题,与家人并不亲近,曹操吃完饭,便一人在院子里溜达。

不知不觉,便来到了以往郭嘉的小院。

站在院门口,曹操下意识的拿起腰间的酒壶,长长的灌了一口。

等凉酒下肚,曹操睁大双眼,不由得仰天长叹。

自从郭嘉死后,曹操不知不觉的也好酒了,酒壶不离身,每次喝酒,眼前都能浮现郭嘉的音容笑貌。

“奉孝……”曹操看着漆黑的天色,心里堵的难受。

原本以为平灭董卓后,他曹操能够扬名立威,至少封侯不在话下,可还是被郭嘉料到了,非但无功,反而差点落罪入狱。

而今,他的军队被收走,部将被打散,往日嬉闹的院子,而今凄冷的就剩下他一人。

茫然无措,内心挫败。

“将军,何故一人饮酒,对月长叹?”不知道什么时候,一身白衣的贾诩出现在曹操身前。

曹操看着贾诩,这才想起来,原本郭嘉的院子,是给了贾诩。

曹操面不改色,神情恍惚,道:“前路渺渺,无立足之地,是以长叹。”

贾诩脸上没有什么表情,道:“将军为有司马,不久便是大司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天下谁人不慕?而今叛逆环绕,蛮夷寇边,正是将军用武之地,何以不知前路,何以无立足之地?”

曹操皱眉,看着贾诩道:“文和的意思,将来我还有代表出征之日?”

贾诩面露不解,道:“怎会没有?那袁绍,刘表,刘璋,三羌以及乌桓,鲜卑,除去将军,还有何人能够平定?陛下命将军为右司马,厉行‘军政分离’,不是委以重任,待等时机?”

曹操瞬间酒醒了,刚才的茫然无措消散一空,双眼微微眯起,与贾诩对视,道:“文和之言……甚是有理。只是,我担心未必能活着等到那个时候。”

贾诩摇头,道:“陛下唯能是举,以将军之能,怎会无故夭亡?只是小错,将军非但无罪,反而有功。”

曹操从贾诩话里清晰的感觉到话里有话,双眸闪过一丝精芒,道:“文和,有何助我?”

贾诩道:“将军贪赃之事,若是被家仆举告,想来很多人会高兴的过个好年。”

曹操闻言,顿时哈哈大笑,道:“小智大慧,文和高才。今日,当痛饮十坛!”

贾诩微笑一对,想起了郭嘉临走前的话:曹操性坚,力不可催,成大事者也。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