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026 拿下郑文峰,未来都是好日子和……(1 / 2)

裴宝来带着石门村人的, 足足挖了六天时间的坎儿井。

而这六天时间里,江县变得越来越乱。

自从裴家地里渴死人后,来县衙打水的人骤然增多。

他们有的是真缺水, 有的是不缺水却想来占点便宜。

天上日头毒辣, 地里秧苗枯萎, 旱灾就在眼前,人们的脾气自然也跟着愈发暴躁。

于是,排队打水的人开始发生口角, 打架互殴。

不仅如此。

领取藿香正气汤的队伍, 同样发生了好几起打架事件。最恶劣的一次,有人推翻了‘发汤点’刚刚熬制好的一大锅汤药。

虽说没有出现伤亡, 但也导致许多人没有及时喝上汤药治病。

乱七八糟的闹事者太多, 县衙的差役们手忙脚乱, 管控不过来了。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阴雨。

打架斗殴的事情本就处理不完,新的幺蛾子又闹起来。

有十几位乡绅老爷,突然把田地里的佃户们集体辞退。

按照他们的说辞,旱灾马上就要到来, 田地里必定颗粒无收,何必赔钱养这些佃户。

被辞退的佃户,足足有将近百人。

这些人都出自江县最穷苦的村子, 家里本就缺田少粮, 如今没了活路生计,哭的撕心裂肺。

而乡绅老爷们所说的‘旱灾必定导致田地颗粒无收’, 让人们都绷紧了神经。

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最糟糕的是,郑文峰以‘江县药材已耗尽’为理由,停掉了藿香正气汤的供应。

热病患者喝不上汤药, 哪里肯罢休?

“等着吧,那二世祖绝对要撑不下去了。”

郑文峰阴笑道:“过不了多久,本官就可以出面,让他辞官退位了。”

很显然,打水以及领取汤药的队伍闹事打架,乡绅们辞退佃户,停掉藿香正气汤供应等一系列操作,都是他在背后搞得鬼。

在江县做了二十年的县丞,郑文峰手底下不仅掌控着一批乡绅,还有差役、打手,以及许多村子的村长,和佃户村民。

这样从上至下的势力扭成一团,破坏力绝对惊人。

陈庚年或许确实很聪明,很会研发一些厉害东西,但这有什么用呢?

当官,需要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手段。

否则一切都白搭。

郑文峰料定陈庚年撑不了太久。

但他没料到,这位二世祖县太爷竟然如此废柴,在他停掉藿香正气汤的第二天,县衙也跟着集体罢工了。

-

县衙,大宿舍区。

糟糕的事情一件又一件传来,导致大家都很丧气。

“咱们该不会真的要完蛋了吧。”

“本来还以为能干掉郑文峰,让我老爹刮目相看呢。”

“最近那些人都跟疯了似的,总感觉是有人在故意挑事儿。”

“真特么憋屈。”

累到不行的二世祖们躺在床上聊天,目光都状似不经意的往房间左边角落里瞟。

作为县令,陈庚年享受了一把特权——他在大宿舍左边角落里有个单独的小床。

前几天,这破草棚屋一直进蚊子,陈庚年就没睡个安生觉。

好不容易今天邵安把房子都修补好了,他准备早些睡呢,可看着满屋子眼巴巴瞄自己的小兄弟们,顿时就有些无奈。

找一帮小菜鸟做属下,好处是,大家听话、热血,有事儿就上,指哪儿打哪儿。

但弊端也很明显,菜鸟们遇事儿会露怯,会慌神,会胡思乱想,容易自乱阵脚。

为了菜鸟们将来能好好成长,当领导的,就得及时给他们鼓舞士气。

小年轻嘛,稍微给点动力就能靠着热血劲头冲好久。

“都别装模作样了。”

因此陈庚年干脆从床上坐起来,把枕头靠在后背,朝着大铺那边轻笑着说道:“有什么想问的,过来直接问。”

大宿舍里顿时一片哄笑。

随后兄弟们也都不装了,一个个赶忙穿上鞋围了过来。

“庚年哥,你准备怎么收拾郑文峰啊,有应对的法子吗?”

“石门村真能有水源,宝来都在那边待五天了。”

“到时候乱起来了,咱该怎么办啊。”

“兄弟们觉得,你肯定有办法,跟大家透露点呗。”

为了方便谈话,胡铭还把蜡烛翻出来,放在窗台上。

迎着众人期盼的目光,陈庚年笑道:“石门村肯定能挖出水,我相信宝来,最迟明天估计就能有结果了。至于最近各种打架闹事儿的,大家猜测的不错,确实是郑文峰在背后搞鬼。我猜,他想趁机逼我辞官。”

孙成第一个嚷嚷道:“他凭什么能逼你辞官!”

陈庚年无奈道:“旱灾无法解决,我作为县令,自然要被问责。更何况,他只要现在去凉州状告我受贿买官,我头上的乌纱帽,照样保不住。”

听完陈庚年的话,大宿舍区里一片安静。

明明是酷暑天,众人却觉得脊背发凉。

如果郑文峰真这么搞,那庚年哥肯定没有好下场。

这样一来,大家岂不是都得跟着完蛋!

还是李泉脑子反应最快。

他看向满脸笑意,半点没有担忧的陈庚年,迟疑问道:“县太爷,既然你已经预料到郑文峰会做什么,那是不是有了解决的办法?我们要怎么做!”

大家闻言都回过神来。

对啊!

既然都提前预料到了,那肯定会有解决的办法啊!

陈庚年摊了摊手:“解决办法肯定有,明天,大家都各自回家吧。”

啊?这是什么胡话!

众人傻眼。

“我说的回家,可不是灰溜溜回家认输。再者说,家里还有一帮眼高于顶的老爹们,在等着看兄弟们笑话呢,我能让大家轻易认怂?我们学习郑文峰,也来一招以退为进。”

微弱的火光中,陈庚年嘴角带笑,黝黑的眼睛格外明亮:“还记不记得,当时我招兄弟们进来的时候怎么说的,江县的未来,就靠你们了。现在我依然要这么说,大家最近这段时间,做的都很不错。不对,是做的非常好!所以从明天开始,兄弟们什么都不用做了,各自回家睡大觉。明天,全江县人都得知道,这江县啊,离了咱兄弟们,就是不行!”

卧槽啊!

这话真的好猖狂,但莫名又很热血,听着就很让人心跳加速。

庚年哥明明跟大家岁数差不多大,模样消瘦白净,可每次一开口,就狂到让人振奋!

有他在,就像是有了定海神针,大家都安心。

“当然,既然要演戏,兄弟们自然要演的逼真一些嘛。”

说到这里,陈庚年笑的有些促狭:“比如回家以后,假装跟老爹们低个头……”

一帮二世祖们听完后都神情异常振奋。

不愧是庚年哥!

且看明天,他们不仅能收拾掉郑文峰,还得要在自家老爹面前,狠狠出一把风头!

而在陈庚年给一帮小菜鸟们打完气以后,耳边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

【叮!只有除去辖区内的贪官污吏,才能带领民众,专心搞发展!】

【请宿主完成支线任务:拿下郑文峰,抄家流放!】

【任务完成后,奖励:土制杀虫农药配方!】

杀虫农药,那这下田地里的粮食肯定能再增产一波了!

而且还可以抄家,郑文峰这狗东西,家产肯定很丰富啊。

等抄了郑家以后,就有足够的钱,来建设县衙了。

陈庚年有些期待。

甚至已经在想着,要不要将现有的草棚屋推倒,换成砖瓦房。哦对了,别的先不说,食堂一定要提上计划日程!

-

第二天。

出乎整个江县意料,县衙突然宣布罢工,县太爷陈庚年解散了所有差役。

胡铭等一众二世祖,‘垂头丧气’归家。

至于孙成,则是按照陈庚年的嘱托,去了石门村找裴宝来。

胡家。

最近形势严峻,自从裴家出事后,胡志峰一直提心吊胆,生怕被郑文峰报复。

让胡志峰惊喜的是,这天,胡铭竟然自己回家了!

他心中狠狠松了口气,嘴上还是教训道:“闯了这么大的祸,总算还知道回来,以后好好在家待着,别出去瞎折腾了。”

胡铭‘嗯嗯’点头:“爹你说的对,郑文峰在江县做了二十年的县丞,实力强大,得多牛逼的人才能收拾他啊。我觉得,咱们根本搞不过人家,只有被欺负的命。既然如此就认命吧,做个憋屈的乡绅老爷,也挺好。”

“……”

胡志峰被噎的牙疼:“回房间吧!”

虽然这臭小子说的是实话,可这也太戳心窝子了!

胡铭无辜点头,回房间之前又问道:“爹,你说,江县真没人能搞得过郑文峰?”

胡志峰不耐烦道:“当然没有,你看看裴家,现在都成什么样了!谁要能搞死郑文峰,我管他叫祖宗。”

啊这。

那你最好说话算话啊!

胡铭想想那个画面,觉得自己有点上头。

类似的一幕,不仅仅胡家,也在其余乡绅老爷家上演。

就连陈申,在听说儿子解散了县衙差役以后,都隐约松了口气。

最近江县局势紧张,郑文峰带给乡绅老爷们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陈家对门,裴家。

被砸的破烂的院子,还没有完全收拾好。

裴仲脑袋上的伤口倒是好了许多。

听闻陈家小子宣布罢工,裴老爷提着的心也跟着放下。现在,他只希望在石门村逆子那赶紧归家,别再发疯了。

郑文峰,他们真惹不起啊!

另一边。

因为接连在陈庚年这里受挫,这次郑文峰很谨慎。

确切打探到陈庚年真的罢工关闭县衙,而且一群二世祖们先后回家后,郑文峰当即决定,集结一部分乡绅,去县衙‘逼宫’。

天时地利人和兼备,该出手了!

郑文峰不知道的是。

他带着一帮乡绅,前脚刚走进县衙。

后脚,胡铭等归家的二世祖差役们,纷纷悄然再次离家,散布出一个惊悚的消息:

郑文峰带人去县衙逼宫,以‘受贿买官’要挟县太爷退位,县太爷不得已解散衙门。但郑文峰胆大包天,仍旧不肯放过县太爷,把他困在县衙里,打算除之而后快!

所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瞪圆了眼。

什么?!郑文峰那个狗东西,他想要杀县太爷?

操,这还了得!

-

县衙罢工后,江县人是真的慌神了。

缺水的人家吃不上水,患热病的人没有汤药救治。

不仅如此。

耧车播种机、耕牛等买卖、租赁、维修,木匠铺和材料商之间的尾款清付,打架斗殴治安维护等乱七八糟的问题,全都无人解决。

衙门仅仅罢工一天,大家就惊觉,原来这短短一个月时间,人们竟如此依赖县衙。

不,准确的说,是依赖陈庚年,和他手底下那帮二世祖差役们!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曾经被骂二世祖、草包、不靠谱的衙门差役,竟然办了这么多的扎实事儿!

“郑文峰那狗东西,不给大家发药,这个早就能预料到。但是县太爷为什么罢工了?”

“肯定是被姓郑的威胁了!”

“有人看见郑文峰带着一帮乡绅老爷去了县衙,据说他们在逼迫县太爷辞官,否则就去凉州状告县太爷受贿买官!县太爷被迫解散差役,可姓郑的还不满意,准备弄死县太爷!”

“什么??姓郑的还敢杀人!不好,那县太爷岂不是有危险!”

“我就知道,县太爷肯定是被威胁了,大家一起去县衙,救县太爷!”

“快快,救人要紧!”

听说县太爷有生命危险,大家都慌了。

甚至有人还特地跑去陈家打听,陈老爷说,儿子今天就没回家!

其余差役都回家了,怎么偏偏县太爷没回家,县衙都解散了,他还待在县衙做什么!

该不会是被姓郑的给……

“我儿子肯定遇到危险了,肯定是这样!”

陈家,邵芙蕖听说以后,立刻慌了神。她拉着陈申,急的眼圈都红了:“姓陈的,赶紧去县衙救我儿子,庚年要有个好歹,我跟你拼命!”

陈申也慌啊。

就算怕姓郑的,可儿子的命自然最金贵。于是,他当即拉着夫人邵芙蕖,一起快速赶往县衙。

有陈家夫妻牵头,数不清的民众跟上去,要保护县太爷。

路上,他们先是遇见了石门村的人。

“我们听从县太爷的指示,在石门村挖出了水源,是冰凉的、甜滋滋的雪水!”

“裴宝来差役带着我们村人挖的!”

“大家不要误会,裴家老爷也是好人,他家地里死的那个男人,是郑文峰故意——”

陈家夫妇,包括所有人都听得目瞪口呆。

裴仲是被冤枉的,遭到郑文峰陷害?

等等——挖出水了!

真的挖出水了啊!

那江县的旱灾,岂不是可以渡过了!

老天爷啊,石门村那地方竟然都能挖出水!

县太爷果然是江县最厉害的人!

没等大家回过神呢。

又碰到了李家村的人。

张阿花抱着的那头猪崽,同样给大家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这小猪崽,也太肥了吧!

当时他们隐约听过这个事儿,还拿‘劁猪’当做笑话讲。

现在看来,他们是真傻啊!

县太爷懂那么多东西,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道理,事后也被证明,他是对的!

“去县衙,救下县太爷,活捉郑文峰!”

“感谢县太爷,感谢县太爷啊,江县的旱灾有救了。”

“好甜的水,还是冰凉的。”

“等救下县太爷以后,我也要把家里的猪劁了,过年肯定能卖好多钱。”

“这么好的县太爷,怎么能让他被郑文峰迫害呢!”

“买官上任又怎么样,江县需要县太爷,不需要郑文峰!”

陈家夫妻看着群情激奋的人们,怔怔无言。

邵芙蕖抹了一把发红的眼睛,颤声道:“姓陈的,你看到了吗,看到了吗!我们的儿子,他可真优秀啊。他没有骗我们,他真的在努力做一个好官。”

陈申握住夫人的手,不停点头:“我看到了,看到了啊。”

他们这样优秀、被全江县人喜欢的儿子,绝对不能被郑文峰迫害!

-

县衙。

解散了所有差役后,陈庚年坐在衙门正堂写资料,顺便等郑文峰上门。

他要写的资料还挺复杂的。

首先是挖掘坎儿井,要先通过地质勘察,寻找到水源,然后定竖井,规划暗渠。江县地处西北,土壤复杂,有的地方是泥土,有的地方是沙土,不同的土质要确定不同的挖井办法。

等挖出水源的消息传开后,人们肯定都要挖井。

那么,地下作业的安全问题,光照问题,空气流通问题,都要谨慎处理。

除此之外,还有劁猪。

劁猪看似只是把猪的那儿给割了,可还会牵扯到很多细节问题,比如小猪仔出生后,多少天适合劁,劁前劁后断水断食多久,出现无法止血的情况该如何处理,猪崽被劁后出现心理创伤无法治愈,又该如何处理。

再比如伤口感染,比如饲料配比,比如猪圈的搭建和清扫……

家庭养殖的话,问题肯定比较小。

可一旦人们发现,养猪能获得利益,开始批量养殖后,一定会出现以上问题。不仅如此,还得谨防猪瘟等病菌。

陈庚年觉得这些事儿,裴宝来、孙成等人怕是不好搞定。

主要是……二世祖们之所以是二世祖,因为他们没文化,认识的字也不多。

初期有陈庚年的执导,还能稳住。

可随着时间的发展,肯定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所以,还得给他们请个先生,至少来个基本的扫盲,然后按照各自适配的方向培养。

陈庚年一边写材料,一边思索。

他写的认真。

甚至连郑文峰带着一帮乡绅走进来,都没第一时间注意到。

郑文峰阴涔涔问道:“县太爷这是在忙什么呢?”

陈庚年这才惊醒,笑着解释道:“随便瞎写点东西,既然县丞大人来了,那我也该走了。”

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