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028 菜鸟成长,全民使劲搞发展,失……(2 / 2)

“县太爷没有骗人,劁猪肯定能迅速长肉,但是得专业的人来干这事儿,咱们自己劁的话,很容易把猪弄死。”

“是嘞是嘞,一般人还真下不去手,看着怪血腥的。”

“县太爷懂得可真多啊,他说的那些话,我听得一愣一愣的,根本都听不懂。”

“要不人家能当县太爷呢,就是有本事呐!”

“先前那个孙成差役,估计都没学明白,这一上手,可不就出事了嘛!”

“县太爷不仅有本事,还有耐心,亲自跟着咱们一起去劁猪,确定那猪崽活下来以后他才走的,饭都没吃呢。”

“不仅没吃饭,他还急着去裴家田地里呢。”

“去裴家田地干什么?”

“挖坎儿井啊,裴差役当众挖了个尿坑,惹来一片嘲笑。县太爷急着赶过去,给大家证明坎儿井是能挖出水的!”

“哎呦,那我也去看看热闹。”

“我田地里还有活儿,去不了,让家里婆娘煮俩鸡蛋给县太爷带过去。大热天的,饭都没吃,还热的一身汗,县太爷真辛苦啊。”

“还不是因为他手底下那帮差役,一点指望不上!大家差点以为县太爷骗人呢。”

-

劁猪的事情解决完毕以后,陈庚年已经热的满头大汗。

这种高温天气,他在外面还必须得穿着厚厚的官服,来回一路奔波,实在难受的紧。

陈庚年身后。

裴宝来,孙成、胡铭等二世祖默默跟上,看着满身汗的庚年哥,一个个都觉得自责极了。

明明是他们闯的祸,但却要陈庚年来帮他们善后。

偏偏庚年哥一句训斥话都没说他们,整的兄弟们都很揪心。

大家从未如此直观的感受到——

原来你办砸了事情以后,并不是就算了,是得有人来替你扛着的。

陈庚年去了裴家的田地。

没办法,从哪里跌倒,还是要从哪里爬起来。

要是在这里挖不出水,那旱灾危机估计又会让民众们提心吊胆,县衙也会因此失去公信力。

裴家作为乡绅,家里的田地都很不错,属于整个江县都比较肥沃的。

按照正常人的思路来看,裴家地里,或者附近,肯定有水。

但其实不是。

影响土壤质量的因素太多了,水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陈庚年在裴家田地里勘测,没有发现水源,只能顺着田地往高坡点位走,足足走了四百多米,才找到了水源。

来围观县太爷开凿坎儿井的人很多,但大家看着陈庚年指的‘水源点’,一个个欲言又止。

裴宝来没忍住,在后面说道:“这地方光秃秃的,连草都不长,也没有出露,真的会有水嘛?”

这话刚说完,就被裴仲呵斥道:“闭嘴,还嫌不够丢人的!”

有人哄笑,有人不屑。

反正,裴差役因为‘挖尿’一事,彻底在江县出名了。

陈庚年笑道:“没有长草,是因为这片土地沙化比较严重。我猜测,这下面应该是沙坎,这种井一旦挖出来,出水量大,而且水流稳定。”

当然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有系统加持,所以能看到别人注意不到的、一些微小的细节。

听到县太爷这话,众人齐齐瞪大眼。

真的吗,听着怎么这么玄乎呢。

陈庚年这边刚说完。

赵强到了。

他不是自己来的,还带着三四个汉子。

原来,吴峰还真认识凿井师傅,就在他们那条巷子里住。

只不过因为江县太穷太旱,这几个师傅早些年都转行了,现在靠着一身力气打铁。

但打铁也是个清贫劳累生计,所以一听说县太爷有需要,他们立刻就赶来了。

为首的汉子姓曾,叫曾文。

别看这些汉子不起眼,但这都是江县难得的技术工种啊,高级人才!

因此,陈庚年对他们态度很和煦,用请教的姿态询问道:“曾师傅,你们凿井的时候,遇到这种不太确定有水源的情况,一般是怎么再二次确定的。”

曾文被县太爷的态度搞得受宠若惊,赶忙说道:“回县太爷的话,草民师傅在世的时候,曾教导草民一个法子,用火来试。在水源地挖出一个坑,坑底放木柴点燃,观察火坑冒出的烟。若烟是直直冲天而起,代表地下干旱。若烟蜿蜒曲折,则代表其被水汽所滞,表明下面有泉水。”

妙啊!

要不还得是技术工呢,专业的就是厉害!

高手在民间啊。

陈庚年当即让人凿坑点火。

为了作对比,还特地在数十米外,一处确定无水源的地方,再次点了一堆火。

结果,水源处的火坑,烟雾蜿蜒,像是被什么东西无形的拖拽住。

另一处的火堆,烟雾直直冲天而起。

众人当即打消了疑虑。

石门村的十几个汉子齐齐开挖,不到四米,就把水源给挖了出来!

一样都是甜滋滋的雪水!

这下,在场的民众们彻底放下心,一个个兴奋极了。

江县的旱灾,有救了啊!

县太爷果然神乎其神,听他的准没错。

但民众们是高兴了,石门村的人却一个个脸色发苦。

他们村那条坎儿井,只有四十米,二十几人合力,挖了足足六天。

裴家这条坎儿井,四百多米,就算他们全村齐上阵,日夜挖掘,估计也得月余。

按照先前的约定,他们得给裴家无偿挖两条坎儿井呢。

但最后,石门村还是决定,挖!

因为那个叫做石满的女孩儿,说服了村里人。

石满话并不多,性格也有些怯,父亲的死,让她打击挺大的,但也变得坚强。

“县太爷,我们村的情况您也知道,穷。不仅人穷,地里条件也恶劣,每年收成都吃不饱肚子。”

经过商议后,石满作为代表,鼓足勇气找到陈庚年,说道:“听说您白天的时候,有意培养一批杀猪匠,来给江县人劁猪。那您是否可以培养凿井工匠?我们石门村的人,能吃苦,也是江县第一个开凿坎儿井的,我们知道怎么挖。接下来,我们会帮裴家,把坎儿井挖出来,也让全江县看看我们石门村人挖出来的井是什么样子的。以后,如果有哪家老爷想要出钱挖井,可以找我们村的人。”

石满说完以后,石门村人都目光期待的看着县太爷,眼含期盼。

他们穷啊,太需要一些赚钱的活儿了!

而挖掘坎儿井,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陈庚年有些惊讶的看了一眼石满。

这小姑娘,挺厉害。

他点点头,笑道:“当然可以,不过井下作业不安全,而且想要做专业挖井工匠,你们得派出三四个代表,最近这段时间,来县衙接受正式培训。”

石满激动道:“多谢县太爷,多谢县太爷!”

其余石门村人,也都红着眼睛道谢。

他们终于能有条活路,看到盼头了啊!

等和石门村人谈妥以后。

陈庚年转过身,看向民众们:“大家这下也都相信了吧,江县地下是有水源的。我教大家一个最基础的寻找水源的方法,露水比较重的地方,一般都是有水的。如果白天不能确定,那就晚上去看。明天,每个村的人,都在自己村子附近,按照这个办法找水源。你们找到以后,先别冒然开挖,县衙的师傅们会一个村、一个村的过去排查,定点。等定好以后,就能开挖了。但是!注意听,但是!很重要啊!井下挖掘是个很危险的事情,一定要对自己的安全负责,量力而行。一旦觉得眼前发黑,呼吸不顺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出来透气。挖井是次要的,你们每个人,每个活人,都是江县的宝贝,一个都不能出事儿,听到了吗?”

民众们哄笑出声,然后齐齐表示听到了。

县太爷可真是个好官呐!

有陈庚年亲自出面,凿井、劁猪这两件事,算是彻底定了民心。

从当天下午开始,江县就进入热火朝天的全民搞发展状态。

“我家的猪崽已经给县衙报备,马上就能开始劁了。”

“我家母猪快生了,也提前报备好,师傅们会数着日子上门来劁。”

“劁完以后记得按照县太爷指示,好好喂饲料,把猪圈打扫干净啊。”

“哈哈哈我们村找到水源了,为了确定真实性,直接挖了四米多,挖出水了,冰凉的甜雪水!”

“我们村水源不太好找,得让县衙的凿井师傅们来再掌掌眼。”

“那你们可太慢了,我们村都开始挖井啦!”

“我们村找到了四个出水点,准备一次性挖四条坎儿井!”

“大家还是得注意身体呐,县太爷可是说了,咱们每个人都是江县的宝贝,不能出问题。”

“对对,听县太爷的!”

这个干旱的夏天,江县人一点都不愁了。

得了热病能有药汤医治,家里的猪崽马上就能长得胖胖的,努努力挖坎儿井,就能挖出水源,还愁什么呢!

现在人们走在路上,一个个脸上都带着笑。

因为民众们心里踏实啊!

而最大的喜悦,莫过于挖出水源的那一刻。

“我们村终于挖出水了,那可是甜滋滋的雪水,喝着可真好喝啊!地里的庄稼有救了啊!”

挖出水源以后,人们迫不及待的拎着水桶,一桶又一桶的打水,往地里挑。

虽然很累,但是看着被浇了水的秧苗逐渐变的嫩绿,心里就跟那雪水一样,甜滋滋的!

老天在大旱,不给活路。

但我们江县有县太爷,县太爷帮我们挖出水啦!

田地里,本来因为秧苗逐渐枯萎而嚎啕大哭的农民,一个个脸上都带着期盼的笑意。

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不仅粮食丰收,家里还有胖胖的猪崽呢。

-

县衙出面培训劁猪师傅、挖井工匠。

人们忙着挖水养猪,先前备受嘲讽的孙成、裴宝来也不再被指指点点谩骂了。

但,这二人不知道怎么想的,反而主动往上凑。

孙成的爹,孙元河,前些天偷偷来县衙,给他塞了一两银子。

当时孙元河是这么说的:“多大点事,谁刚上任工作的时候不会出错呢。你把这钱赔给县太爷,以后好好干,爹相信,我儿子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孙成红着眼睛收了钱。

但他没有第一时间去找陈庚年赔钱,而是拿着笔和纸,上午在县衙旁听劁猪培训,下午跟着师傅去村里,一家一户看人家劁猪。

他也不说话,就看,看着看着,偶尔写一写。

可书到用时方恨少,很多字其实都不知道咋写,连记笔记都没法记。

最后干脆不记了,就看,一遍一遍的看。

有人认出他是劁猪失败的孙差役,嘲讽他。

孙成也不恼,默默承受着。

-

至于裴宝来,他因为‘挖尿’这事儿太出名,不管去哪个村,都会被哄笑。

可他到底是脾气不好,谁笑他,他当场就敢笑回去。

他跟孙成一样,也看人家挖井。

但他不是默默的看,他嘴碎,不懂就上去问。人家一开始都不稀罕搭理他,可他一直问,自来熟似的,再搭手帮帮忙,有时候还真能被指点几句。

倒也不是说裴宝来转性了。

他是被刺激的。

一是看着那天陈庚年辛辛苦苦给他处理麻烦。

二是,他爹裴仲笑话他:“算了吧儿子,咱就不是那块料,把尿水当泉水挖,闹笑话似的。”

裴宝来不服。

从哪儿丢的人,他就要在哪儿爬起来!

但裴宝来不知道的是,他去学习挖井,舔着脸上手帮忙求指点、被嘲笑的时候。

裴仲就在远处悄悄看着他,既骄傲,又心疼。

跟着裴老爷的家丁说道:“老爷,您明明心疼少爷,为什么总嘲讽他啊,好好说话不行吗?”

裴仲叹了口气:“我的儿子我知道,就他这德行,干事三分钟热度,不刺激刺激,上不了道儿啊!”

-

不仅裴宝来、孙成两位菜鸟在磕磕绊绊努力。

从县衙开始授课,系统培训劁猪、挖井以后,所有的菜鸟们,都在逐渐成长。

但成长速度还是有些缓慢。

所以,陈庚年最近不仅得负责授课,偶尔还得亲自下现场,去处理劁猪、挖井难题。

更麻烦的是。

已经有人挖出井水,开始浇地了。

人们欢欢喜喜浇地,感谢县太爷救活了秧苗。

但唯有陈庚年清楚,土壤湿润以后,不仅秧苗活了,各种害虫也开始滋生了!

制作杀虫农药,得提上日程了啊。

还有开荒的事儿。

他现在手里竟然连个完整的江县地域图都没有,一百口人,至少得开二三百亩的荒地,这些都得确定选址啊!

好不容易得了个空闲。

陈庚年缓了口气,把自己关在宿舍里,准备眯一会儿,顺带整理下思路。

他太累了。

江县最大的危机,从来都不是郑文峰。

是开始大力发展以后,陈庚年手底下的草台班底。

从劁猪、挖井开始,以后江县人的发展需求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草台班底,顾名思义,一群草包菜鸟组成的班底。

现在又是江县正式开始火热发展的时候,几乎可以说是全民参与。

而凡是全民参与,不用想,肯定会乱。

不是负面乌七八糟的乱,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乱。

但说白了还是乱,需要衙门来引导。

一帮菜鸟,肯定不顶用啊!

陈庚年要是不未雨绸缪,提前规划,那这县衙都转不起来。

哦对!

提起提前规划,他不仅要找人画地域图,可能还得做个初筛人口普查,只有前期基础工作做扎实,后期工作才会顺畅,要不然,工作越到后面越乱!

当领导的,就是得站在高位,提前把能想到的事情都想到,并交代下去。

要不然你永远猜测不到,你的菜鸟草包属下们,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陈庚年脑子里刚浮现这个想法,下一刻——

“县太爷,不好了!”

陈庚年痛苦的捂住额头。

他现在听见这句话都觉得脑仁痛。

但脑子还是下意识开始分析。

外面喊话的人是李泉,李泉负责的是佃户开垦耕田项目,这孩子还算稳重,不至于犯太大的错误,应该能兜得住。

然而,然而啊!

看着最稳重靠谱的,闯的祸反而能吓死人。

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算李泉本人闯祸。

可办差事的时候突发情况太多了,有时候闯祸的确实不是你本人,但你就是把差事办砸了。

李泉慌里慌张跑进来:“县太爷,总算找到你了!不好了,我本来计划着,让那些佃户们给乡绅老爷假装服个软,回去再做一年工。等明年夏天,脱离乡绅老爷。可那帮乡绅老爷态度猖狂,佃户们一不小心说漏嘴,说自己准备一年后开荒自立门户。乡绅老爷们一听,都不愿意雇佣他们这帮短期工,还把他们的房产都给没收了。现在那一百多佃户无家可归,在衙门外哭闹呢。”

“……”

陈庚年很窒息。

他看着李泉,这孩子眼睛里浮现出清澈的惊慌和愚蠢,一副‘可可爱爱没有脑袋’的模样。

可爱,是挺可爱的。

一拳头砸过去,应该能哭的更可爱吧。

陈庚年深吸一口气。

在他沉默的这片刻,李泉已经脸色惨白,一副自己闯祸天都要塌了的表情。

“没事,你别慌,我来解决。”

于是,陈庚年只能出言安慰。

孩子还菜,需要鼓励式教育!

李泉怔怔的看着县太爷,瞬间没那么慌了。

县太爷真的好能给人依赖和安全感啊,不管什么事儿,到了他这里都能轻松解决,令人心安。

此刻在李泉眼里,县太爷浑身都散发着伟岸的金光。

但其实——

县太爷想锤死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