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033 土制杀虫农药,害虫全都死光光……(1 / 2)

最先发现虫害期来临的, 是张阿花。

倒不是因为她这人有危机意识,而是因为她最近太得意了。

儿子李泉在衙门深受县太爷器重。

家里那头全江县第一个被劁的猪崽,已经猛蹿到了四十斤,张阿花每天睡醒站在猪圈外面, 盯着那胖乎乎的猪崽傻乐。

哎呦, 这猪崽也太能涨了吧, 一天一个样啊

等到过年的时候,得胖到什么程度去。

除了吃饲料吃的有些生猛之外,这猪简直没有半分缺点。

但看在它长的这么快的份上, 咬咬牙也就忍了。

这多半个月的时间, 李家村挖出了三条坎儿井,吃水的问题得到解决。

就连田地里的秧苗,大家一桶、一桶的挑水浇灌,也都没有被旱死。

前些日子老天爷终于开眼,下了一场暴雨。

这一整夜的暴雨, 让地里的秧苗彻底喝饱了水, 然后开始抽穗了。

当时播种的时候, 有一小部人李家村人并不相信县太爷研发出的耧车有用, 提早往地里撒了种子。

张阿花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庆幸, 还好她信任县太爷, 用上了耧车播种机。

结果, 那些先洒种子的秧苗还没抽穗呢, 她家地里的庄稼先抽穗了

不仅仅是抽穗那么简单。

相比于往年的粮食穗, 她家地里的麦穗, 颗粒饱满,长势格外的好,甚至连麦秆都撑不住麦穗的重量, 隐隐被压弯了

这事儿在李家村可是相当轰动。

大家争相去张阿花、以及村长李福的田地里围观,一个个目瞪口呆,羡慕到眼睛发直。

“乖乖,这麦穗上的粮食结的也太多了吧。”

“到时候一亩地肯定能多出好多斤粮食”

“真后悔当时没有用县太爷的耧车。”

“县太爷当真是神仙人物啊,研发出来的东西厉害的吓人。”

事到如今,大家也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事儿信任县太爷,准没错

张阿花田地里饱满的麦穗,不仅在李家村引发轰动,附近村子的人也都听说了,再后来整个江县都在传,耧车播种机种出来的小麦,麦穗上结的粮食多到吓人,把麦秆都压弯了。

江县人早就知道,县太爷很厉害。

可等到麦苗开始抽穗,大家才明白,原来县太爷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厉害。

要知道,先前播种的时候,耧车每亩地还能节省二十斤粮食呢

播种的时候节省粮食,播种以后却能长出来更多的粮食,说这耧车是神仙发明出来的,一点都不为过

家里用上耧车的人,最近笑的嘴角都是僵硬的。

至于没有用上耧车的,看着自家地里杂乱如野草的庄稼,以及瘦小的麦穗,后悔的肠子都要青了。

今年秋天,砸锅卖铁也要买耧车

耧车播种出来的庄稼,可不仅仅麦穗饱满。

因为庄稼生长排列整齐,所以除草相对来说也非常容易,轻易就能把地里的野草拔除

张阿花是李家村最先一批除完草的。

所以她得意呀。

早上起床喂喂胖猪崽,端一碗冰凉甘甜的雪水,一边优哉游哉喝,溜达到田埂看别人忙碌。

然后在别人羡慕嫉妒的注视下,站在自家田头,欣赏那饱满的麦穗儿。

哎哟,这将来得出多少粮食啊

会不会多到吃不完,多到家里根本都放不下。

张阿花心里美的冒泡,远距离欣赏还不够,还得凑近了,再仔细看麦穗。

多看看,再看看,看多了心里才踏实呐,要不然日子这么好,她都觉得有点不真实,跟做梦似的。

前几天她都是越看心里越美,可今天,她盯着那麦穗看了会儿,突然脸色就变了。

有几个同村的人,正在地里苦哈哈拔草呢。

突然听见张阿花在那边嚷嚷道“你们快来,快来看呐,出大事了”

能出什么大事儿

同村的人互相对视,酸溜溜撇嘴。

他们当时没用上耧车,自己提前撒的种子,如今和张阿花的麦田一比,简直没眼看。

看一次心里难受一回,连睡觉的时候都在后悔,当初怎么就不信任县太爷呢

可下一刻。

就听张阿花声音里带上了哭腔“不好了,麦穗上开始长虫了”

长虫了

听到这话,原本还泛酸的同村人脸色齐齐大变,随后都朝着张阿花家田地里跑去。

这次的虫害来的很猛烈。

大概是粮食结的饱满,所以就连虫子都长得更加凶残。

张阿花发现的时候,麦穗上还只有一点点小虫。

短短一夜过去,虫子就变得更加密集了。

后来不仅仅张阿花家的田地,其余人家的田地,也都陆续开始出现了害虫。

恐慌开始在李家村蔓延。

眼睁睁看着结实饱满的麦穗上都是害虫,张阿花心疼的不行,因为一夜没睡安稳,嘴巴上甚至还起了泡。

但害虫实在太多了,密密麻麻的,根本抓不完。

老一辈的庄稼把式都知道,这种害虫,毒的很。

它们趴在秧苗叶子、茎秆、麦穗上,用不了多久,这些地方就会泛黄、枯萎,严重的时候,庄稼甚至会直接死掉。

前些天,张阿花看到那些饱满的麦穗有多高兴,如今就有多心痛。

那些害虫,是在吸她的血,抢她的粮,要她的命啊

眼看害虫怎么都抓不完。

张阿花顶着一张憔悴忧虑的脸找到儿子李泉,声音中带着哭腔“泉儿,你今天去跟县太爷告个假,跟娘一起去地里抓虫子吧。再不使劲抓,咱家的粮食都要被糟践完了。”

说话的同时。

张阿花抬起胳膊,露出自己一双黑黢黢、黏糊糊的手。

那些虫子密密麻麻又细小的贴附在庄稼上,用手去抓的时候,黏糊糊一大片在手掌中被挤碎,黑黢黢的虫子尸体和黏液粘在手掌,把手都染黑了。

刚开始张阿花嫌恶心,还会洗手。

可虫子实在太多了,抓都抓不完,这个时候谁还顾得上洗手啊。

“好,娘,你先别慌,我这就去跟县太爷告假。”

见老娘这般凄苦神情,李泉也很心疼,当即答应了张阿花,然后急匆匆赶往县衙。

路上,他在田埂地头遇见了福叔。

李福也在抓虫。

可是,虫子太多了,每一株庄稼秧苗上,都贴附着密密麻麻的黑虫子。

人在地里累死累活抓了一天,一抬头,感觉一天的辛苦都是徒劳,因为满地都还是虫

这种情况下,真的很容易崩溃。

因为你做什么都是徒劳的,只能眼睁睁看着粮食被祸害。

就算平时很有基层政治经验的李福,此刻都一边抓虫子一边掉眼泪。

更远的田地里,似乎还隐约能听见女人和老人在哭。

李泉吸了吸鼻子,只觉得心里难受极了。

明明前些日子那么苦大家都熬了过来,现在马上就要看到曙光,马上就要有收成了,反而又来了无法解决的虫害。

这农民的日子,怎么就这么可怜呢。

陈庚年一直清楚,虫害期是个非常可怕的事情。

所以他这段时间只要一有空闲,就在恶补系统资料里关于各种害虫、以及农药的配比。

最管用的农药,肯定是敌敌畏。

这玩意儿厉害的很,喷洒下去大部分害虫都得死翘翘,堪称通杀。

但很可惜的是,这种化学勾兑提炼的药剂,按照如今的技术水平,根本搞不定。

所以只能制作土农药。

土农药这东西,药效相对来说就比较弱,而且并不能通杀害虫。

只能单独按需来解决。

比如蚜虫,这种虫算是比较常见的小麦害虫。

想要杀死它,需要用到一种叫做狼毒的药材,这种药材里含有一种生物硷,可以达到杀死蚜虫的效果。

除了蚜虫,按照陈庚年最近走访后猜测,可能还会有菜青虫、红蜘蛛、地老虎、猿叶虫,甚至小麦锈病等等。

这也是为什么,问一些农民关于虫子相关的事情,大家各说各的。

因为虫子的种类太多了啊。

陈庚年需要亲眼看到虫子的模样,才能对症下药。

好在,陈家有自己的药材铺。

不仅如此,当初郑家的药材铺、和医馆也都充公交由县衙来打理。

所以陈庚年提前让药材铺准备了一批狼毒。

这东西并不贵。

不仅不贵,反而漫山遍野都是,连牛羊都不吃的,因为有毒。自然界的动物们,对于这种带有毒性的植物,都会聪明的避开。

所以陈庚年并没有准备太多狼毒。

现在这个时候,正好是狼毒成熟的时候,一般野地、荒地里都会有这种药草,到时候让民众们去挖就行了。

“儿子,你搞这么多狼毒做什么。”

药材铺里,陈申蹙眉提醒道“这玩意儿毒性很大,不要用手去碰。”

陈庚年当然知道不能用手去碰。

这也是他接下来必须要谨慎对待的一点农药是有毒的,就算是土农药也会有毒性,它能杀死害虫,自然也能杀死家禽、家畜、甚至活人。

现代社会,人们喝农药自杀、误喝农药死亡,以及被农药投毒的事情屡见不鲜。

所以伴随着农药推广,农药毒性科普以及完善律法,都是必须要去做的。

这一点,很重要。

等虫害器农药开始推广以后,最好把整个江县村子的村长都喊来,开个科普大会。

只开会还不够。

还得抽个两三天时间,组织带领县衙所有人员,集体去下乡考察。

忙碌了这么久,江县现在变化这么大,也是时候验收一下成果,然后计划下一个阶段的发展了。

“爹,并非是有毒的东西都是不好的,有的时候,我们反而可以利用这些毒,去做有利于我们的事情。”

陈庚年在心里做着规划,同时观察着那些晒干的狼毒根,笑道“比如这种狼毒根,它是能够毒死地里的害虫的。咱家地里最近情况怎么样,开始长虫了吗”

杀死害虫

陈申闻言瞪直了眼“这玩意儿能杀死害虫”

乖乖,他家儿子这是又要搞什么神仙发明了

陈老爷心里既激动又骄傲。

还没等他再仔细问问这杀虫的原理呢,就见孙成急匆匆跑进药材铺,说道“县太爷,李家村发了虫害,泉儿来县衙找你告假,但你不在。于是托我来递个话,他知道这样做不合规矩,但是没办法,地里害虫太多了,说是抓完虫子再来找你请罪。”

李家村发生虫害

正在观察狼毒根的陈庚年豁然抬头,脸色严峻到了极点。

他可是把主线任务押在了李家村啊李家村的粮食收成,一定不能出现问题。

不过算算时间,虫害期也确实该到了。

李家村最先用上耕犁和耧车,虫害期先到来也算正常。

“好,我知道了。孙成你过来搭把手,把地上这些狼毒,用麻袋装起来。记得小心点,不要用手直接触碰,这些狼毒根经过暴晒,已经带有微量毒性了。”

陈庚年当即让孙成来帮忙。

除了一大批的狼毒之外,为了应付别的虫害,他还分别准备了藜芦、泽漆、辣蓼草等。

希望李家村这次的害虫属于比较常见的,不然就麻烦了。

孙成闻言吓了一跳,这玩意儿有毒为什么还要装麻袋啊

不过他还是赶紧过来帮忙。

等把狼毒根装进麻袋以后。

陈庚年继续吩咐道“你现在回衙门,传达我的命令,就说是我说的,衙门所有人都必须放下手头一切公务,跟随我去李家村。哦对,还记得当时我们用于熬制藿香正气汤的大铁锅吗,你们抬上一只拎到李家村去。”

所有人放下一切手头公务

孙成愣住。

陈庚年催促道“发什么愣,快去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