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036 蜜蜂养殖,下乡考察,富先殖生的……(1 / 2)

富春准备全力教导衙门这帮小子。

另一边, 陈庚年也在继续忙碌,因为他收到了系统的任务完成提示。

叮大江村人已经成功种植紫云英,恭喜宿主完成任务

奖励养蜂采蜜技术。

听到提示的陈庚年神情一松。

大江村这一百多位佃户, 总算是能有个安家置业的本钱了。

要知道这年头的糖,那绝对顶顶金贵的好东西,就比如白糖, 能卖到6570文一斤。

蜂蜜这玩意儿江县目前没有, 但以紫云英清甜的香味做基础,产出的蜜,少说也能卖到60文。

这年头猪肉也才15文一斤呐

两相对比,就知道糖卖的有多贵。

把蜜蜂养殖搞起来,再加上可以药用的百亩紫云英。

大江村今年秋天,至少能把房子盖起来,不至于无家可归。

但这事儿也只是说着简单,实际操作可太难了。

种植紫云英是个麻烦活儿,养殖蜜蜂, 同样非常麻烦。

首先要做蜂箱。

除此之外, 还得准备巢框,草帽,防蜇面具, 割蜜刀, 蜂帚等等工具。

好在, 衙门里有邵安。

基本上陈庚年这边需要制作什么新奇古怪东西, 找他, 准没错。

而邵安最近也算是衙门里最清闲的人之一。

县衙的房顶,已经被他全部修缮完毕,等空出时间后, 他又造了一些桌椅板凳家具。和一个多月之前相比,现在的衙门,也算勉强有点县级行政办公中心的模样了。

好吧,虽然看着仍旧寒酸。

比如房子是棚屋,地面是泥巴地,平时还好,到了下雨天,满地都是泥泞甚至无处落脚。

“等以后江县发展起来,衙门收的税银多了,这房子全都得推倒了重新盖,地面也要重新捯饬。”

县衙后院里,陈庚年咕嘟嘟喝了一碗凉水,然后抹去额头上的汗渍,问邵安“邵儿,你看还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

这会儿衙门里的小子们都不在。

陈庚年和邵安在后院忙活着做蜂箱,这蜂箱绝对是个技术活儿,比曲辕犁和耧车精细多了,所以就算是邵安,做的时候也很小心翼翼。

“重新盖那得多大一笔钱。”

邵安一边忙活一边咂舌,听到陈庚年说要帮忙,闻言抬起头笑道“蜂箱你就别碰了,帮忙把那些竹子劈了吧,小心些别伤到手。”

竹子劈成竹条,用来做帽子,到时候帽檐周围再缝上麻布,就是一个简单的一体化防蜇面具。

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再做几套蓑衣。

陈庚年撸起袖子去劈竹条,看向邵安笑道“确实得不少钱,但我估摸着,今年过年或者明年春天,应该就能盖新房了。到时候邵儿你来做总工程师,以后不仅衙门的房子,包括江县的各种工程,都交给你来做。”

邵安以为发小在开玩笑,乐道“我哪有那本事。”

陈庚年笑着摇摇头,没有再细说。

他这发小,明明一身的好本事,但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多厉害。

也是,像这种工科技术党,一般看着都其貌不扬,人也很谦逊。

但真本事露出来,往往都能吓死人。

尤其是像邵安这种,你要直接说,江县以后的大工程都交给你,他可能觉得你在开玩笑,等确定你说的是真的,还有可能会退缩。

但你要什么都不说,把这个工程交给他,那个工程也交给他。

他就能一样又一样,稳稳当当全都给接下来,把事儿办的漂漂亮亮。

察觉到这一点以后,陈庚年干脆不再过多解释。

邵安没有等到回应,就默认发小是真的在说玩笑话。

于是放下心来,继续专注干活。

陈庚年和邵安忙着造蜂箱。

衙门的差役们,一边忙着整理修改先前的工作报告,同时全力参与除虫工作。

先前在县衙,村长、乡绅们被县太爷好一通骂,一个个都不敢懈怠。

而且虫害期已经到来,百姓们都等着农药来杀虫,抢救地里的粮食。如果哪个村长懈怠了,把这事搞砸,别说县太爷,村里的百姓们都得先撕了他

所以,其余的工作村长们可以暂且缓缓。

但杀虫这事儿,必须搞好

于是在这场大会结束后的第一天,江县开始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杀虫行动。

更令民众惊喜的是,杀虫的草药都很便宜,最典型的除蚜虫的药材狼毒根,甚至可以自己去野地里挖。

土农药之所以叫做土农药,就是因为土啊。

土,就意味着,常见,便宜,制作也方便

在县衙被骂到唯唯诺诺,一个问题问好几遍都弄不明白的村长们,回到村子以后,却开始嘚瑟起来。

甚至他们也照葫芦画瓢,学习县太爷,给村民们开大会。

这段时间,基本上随便去一个村,都能看到这种一群人聚在一起闹哄哄的场景。

村长站在土坡上大声维持秩序,脸都喊得通红“都给老子安静给老子安静那个狼毒根,可以自己去地里挖,这是专门用来杀蚜虫的,用量是一亩地要泼一百八十斤的药水,还有菜青虫、红蜘蛛、地老虎、猿叶虫等虫子,分别要用狼毒、藜芦、泽漆、辣蓼草等来杀,它们的用量分别是农药有毒,你们用的时候千万要小心如果碰到农药了,要”

但这里可不是县衙,县太爷随随便便几句话,就能镇场子。

更何况大家也确实都不懂,一个个七嘴八舌的问。

“狼毒根杀什么虫再说一遍”

“一亩地要泼多少斤”

“我家地里的虫子很奇怪,好像不属于村长说的类型。”

“吓这农药有毒,会不会把庄稼都毒死”

“都说了不会,县太爷都在李家村做过试验了,李家村的庄稼活的好好地,虫子都死了,我亲眼所见。”

“藜芦是啥,要去哪里买”

“那家里的猪和鸡是不是都得好好关起来,不能让它们往地里跑。”

“不小心碰到农药了要咋整,没听明白嘛”

这个时候村长们才意识到,自己当初在县衙的表现有多气人,难怪县太爷会发火

就这么一点事儿,翻来覆去的说,就是听不明白。

但村长们还不能发火。

因为半个月后县太爷要下乡考察,这个时候不在村民们面前树立个好形象,到时候被民众告状,岂不是要完蛋

因此,除虫行动轰轰烈烈展开的同时,江县民众们惊愕的发现,村长们好像脾气变得越来越好。

只不过脾气变好了,性格却变怪了。

“我们村村长,以前可横了,昨天见了我一直笑,还问我家猪拉的屎是稀得还是稠的,难道他想来我家偷猪屎”

“我们村村长更吓人,问我老爹老娘几岁,问我家有几亩地,多少房产。”

“昨晚村长偷偷找到我,说让我试着夸他,多练习练习,以后要是有人来问,他让我使劲夸。”

“怪事嘞。”

“我们村村长说我是个大嘴巴,嘴上没有把门的,让我半个月以后躲在家里别出门。”

对于村长们的表现,人们都觉得很疑惑。

但疑惑归疑惑,现在大家都在努力杀虫,也没人去深究这些。

县太爷研发的农药,可真管用呐

那些平时让大家恨到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的虫子,只要泼洒了农药,从第一天开始,虫子就陆续开始死了。

“哎呦,我第一天睁开眼去地里都被吓了一跳,那虫子基本上都死了”

“感谢县太爷,感谢县太爷哟”

“没了这些害虫,咱今年肯定能多收上来好多粮食。”

“自从泼洒了农药以后,我这心里是彻底踏实了,这几天睡觉都格外安生。”

“这日子,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原本让大家崩溃、揪心的害虫,就这样轻松解决了。

现在人们最欢喜的事情,就是每天去田地里,看着那些害虫都被农药杀死,一个个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笑。

大家走在田埂地头,回忆着往年的苦日子,那些被害虫折磨到崩溃大哭的光景,在对比一下今年,能不开心嘛

地里的庄稼喝饱了水,害虫也被杀死了,这一茬粮食再也没有了危机,只等着好好晒太阳,将来麦苗、高粱由青转黄,然后乐呵呵收割粮食呢

这种看得见的希望和盼头,谁心里不美滋滋的

咱江县人这苦日子,熬出来了呐

江县的民众们在笑。

但北部大江村的佃户们,最近一直欲哭无泪。

因为累啊,真的太累了。

自从种植了紫云英以后,他们就从未睡过一天好觉。

这可不像是庄稼,下场雨喝饱水,就不用管了。

紫云英是药草,得精心呵护,说是在地里养了一群爷都半点不夸张。

江县常年高温,地里缺水,而紫云英又不耐旱。

因此,人们隔两天,就得挑水浇地。

不仅如此,那些杂草,对庄稼来说影响不算太大,偶尔糊弄一下也没什么。但在紫云英田里,所有的杂草,都得拔除,甚至从杂草出生开始,就得赶紧除掉。

紫云英生长的速度很快,短短半个月,基本上就长得很旺盛了。

但随之而来的,是虫害,非常离谱的虫害。

庄稼地里可能会有蚜虫、菜青虫之类的普通虫害。

但在紫云英的地里,除了普通的菜青虫、蚜虫之外,还有蓟马、潜叶蝇、地老虎、豆杆蝇、象甲等等乱七八糟的虫子。

天知道,大江村人看着那满地乱七八糟的虫子有多崩溃。

这些在他们看来像是草一样的东西,未免也太金贵了吧。

于是,江县其余人在杀虫的时候。

大江村人在杀虫。

别人都把虫子杀没了,他们还是得每天一遍一遍的杀虫。

其余的虫子还好说,但那个潜叶蝇,连县太爷都没有很好的方法杀死,只能用草木灰拌水,少量多次的杀。

把药水当做水一样在地里灌溉,真的要多离谱有多离谱。

先前很多江县人听说,县太爷偷偷给大江村好处,在他们开荒的地里种了好东西。

可现在一看这么麻烦,大家都直摇头,娘嘞,这比种庄稼辛苦一百倍,就算地里结出来金子,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啊。

也得亏大江村这一百多佃户吃惯了苦。

要不然他们能不能把这百亩紫云英照顾好,还真说不定

眼看着害虫杀得七七八八,紫云英也快到了开花的时候。

大江村人狠狠松了口气,心想总算是能歇着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县太爷又来了。

他带着十个奇怪的大箱子,挑了大江村七八个汉子,让他们穿上蓑衣,戴好防护面罩,说是要去抓蜜蜂。

蜜蜂又不傻,肯定不会无缘无故钻进蜂箱里。

所以县太爷熬制了斤白糖,把白糖熬制成糖浆,然后涂抹在蜂箱里,甚至每个蜂箱里还放着一小碗的糖浆水。

大江村人眼睛都瞪直了。

那可是白糖啊,就这么随便抹在箱子上,多浪费啊。

而且蜜蜂这东西大家知道,凶的很,被蜇到以后身上不仅疼,还会起大包。

县太爷为什么要让大家去抓蜜蜂啊

更让大江村人眼前发黑的是,县太爷说“这斤糖浆,还有制作的蜂箱、面具等等工具的钱,都要记在你们村的账上,到时候都是要还的。还有,将来你们产的蜜,以及紫云英药材,都得给县衙上一成的税。不过你们放心,等蜂蜜采出来,这些钱都是小意思。”

乖乖,别的先不说,就那斤糖浆,都得小一百文钱呢

大江村人心里在滴血,可出于对县太爷的信任,只能咬牙去抓蜜蜂。

按照县太爷的指示,他们把蜂箱放在山林里,然后去树上采集废弃的蜂巢,在蜂箱附近点燃。

接着,就是每天趴在山林里不停等待。

这活儿是由田大山带人来干的。

他们一群人在山里待了七天,险些就坚持不下去。

中途偶尔会有蜜蜂进来,喝点糖浆就飞跑了。

田大山派人去禀报县太爷。

县太爷只说“那是侦查蜂,它们会把这里有大量糖浆的消息带回去,但是出于安全考虑,它们会换不同的侦查蜂日日来侦查。等确定没有危险以后,会带着大量的工蜂来取糖浆。你们要做的,就是跟着这群蜜蜂,确定他们蜂巢的位置,然后挪动蜂箱去蜂巢附近,最好能引诱蜂王进蜂箱。当然这个难度有些大,实在引诱不出来的话,就只能用手去抓,把蜂王抓住后折断翅膀,装进蜂箱里。注意千万要小心,不能把蜂王弄伤或者弄死了,要不然蜂群就会散,所有的功夫都白费了。”

田大山听得眼晕。

什么侦查蜂,什么工蜂,什么蜂王,还得引诱,这事儿整的属实让人头大。

但神奇的是,县太爷说的全对

他们按照这个法子,一路找到蜂巢,因为没有耐心等待,只能爬到树上徒手去抓蜂窝。

哪怕有蓑衣和防护罩护体,一群男人仍旧被蜇的吱哇乱叫,眼泪鼻涕直流。

还好蜂箱里有糖浆,而且这蜜蜂无毒,把蜂王放进去以后,蜜蜂们很快就被安抚下来。

用这个办法,田大山等人一共抓了八个蜂窝。

等他们浑身是包从山里回来的时候,紫云英已经快开花了。

但新一轮的艰苦才刚刚开始。

蜜蜂们娇惯的很,刚开始未产蜜阶段,每天都要用一点糖浆兑水,小心翼翼喂养着。

除此之外,很多蜂蜜的成活期很短。

为了将来能出高质量的蜜,还得人工分蜂,干预他们交配。等产出幼虫以后,试着挑出一部分质量好的去养蜂王。

因为现在的蜂王被折断了翅膀,存活期已经有限了。

每当这个时候,就得有人穿着蓑衣,把手伸进蜂箱里去一点点分蜂。

除了分蜂,还得喂水,打扫蜂箱等等。

那密密麻麻又嗡嗡声不断的蜜蜂飞出来,爬满全身的感觉,远远看着都让人头皮发麻。

夏天天气太热,所以要给蜂箱之上搭个凉棚,周围每天都得备足清水。

还有,蜜蜂很可能会出现蜂螨病、腐臭病等等,这个得仔细治疗。如果是大肚病的话,那就更麻烦,得给更多的糖浆精心喂养。

还有

因为先前紫云英的地里灌溉过农药,所以要抢在花期之前,再多灌几遍水,尽力把枝叶上的农药都洗刷一遍,不然会把蜜蜂给毒死。

为了照料这百亩紫云英,和十个箱子的蜜蜂,大江村人可谓是拼了老命。

哦对,除此之外为了方便浇水,他们还得挖掘坎儿井。

这段时间,他们一个个睡觉的时候,梦里都是密密麻麻的蜜蜂。

“再坚持坚持。”

“县太爷说了,好日子马上就来了。”

“今天又被蜜蜂蜇了一个包,疼死了。”

晚上的时候,大家挤在草棚里,一个个累的神情疲惫。

偏偏这个时候,那位林姓乡绅托人来警告他们“个月时间快到了,等九月底,你们就赶紧搬出去”

佃户们十分愤怒,又无可奈何。

希望县太爷说的是真的,这些紫云英和蜜蜂,真的能帮大家渡过难关。

而林姓乡绅等乡绅老爷们一个个都想发笑。

他们早就听说了,县太爷在给佃户们开荒,还把那几百斤的草籽种到地里。县太爷确实很厉害,这个大家都认同,可县太爷难不成真有本事种下草籽收获金子不成

这群穷佃户,做什么美梦呢

在大江村咬牙辛苦养蜂的时候,又是十天时间悄然过去,时间来到了八月初。

基本上,江县所有人家都完成了除虫工作。

甚至一些耕种比较早的,比如李家村,地里的麦穗都开始隐隐泛黄了。

这天晨会。

县太爷毫无征兆下达了一个通知“明天晨会取消,辰时所有差役在衙门大堂集合,然后跟我去下乡考察。”

明天

裴宝来纳闷道“当时不是说的半个月后吗,这才过去十天时间。”

陈庚年哼笑道“下乡考察不搞突袭,能查出来什么东西”

县太爷说完以后起身走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