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041 红红火火的农产品推介会介,太平……(1 / 2)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

江县这场备受期待的农产品推介会, 终于到了。

这两天时间,裴宝来等差役们, 先是在商铺街搭建了摊位棚,给水点、给药点。

然后又和确定租赁摊位的散户卖家签订契书,同时提前检查猪崽、羊崽等将要售卖的活物健康情况,一个个忙的脚不沾地。

当然,县衙方面还特地强调:诚信经营。

若是在推介会上故意浑水摸鱼、坑蒙顾客的卖家,一经发现,给予十倍罚款处置, 并禁止该卖家在商铺街摆摊开店。

这些真正利民的好政策,被百姓们口口相传。

一可以去逛集市, 一还不用担心会被坑骗, 谁不想趁着大丰收的间歇期,去放松凑个热闹呢?

等过两天田地晒出来,马上就该犁地、秋种了, 那时候可真是连个喘口气的时间都没咯!

所以推介会当天早上, 县城里到处都是人。

甚至还没离家, 都能听得到外面各种笑闹声、叫喊声。

陈家, 饭厅。

“儿子,那紫云英的秸秆,当真如推介书上说的那般神奇, 可以提高庄稼生长速度?”

陈申早早放下碗筷, 看着明显非常意动:“如果效果当真,那一亩地紫云英秸秆一百文钱, 也不算贵。”

毕竟一亩紫云英秸秆得有三千到四千斤呐!

邵芙蕖则是对紫云英蜂蜜相当喜欢:“别的不说,就那个蜂蜜,我昨天喝了一次, 味道清甜,比白糖味道更好!儿子,待会儿去了推介会,咱们买上一些。”

当然还有那个紫云英种子,能清热止痛消肿,陈家自己需要备上一些,药材铺也准备进一批货。

没错,这次推介会陈庚年小任性一把,偷懒回来准备陪爹娘一起逛街。

因为他最近太忙了,爹娘一直在抱怨见他一面都难。

而且农产品推介会嘛,目的就是刺激消费,让大家放松下来凑个热闹,没必要搞得太严肃。作为一方父母官,除了正经办差,偶尔融入集体与民同乐一把,也是亲民的表现呐。

“大江村的蜂蜜一共产出六百斤,这个肯定都能买到,而且卖不完,后面得想办法带一部分去凉州售卖。但紫云英秸秆,他们种植了三百亩,一亩地的秸秆粉碎以后,估计能当做五亩地的固氮绿肥来用。”

为了今日能偷懒回来逛街,陈庚年昨日加了个班,这会儿还有些困倦。

他揉了揉眉眼,略显疲惫的说道:“这次江县三十四位乡绅,都确定会参加这场推介会,紫云英秸秆化肥肯定是畅销产品,得靠抢的。”

陈庚年话音刚落。

就见他爹蹭的一下站起来:“你这孩子,怎么不早点说!好歹是个县太爷呢,也不知道给自家行个方便,像是这种好东西,你直接搬到咱家来就行了,你爹我又不是不给钱!”

陈庚年有些无言。

天然固氮绿肥本就稀少,是他用来给推介会热场子的主推产品,都搬家里算怎么回事儿。而且接下来,他肯定会带着江县民众做化肥的。

但陈老爷已经明显等不及了,饭都没吃完,催促着一家三口火急火燎出门。

江县县城并不算大,属于‘一字型’格局。

而商铺街位于最好的中心带,一条街区从南到北贯穿县城,连县衙的地理位置都没有这般优越。

这也是为什么陈庚年决心去打造‘商业一体化步行街’的原因,不把商业街搞起来,简直浪费这得天独厚的街区条件啊!

因为心里惦记紫云英秸秆化肥,陈申走的很快。

他从巷子拐角迅速走出来,霎时间和商铺街主路上恐怖的客流量、以及叫嚷吵闹声撞了个满怀。

陈老爷看的目瞪口呆。

乖乖,这人也太多了吧!

曾经的商铺街,近乎九成商铺全部关闭,虽然是主路,但凄

凄惨惨清冷的可怕,路上都遇不到几个活人。

现在呢?

街道两边卖香烛灯油的、卖麻布成衣的、卖酒水吃食的、卖日用杂货的,各种笑闹声、叫卖声,吵的人眼前直犯晕乎。

而商铺街上,到处都挤满了来赶集的民众。

衙门似乎早就提前预料到这种情况,所以做了简单的分流处理,路中间每隔一段距离都有木板做格挡。街道左边是往前走的,等走到尽头以后,再从路右边折回来,所以虽然看着乱,但仍旧很有秩序。

这样就会避免出现踩踏拥挤事故。

怪不得在家里都能听见这热闹的动静,陈申在心里惊叹。

老天爷呐,这才刚刚早上辰时啊!

“夫人,儿子,你们跟紧了啊。”

陈申招呼邵芙蕖和陈庚年跟上步伐,一家三口挤进拥挤的人群里。

这个时候谁都没注意到,县太爷‘微服私访’,悄悄混进了民众,因为大家都在新鲜热闹着呢!

好多人,好多卖东西的,好多新鲜玩意儿。

民众们都看花眼了呐!

商铺街一角。

张阿花鬼鬼祟祟摆了个小摊位,正在叫卖自己做的腊肉,除此之外还有咸鸭蛋、白糖、桂花酒。

而在她的摊位前。

李泉脸色涨的通红,不停小声央求他老娘:“娘,你赶紧回去吧,实在不行改天再来卖!”

倒不是李泉嫌弃她娘卖东西。

可这猪肉,是当时县衙发的节礼,因为家里吃不完,所以被他老娘做成了腊肉。

当然只卖腊肉还好,但其余像是咸鸭蛋、白糖、桂花酒这些,一看就是带有明显的‘衙门标志’。

现如今这街上,差役们来来往往巡逻,只要看到张阿花的摊位,肯定心里都明白怎么回事。

李泉臊得慌啊!

甭管在衙门里怎么成长,到了这种时候,全都剩下难为情了。

“哎呀,你说你这孩子,咱家又吃不下去这么多东西,娘悄悄卖出去怎么了!而且这些好东西,娘吃一口都觉得折寿,哪舍得吃啊!娘这还不是为了你,咱家多攒些钱,以后也搬到县城里来住,然后再给你说个漂亮媳妇儿!”

张阿花摆摆手,示意儿子赶紧走人:“这街上人这么多,哪能那么容易碰上县衙的人?你穿着差役服站在这里才招眼呢,快走快走,别耽误你老娘做生意。而且就算碰到了能咋地,这东西是县太爷发给咱家的,又不是偷得抢得,咱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卖——哎呦!哎呦!泉儿!赶紧蹲下!”

李泉听到他娘这一通唠叨就觉得头大。

没等他想好怎么反驳呢,就见他娘跟猫躲耗子似的慌忙蹲下,还顺势把他给拉扯着往人群里躲,于是紧张问道:“有衙门差役过来了?”

结果就听他娘哆嗦着说道:“娘好像瞧见县太爷了!”

李泉闻言眼前一黑。

救,他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

今天县太爷休沐,应该是陪着爹娘来逛街来了!要是让县太爷看到,自己奖励给差役们的节礼,被偷偷拿来街上售卖,这得多要命啊!

母子俩哆哆嗦嗦躲在人群里,跟做贼似的。

等了许久,张阿花才说道:“走过去了,县太爷身边跟着陈老爷和陈夫人,人这么多,他应该是没瞧见咱。你快走,我把东西带上,换个位置卖。”

说完后,张阿花用麻布卷着一堆货,着急忙慌溜了。

李泉正准备拦,肩膀被人从后面勾住,下一刻就听胡铭气喘吁吁说道:“泉儿,街中位置你去顶一下。丁晴那边的生意实在太火爆了,人多到有些控不住。”

李泉倒抽一口凉气,心里庆幸胡铭没有瞧见自家老娘,嘴里应道:“行,我马上去。”

随后,他一路艰难挤进人群,往街中区赶。

但这个时候,街中区已经彻底堵死了。

县衙的丁晴厨娘,前些日子因为做馒头、花卷、鸡蛋面糊汤,在民众中打响了名头。

今天,她在街中区支了一个摊位。

摊位上,有四口大铁锅。一个油锅里炸茄盒,一个铁锅里煎萝卜丝饼,还有一个铁锅里做茄丁臊子,最后一个铁锅里煮面。

因为活儿太多,人手不够,丁晴还把姐姐王氏、以及姐姐的婆母喊来帮忙。

就这都忙不过来!

茄盒的香味、萝卜丝饼的香味、茄丁臊子的香味互相混合。

那近乎霸道的味道,凡是在街上路过的,无不瞪直了眼,路都走不动,瞧着那摊位直流口水。

还有更王炸的!

在丁晴的食摊外面,摆放着几个用草扎的靶子,上面插满了山楂做的糖葫芦!

这当然也是县太爷的手笔。

把野山楂洗净了,两头用刀子剜除,用削尖的木签剔除山楂籽儿,顺便串起来。然后,把白糖放进锅里炒成黏糊的糖浆,最后再把糖浆裹在山楂串上。

山楂的酸,被糖浆的甜尽数中和,吃着酸酸甜甜的,那个滋味,真的一绝。

而且摆在摊位前的糖葫芦,颜色鲜红诱人,任何路过的小朋友,都无法抵抗这种诱惑!

别说小朋友,连大人看了都馋得慌。

“娘,我要吃糖葫芦!”

“吓!两文钱一支?这么贵!”

“还有那个萝卜丝饼,小小的一个饼,竟然要一文钱!但吃起来可真香啊。”

“茄盒两文钱四块,里面裹着的全都是肉!”

“要我说,最好吃的是肉末茄丁臊子面,满满一大碗面,不仅有肉,那面都是小麦精面粉做的,香啊!”

大部分人们都在吐槽价格贵。

可偏偏也是邪门,这么贵的东西,丁晴那摊位上,人一直都是爆满。

其实也正常。

江县的集市,在好些年前都已经停了,人们甚至忘记上一次赶集买东西是什么时候。

前些天,大家刚收获了一场大丰收,家里目前都不愁余粮。

如今瞧见好吃的,可不就会报复性消费,跟着奢侈一把嘛!而且,丁厨娘做的东西是真好吃啊!冲动消费在什么时候?可不就在这种人多的时候嘛!瞧见别人吃,你不眼馋?

邵芙蕖也眼馋!

因此她干脆抛下丈夫、儿子,去丁晴的摊位上点了一碗茄子肉丁面,还加了一份茄盒。

陈老爷也馋的不行,可还惦记着大江村的紫云英秸秆呢,于是最后只好买了两串糖葫芦,跟儿子两人,一人分了一串。

丁晴太忙,甚至都没发现县太爷悄悄来过。

昨天糖葫芦刚做出来的时候,陈庚年在县衙已经吃过了。

可这会儿还是想吃。

他上辈子小时候生在农村,生活贫苦,所以特别羡慕别家小孩吃这种零嘴儿。再后来爹娘相继去世,他被送去福利院,就更没机会吃上这些了。

等再后来长大了,自己考学成功,也做了兼职赚钱,每次在路边瞧见糖葫芦,都忍不住想要买一串。

人呐,总是会对小时候得不到的东西耿耿于怀。

现在,他和陈申父子俩一人拿着一串糖葫芦,走在热闹的街道里。

山楂酸的让人倒牙,但偏偏又有糖浆的甜,一边酸的不行,一边又甜的舒坦,两种味道中和,再加上走在这熙攘的大街上,被周围许多艳羡的目光盯着,顿时就觉得,这冰糖葫芦好吃了一万倍!

一根冰糖葫芦下肚,陈老爷还有些意犹未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