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为万千百姓(2 / 2)

“为城中万千百姓,臣将皇长孙置于危险之中,臣罪该万死,皇长孙若要处死臣,臣立马引颈受戮,绝无二话!”

说完后将官帽从头上取下,捧在手上,屹立在风雨中,傲然挺胸,摆出一副引颈受戮的态度!

“好一个为千万百姓,,,”

望着城下如猛兽般的洪水一次又一次的撞击城墙,在看着涌入城中依然冒雨站立的百姓,朱英忍住满腔的怒火,捡起地上的尚方剑,指着他说道:“布政使大人,记住你刚才说的话!”

他现在没有工夫理会这个冠冕堂皇的小人,眼前最重要的还是城外浊浪滔天的洪水和城内没有去处尚在风雨中的几万百姓!

“大舅,这里就交给你了,我去城中看看!”

城内,几万百姓衣衫褴褛,神情悲凉,不少人躲在屋檐下避雨,但大部分人皆蹲在雨中,任凭风雨吹打在身上,眼神之中充斥着迷茫,无助和悲伤!

这一场大水毁了他们遮风挡雨的家园,毁了他们赖以生计的农田,失去了他们挚爱的亲人。

朱英顶着风雨,行走在街道上,看着受灾受苦,凄惨无比的百姓顿时心如刀绞,可此时他却无法给百姓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如此下去就算躲过这次洪灾,这些百姓也会病倒。

此时,府同知打着伞为朱英挡起了雨,轻声道:“皇长孙保重身体!”

朱英一看是他,问道:“城中可还有多余的房屋,若是有可让百姓暂避风雨!”

同知有些为难的说道:“回皇长孙,有倒是有,但这些房屋都在城中乡绅豪强手上,若想借用,还需要经过他们同意!”

“你去找他们商量,只要他们肯借,等大水退了,我会奏明朝廷给他们一些补偿!”朱英立马吩咐道:“我让铁铉和你一起去!”

朱英走到衙门,只见里面挤满了饥民,他没有进去惊扰,只是坐在衙门门口的地上稍微歇歇。

过了一会,铁铉走了过来,朱英连忙起身,问道:“鼎石,如何?”

铁铉面色铁青,无奈的说道:“臣与府同知召集了城中三十多名富商,乡绅,道明来意后,他们同意了,,,”

“太好了!”朱英欣喜道:“快组织百姓进屋躲雨!”

铁铉站在原地,却没有动,说道:“这些人虽然同意了,但他们提出了三个要求!”

听到此话,朱英脸上的喜悦瞬间消失,看来是自己天真了,淡淡说道:“什么条件?”

铁铉说道:“他们要了三十个员外郎的官职!”

在明朝,员外郎是一种闲职,与科举无关,只要肯花银子,地主和商人都可以捐一个员外官职来做,之前杀猪卖肉起家的赵员外就是这种情况。

虽然是没有实权的虚名,但一下子就要三十多个,让朱英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想到百姓目前处境,只得答应下来。

铁铉继续说道:“第二个条件,选派家族优秀子弟前往京城国子监读书,共六十八人!”

“狗娘养的,好大的胃口!”朱英听到此话气愤的骂道:“六十八人,想他娘的屁吃呢,国子监又不是收破烂的,这些酒囊饭袋去了能干啥!”

鸡鸣山下国子监为大明最高学府!

洪武十六年,朱元璋下令各府、州、县学向朝廷推荐生员进入国子监学习,从洪武十七年开始,限定只能推荐一名生员,还要经过翰林院的考试,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滚蛋。

所以想进国子监读书是很难的,一下子冒出六十多名酒囊饭袋,纯粹属于痴心妄想,但朱英还是答应了下来!

不就是要去国子监吗,京城可以有两个“国子监“”!

“第三个条件是啥?”朱英主动问道!

铁铉直言道:“他们可以接纳所有饥民,不仅提供住处,还可以提供饭食,但每一位百姓要收二两银子!”

,,,

关于主角救人这一段,解释一下。

主角自曝光身份后才短短两个多月,还没有代入到皇长孙的身份之中,虽然是在古代,但依旧保留着现代军人救死扶伤,舍己为人的精神。

主角前世是退伍军人,最后因为救人而牺牲,所以生死存亡之际,他本能想到的只有救人。

我们都是生长在红旗下的孩子,每个人都有着一腔热血,但迫于各种压力而无法施展,但心中的那股热血从来没有泯灭,我本人就是退伍军人,面对危险,也曾当过“逆行者”,遇到这种情况,我相信大伙都会挺身而出,而不是冷眼相待。

写的不好,还请大伙见谅,我会很快结束这个故事线,开启新副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