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放手才能长大(2 / 2)

……

汤和的丧事由礼部负责,治丧费用也由朝廷支出。

经过礼部和内阁讨论,追封汤和为东瓯王,左柱国,东宫太傅,谥号襄武,入功臣庙,配享太庙,受万年祭祀香火。

配享太庙可是臣子最高的荣誉,汤和位列太庙臣子第五位,仅次于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

信国公爵位由次子汤軏世袭,调任陕西,升任太原卫指挥使,加封后军都督佥事。

七天后,朱雄英带着皇后和太子亲自参加汤和的葬礼,最后由李景隆率领二百孝陵卫亲自护送回乡,可谓给足了汤家面子和荣耀。

也让同来哭丧的功臣老将感慨不已,如果自己死后也能和汤和有一样的待遇,那真不枉此生,死而无憾了。

可汤和是汤和,大明只有一位既明且哲,善始善终的汤和。

汤和的智慧,他们这些人一辈子都看不透,学不会,更活不明白。

冯胜,傅友德,蓝玉……

如果没有朱雄英在,他们的下场都会很惨。

可惜有人直到现在都没明白过来这些道理。

留下这些人,就是让他们做皇帝手中最锋利的刀剑,可要不听话,老爷子宁愿折断也会留给大孙子用。

他们以为新皇帝会给他们这些老臣几分薄面,可万万没想到,小皇帝直接收回兵权,罢免官职,真是一点旧情都不讲。

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为了救臣子的命,能拿小吴王去威胁老爷子的仁义皇太孙,他是大明帝国的皇帝,他只是表面仁义,骨子里那股狠厉和老爷子是一样的,说翻脸就翻脸。

什么情分,什么亲情,统统不讲。

看在汤和的面子上,葬礼结束后,朱雄英在宫里召见了冯胜四人。

朱雄英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们,之前带头阻挠新政是事情不再计较,以后老老实实当你们的勋贵,等你们死后会有和汤和一样的荣誉。

如果还想和朝廷对着干,那就抱歉了,人死削爵,家人流放,家产充公,皇亲国戚也没用。

真要论起辈分,这些人几乎都是和老爷子一个辈分的。

朱雄英的意思也很明确,别他娘的给朕论什么辈分,朕虽然辈分低,但却是皇帝,是天下人的君父,谁敢挡朕的路,朕就敢杀谁,管你是什么功臣尊贵,皇家姻亲。

小皇帝如今把精力全部投进新政之中,而且下了很大的决心,他告诉众臣,新朝高位,有能者居之,谁有大本事谁去东长房吃细粮,能力有限,但也想为新政出力,可以去西长房吃粗粮,对于素味尸餐的官员,直接滚蛋。

朱雄英这大半年以来裁掉了不少不贪不赂却也不干活,混吃等死的官员,同样提拔一大批年轻人为官。

可最近让朱雄英头疼的还是钱的事,以前国库穷,内库有钱,现在内库也空了,所有的钱全部砸进科技院和大明舰队里了,如今两库加起来就剩百十万两银子了。

这点钱对于新政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微不足道。

摊丁入亩,士绅纳粮属于百年大计,短时间内看不到什么成效,要想国库充盈绝不能盯着百姓那点农税,不然国家八辈子都富裕不起来。

看来开海要提上日程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