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燕王辞行(2 / 2)

“对了,你们九大塞王多久没一起出塞了?”

朱棣立马说道:“也得有四五年了,臣记得上一次还是秦王率领我们九大塞王出关,从辽东,北平,宣府,大同,一直到陕甘,各藩王护卫尽出,相互协助,犹如一条铁链,一直搜到了瀚海之地,可惜没找到鞑靼的大部队,不过倒是抢……缴获不少牛羊!”

朱雄英笑了笑,说道:“往年都是那些游牧南下中原,宣府,大同城下打草谷,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攻守易型了,你们各藩也得找机会练练兵啊!”

朱棣一本正经的说道:“殿下放心,臣这次回去立马带着燕藩的儿郎们出关吹吹风,顺便牵些没人要的牛羊驼马回来!”

燕王不愧是燕王,真是一点就透。

朱雄英交代道:“鞑靼虽然覆灭,但仍有一小部分势力在漠北活动,据探子传来的情报说,阿鲁台并没有死,他扶持了本雅失里为大汗,凭借能力已经征服了科尔沁等几个小部落,正在逐渐壮大!”

“这个阿鲁台不是一般人,千万不可小嘘,趁着他还没恢复元气,出兵灭了他!”

“即使抓不到他,也要将他拉起来的人马打散!”

这是来活了!

朱棣立马拱手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不会放任阿鲁台部坐大!”

朱棣在北平也是无所事事,如今听到有仗打,那是十分的兴奋。

他和蓝玉差不多,都是十足的战争狂,升官发财不重要,就是喜欢打仗,爱好杀人,享受用刀子捅进敌人胸口的快感。

“四叔,有些话朕不说你也明白形势!”

朱雄英正色道:“这些游牧部落,不似我们汉人一样,言出必行,一诺千金,讲道理,讲礼法,讲规矩……”

“那些人有奶便是娘,别看兀良哈现在这么老实,其实都是被迫的,离开大明,他们活不下去!”

“还有瓦剌部,马哈木,太平等人为什么要向大明称臣纳贡,那是因为他们畏惧大明的兵锋,害怕自己成为第二个鞑靼!”

“这些游牧随时都会反叛,说到底还是大明的心腹大患,将来早晚都要解决,这些人将来就留给四叔了!”

朱棣立马表态,说道:“陛下放心,只要朝廷下旨,臣一定扬威塞外,马踏敌营,彻底消灭这些敌人!”

中原王朝最大的隐患和灭亡的原因几乎都是来自北方的异族。

以前朱雄英的想法很单纯,就是杀,杀光了就算彻底解决了问题。

可大漠草原,地域广阔,要想全部消灭,耗费的人力财力简直无法想象,所以压根行不通。

明军和鞑靼,瓦剌作战,最困难的不是地形,也不是后勤,更不是装备,而是找不到人。

在茫茫大漠找一支游牧部落的部队无异于大海捞针,即便找到了,等大部队赶到,或许早都不知道跑哪去了。

对于如何解决北方游牧势力的问题,朱雄英想过很多。

他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温水煮青蛙,派出大量的卧底,探子安插在各部落,军队中,利用情报优势,不断的挑拨,打击,消灭他们的军事力量……

把他们打服之后,就要从内地开始移民,新政推行后,百姓的日子会好过很多,加上红薯的出现,不久的将来,人口会暴涨。

到时候中原的土地恐怕养不了这么多人,要么大肆开荒新土地,要么向关外移民,

说白了,朱雄英是想将这些游牧融合,将他们彻底汉化。

农耕和游牧是两种生活方式,要想融合,不是件容易的事,可谓任重而道远啊。

如此重大的国策,也只有眼前这位燕王才能担此重任,不过,在推行之前,要先把瓦剌等游牧军事势力消灭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