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千载历史(2 / 2)

江河一边回应着,目光便顺带落到了竹简之上,径自走过去便要拿起来仔细瞧瞧。

鱼玄机与薛正阳识趣的没有再打扰江河。

说到底,这秘藏之中的真相,也就对江河一人有所吸引。

对于薛正阳与鱼玄机而言,过去的历史并不能代表着什么。

但对于江河而言,这其中便可能藏匿着挽回剑宗的关键。

他率先打开了第一份竹简。

上面赫然记载着大抵七百年前,鲤武帝血刃手足的史实:

“安华十七年。时华帝在位,锦绣太平。然华帝长坐深宫之中,纵情欢乐,不理经国之务,不闻百官之谏。致使积习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穑之艰难,不恤边戍之劳苦。遂致天下百姓积怨难平,揭竿四起……”

竹简之中记载的前半段,与江河从史书上的看到的内容相差无几。

无非是华帝坐上皇位以后,老百姓们没有一天安生日子,最后被迫揭竿起义。

但许是不愿让皇家丑闻外露于世,以免引起百姓更多的不满,致使真正的内幕只被保留在了秘藏之中,不曾显露于世——

在百姓起义之际,皇城之中也暗流涌动。

华帝虽然无甚才略,但既享受了难得的荣华富贵,唯恐被人摘了帽子,致使成天疑神疑鬼。

而鲤国不过方寸之地,他不得已让这些忌惮他皇位的兄弟们留在锦京,却也因此加重了他的疑心,害怕哪天自己的兄弟会借势篡位谋权。

于是他便率先下手,致使留在宫中的几位兄弟接连暴毙。

而他的亲弟弟,亦是后世的武帝,则是最后一位被他逼上绝路的皇子。

但毕竟是同父同母的手足之情,当时武帝亦是不曾成年,华帝最终并未赶尽杀绝,只是让武帝自行选择,究竟是去死,还是去往皇陵度过下半余生。

武帝没得选择,最终孤守皇陵,堪堪躲过一劫。

但就待武帝躲避祸患之时,百姓起义之事却愈演愈烈,甚至隐隐通达了上天。

这让武帝在一夜睡梦之时,似是听见了先祖的呼唤,跟随梦境的指引,去往了那沉寂多年的秘藏之中。

他从中见到了一柄名为‘鱼肠’的仙剑。

仙剑之中似乎藏有着与鱼家先祖有关的神灵,便是这柄仙剑指引着武帝走上弑兄的道路。

到底是感慨民生之苦,还是为求无上权力,但武帝弑兄的理由已然不再多么重要。

最后的结局,无非是年少的武帝,一人持剑屠杀禁军三百,只身闯入深宫之中,亲手剖开了华帝的心肠,以平息鲤国百姓之怨。

后来,武帝又以鱼肠仙剑领兵平叛,励精图治,只在十年之间,便让鲤国重新步入辉煌正轨。

但那仙剑似是莫名邪性,它赐予了武帝非凡的力量,却也在暗中汲取着武帝的心血,致使武帝年仅二十二岁,便早衰而亡。

临死之际,他于榻前向史官讲述了这段过往,将皇位重新传给了皇兄华帝的皇嗣,吩咐他们把那柄‘鱼肠’,与自己死后的尸首重新置入秘藏之中,这才撒手人寰。

“所以……那第二根石柱上摆放的尸骨,并非是华帝。而是心血衰亡的武帝。”

江河回头瞥向了那柄‘鱼肠’,和那早已风干的尸骨,并未予以置评。

是非功过,时间早已给出了定论,无需江河抱有怎样的看法。

他唯独对那柄‘鱼肠’深感疑惑。

这柄剑究竟为何会有如此诡谲的力量,饶是武帝的口述之中,也并未有丝毫线索。

他不疑有他,只得翻阅其第二卷竹简。

看清上面的字迹,江河不由双目一凝。

那其中记载的,赫然是五百年前,那突如其来的阴云祸患。

亦是有关那唐糖所遗留下的‘布匹’之线索。

只是在仔细翻阅之后,所得到的信息不由让江河大失所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