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各方推测(2 / 2)

刑警日志 刹车很及时 2946 字 4个月前

很多东西,查的也不一定那么细致。

四个重要方面都已经汇报结束,秦勇拍了拍桌子。

&t;divtentadv>“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大家都说说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秦勇不是一个独断专行的领导,尤其是在破案的时候,他善于听从其他人的意见。

“我觉得北山是重点,装尸体的箱子里有北山的粘土,大概率就说明,尸体就是在北山装进箱子里的,我们要找的凶手很有可能就在北山这个区域内。”

王长江点点头:“还有一点,凶手肢解尸体的手法非常专业,我们在尸体的断肢上没有发现肢解刀具碰触骨头的痕迹,没有斧头劈砍的痕迹,没有锯子暴力锯开的痕迹。”

“这说明凶手对人体骨骼的构造非常了解,而且很多下刀的位置,行云流水,没有悔刀的痕迹。”

“我怀疑凶手要么有相关专业背景,比如骨科医生,或者”

王长江顿了顿接着道:“或者杀了不少人,经验积累。”

王长江的推测,让大家同时沉默。

仅从破案的难易程度来说,第一次杀人的凶手无疑会暴露出更多的破绽。

指纹,血迹,足迹等等都能够成为直接锁定犯罪嫌疑人的证据。

但是人是最擅长学习的一种动物,杀人同样如此,一个人杀的人多了就会非常熟练。

比如目前大家碰到的这个凶手,他冷冻尸体,在垃圾场抛尸,这会导致很多正常的刑侦手段无法应用。

当然,这只是王长江的一个猜测,对方是专业人士的可能性也很大。

“大家继续。”

秦勇打断沉默,让大家继续发言。

每一个人,看到一件事情角度不可能完全相同,在破案的时候,大家关注的点也有不同。

“我觉得可以查一查北山到仓房沟垃圾场的行车路线。”

“装尸体的箱子里有北山的粘土,说明尸体很有可能就是凶手在北山放进箱子里边的。”

“虽然不能肯定北山就是第一案发现场或者是肢解尸体的现场,但大概率是凶手停留的一个地点之一。”

“我刚刚通过百度地图查了一下,从北山到仓房沟有二十三公里,导航给出的路线就只有绕城公路这一个路径。”

“尸体被抛到垃圾厂的时间大概是一个月前,我们能不能查一查一个月前北山到仓房沟垃圾场的直通车辆。”

“这么远的距离,凶手抛尸不可能不借用工具,而且绕城公路前年改扩建后,相对封闭,北山有两个出入口,垃圾场这边更是只有一个出入口,查一查,把所有途经车辆查一遍。”

张辉的建议,让大家忍不住点头。

这个侦查方向不错,凶手不可能凭空出现,不可能不借助任何工具,把一个装尸体的箱子从北山直接弄到垃圾场,所以他一定会开车。

而且绕城公路上的交通摄像头保存录像时间是三个月,数据应该都还在。

此外,这种排查方式,大家熟悉,很快就能开展起来。

破案有的时候不一定是非得有什么方向才派人上去,有的时候就是要大家忙起来,要有一个破案的精气神在里边。

否则命案发生后什么线索都没有,专案组几十上百号人都蹲在办公室里,没什么事干,那这个案子能破掉的可能性就太小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