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关于采访问题的讨论(2 / 2)

刑警日志 刹车很及时 3044 字 2个月前

因为这次采访是提前录播,不是现场直播,而且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平息网络上的不实言论。

其实,这件事说简单也简单。

之所以网上有很多不实的言论,要从两方面去看。

一方面一定是有人刻意造谣,蹭流量,蹭热点。

说话完全没有任何依据,全都是捕风捉影,或者是凭空捏造想象的。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朴实民众,并没有了解案件消息的渠道,好奇心或者说对死者的同情心,对施暴者的愤怒,驱使着他们想要寻找真相。

而这一部分人没有权威的渠道来了解真实的信息,所以他们有可能偏听偏信,被谣言散布者带偏,从而成为了其帮凶。

以李欣的经验来看,这部分人其实是绝大多数的人。

只要正规的权威渠道发布信息,他们一定会选择相信。

因为这一部分人的本性就是善良的,他们之所以追逐热点讨论案件最本质的原因就是对死者的同情,对施暴者的愤怒。

就像网上所说的:今日若我冷眼旁观,他日祸临己身,则无人为我摇旗呐喊。

所以,他们需要发声,并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权威关注到,给予正面的回复。

但往往有些权威渠道发布的信息,并不能真正的解决网络上的舆论和网民的关注。

原因是什么?

无非有2点。

第1点就是权威渠道发布的信息否决了舆论的关注。

强硬的做派,错误的引导方法更加加剧了舆论的演变。

最后,导致权威在这件事上不在权威,那么无论真相是什么,就再也没人信了。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那整件事情就处于绝对的失控状态。

李鑫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出现这种情况之后的补救办法只有两个,第1个就是强硬的封杀,但目前来看这种措取得的效果施越来越弱。

另一种就是更高级的权威,发布真正的信息。

还有一点就是权威发布的信息没有直面网民关切。

网民想知道的是1,但权威发布的是2,对1避而不谈,避重就轻。

这同样无法取得良好效果。

在李欣看来,知道会导致采访失败的因素,只要避开这一点,采访就不可能不成功。

与此同时。

刑警大队。

陆川也召集了卢志国等人在研究接受采访的一些细节和问题。

“我看网上有些说成人参与了案件的,推论的理由是埋尸坑的深度传说是两米。”

卢志国先发表意见:“我感觉这个重点是必须要说清楚的,从我们现在的侦查情况来看,案发现场只有4个人的痕迹。”

“埋尸坑的深度也不是两米,而是不到60厘米。”

“虽然大棚内的地面坚硬,三名嫌疑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但对方是有预谋的杀人,分两次挖掘,这个事我觉得要说清楚。”

“还有一件事,就是死因。”

张军抽了根烟:“从网上搜集到的视频来看,网民对尸检结果的关注度很高。”

“我想这件事情也要在采访当中做必要的说明,比如说死者的真正死因并不是外部伤害,而是窒息性死亡。”

“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能有隐瞒。”

陆川点点头,这个事情确实要说清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