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哀家要听真话(2 / 2)

这脉象绝对不是《二泉吟月》,那得是《花好月圆》。

他谨慎地再诊

他在贤雅常在身上甚至诊出了习武之人的脉象,那可不是娇弱的闺阁女性会有的强健有力。

太难了,贤雅常在岂止今天可以出院,甚至绕着皇宫上空飞三圈,恐怕都没问题。

汗水流得更多了,一滴滴地掉下来,砸落在衣服上。

太医这是个高危职业,一句话不对,搞不好就要提头来见。

江月白本觉得自己没问题,见这太医紧张成这样子,想着出来之前吃的那颗紫色药丸。

莫非那不是解毒丸,而是一颗慢性毒药,此时已经开始侵入五脏六腑,毒性已经开始发作了?

太后见柳行知满头大汗,欲言又止,对他的医术产生了严重怀疑,眼神里毫不掩饰的嫌弃。

就这么点落水的小病都搞得大汗淋漓的,技术太不过关,心理素质也不过关。

果然还是太年轻!

比不上姜老太医的一根小指头!

太后愈发地怀念姜太医在岗的时候。她暗自决定,一会儿派慈宁宫的内务总管刘公公亲自去看望下老太医。

“柳太医怎么说?”太后身体后倾,面色不悦。

柳太医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了。是该照实说,还是该照着领导意思说?

这欲言又止的样子到底怎么回事,难不成是绝症,江月白也在心里惴惴不安。

随着一声“姜太医到”,太后抬眼见一清秀儒雅的年轻后生拎着医箱匆匆走进来,跪拜在跟前。

太后面露喜色。刚刚念叨姜太医,姜太医的后辈就到了。

“微臣姜闲参见太后娘娘。恭祝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后连忙招呼姜闲起身,和颜悦色地问道,“你就是姜老太医的小儿子?你小时候,哀家还抱过你。”

姜闲起身拱了拱手,简单回了太后两句,对宫内的礼仪还不甚熟悉。

“姜闲,你快给贤雅常在诊诊看。她前几日落水受了点风寒,你爹说她肺经受损,要多养养,你看看再开哪些方子加强调养一番。”

太后简单地说了下前情提要,话语间指明了方向。

江月白和姜闲在心里同时翻译了下,太后的意思就是尽量说有病,多开点药,好好休养着,近期就尽量不要出门了。

做属下的,最重要的是明白领导的意图,是往容易的说,还是往困难的方向说很重要。否则业务能力越高超,弯路走得越多。

姜闲再去把脉自然气定神闲,颇有老姜太医的风范。

他根本不想进宫接老爹的班,是他老爹逼的。实际上,五个兄弟姐妹里,他医术最高,但就是不求上进。

但奈何不过姜老太医对小儿子的偏爱,认为越是这样不求上进,越要替他安排好未来。

千好万好钱再多,不如有个编制铁饭碗好。

在皇宫里,医术高明又死脑筋,不懂得见机行事的死得最快。

但很不幸,姜老太医的其他几个子女都是实诚心眼,就这个小儿子脑子最灵活,心眼最多。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