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才华盖世,得罪小人(2 / 2)

李绚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武后的身影,但随即否定。

不是武后。

当时在台面上的是李弘,虽然李弘的身体不适是长久之事,但武后还不至于在那个时候,就去动用这种手段去对付区区一个王勃。

换作刘仁轨这样的宰相还差不多,武后也不至于那么没品,再说她也没那个空闲。

那就是李贤身边的人了,而且现在还在李贤身边,从数年之前就一直在李贤身边转圈的人。

李绚眉头突然紧锁,联想之前的薛曜,李绚有种很不好的预感。

“贤儿为人宽厚,多念及旧人,王子安在你身边,就让他多随些时日,将来如果他能立下殊功,朕也不介意调他回朝。”李治满脸玩味的看着李绚。

“陛下圣明!”李绚赶紧拱手,同时说道:“臣惶恐,陛下,如今太子新立,陛下不妨法外施恩。”

“嗯?”李治皱着眉头看向李绚,李绚硬着头皮,沉声说道:“王子安其父,因其罪被贬为交趾县令,王子安多年来多有羞愧和自责,臣请陛下法外开恩,调王福畤至福、漳、建诸州,寻一偏远县地,让其开山教民,为圣人治。”

福、漳、建诸州山地繁多,其民不服教化,时常呼啸而起,攻伐州县,乃东南最恶之地。

此类之地,历来不是任职首选。

可即便如此,也总比王勃将来远赴交趾探望父亲,中途落水身亡的好。

不过如果真的调任福、漳、建诸州,恐怕将来大名鼎鼎的滕王阁序就没有了。

李治并没有直接回答李绚,反而似有所悟的看着李绚:“南昌王,你似乎很看重王勃。”

“是!”李绚这一次斩钉截铁的认了下来,然后对着李治,诚恳的说道:“自陛下登基以来,灭西突厥,平土谷浑,攻打契丹,灭绝高昌,绝百济、高句丽,打新罗倭国,领土之广空前绝后,武功之盛已超先皇,盛世之兆昭然若现,然盛世者,非只武功,文风之盛,亦应当为鼎盛之际。”

说到这里,李绚稍微停顿,然后有些激动的说道:“王勃者,天下文才之盛,当世之时,可与其比拟者寥寥,杨炯,骆宾王,卢照邻,几人而已,若能有一日,陛下将其四人召至身边,俯仰对谈,必是文坛盛世,恐太宗皇帝复生,也必是无比羡慕陛下,盛世大唐,当在陛下之手。”

“哈哈哈……”李治忍不住开怀的大笑了起来,最后摇着头看向李绚:“二十七郎啊,二十七郎,朕还是头一回知道,你阿谀奉承起来,水平还远在他人之上,哈哈哈!”

“臣弟所言,皆是实情。”李绚的脸色依旧肃穆,同时沉声说道:“即便是吐蕃,陛下不妨召其四人,各写一封讨吐蕃檄文,或许根本不用陛下大兵,四封檄文,便可将吐蕃赞普送去见其阿父!”

“哈哈哈,好了好了。”李治摆了摆手,示意李绚不要再说下去了,他都快要笑的喘不过气来了。

王福来让人帮李治拍了拍后背,李治的笑声才逐渐止住:“吐蕃之事,又岂是一封檄文所能底定的,你也知晓,吐蕃真正做主的是其国相论钦陵,吐蕃国主真的被气死了,反倒对他是一件好事,好了,王勃之事暂且如此。”

李治的脸色瞬间严肃起来:“你此去东南,不仅要治理婺州,同时还要观察沿路数州数地,土地,渔业,商贸,还有赋税,以及人心。这些年来,东南赋税在天下的赋税占比越来越重,户部估算,几十年后,东南赋税甚至会超过西域商税,你要给朕好好的看一看。”

“喏!”李绚有些慌乱的拱手,沉声说道:“臣弟遵旨。”

大唐的赋税重地有四处。

东南江南道,西南剑南道,西域商道,关陇和河洛之地,其他诸州府县都要差上很多。

大唐每年用在西域战事上的军费日盛一日,可依旧能轻松支撑,这一切都来源于那条让吐蕃人无比艳羡的商道。

如果说东南赋税开始接近西域商税,未来甚至有超越的可能,那么朝廷必须尽快开始布局。

哪怕那一日是在几十年后才会到来,对于朝廷的这些首脑来讲,他们也必须现在就开始着手安排。

李绚来自未来,自然知道,东南税收在未来甚至会占整个天下超过九成之数。

以至于唐宋元明清皆亡于此。

所以天下赋税平衡必须调整,整个王朝不能跛着一条腿走路。

“毎三日,你写一份密折,传至东宫,让太子也好好的学学,知晓一下东南四分之一的天下究竟是什么样子?”

李治朝后看了一眼:“去,把东西拿上来,”

我问一下,对王勃观感不错的人多吗。

如果多的话,我就多写点,如果不多,就少写点。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