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宰相之争,欲引乱战(2 / 2)

“没那么容易。”来敬业思索片刻,最终还是无奈摇头,苦笑一声,说道:“这事只需要英国公和裴尚书两人相互沟通一下,两人便可以消除一切误会。”

“若是如此,那岂不是更好。”李绚一抬头,来敬业立刻捕捉到了他的尾音,眼神瞬间就亮了起来。

李绚神色平静的说道:“世叔,此事我等不需多做什么,只需让朝野皆知,东海王的手下,曾经陪同裴尚书的内侄,在英国公的别院住过几日,之后,东海王的手下,便长期潜伏在潜伏在英国公的别院,不过后面这些已经不重要了,为了撇清关系,很多人都会动起来。”

“东海王的手下,曾经陪同裴尚书的内侄,在英国公的别院住过几日。”来敬业微微点头,然后又摇头,谨慎的说道:“此事不能我等出面,毕竟不管是裴尚书,还是英国公,天后那里都不会置之不理的。”

李绚略作思索,提议道:“正谏大夫如何?”

“薛元超?”来敬业眉头微蹙,思索起这其中的厉害来。

李绚轻声解释道:“正谏大夫掌议论,谏得失,薛仲璋又是薛家子弟,他出面乃是最好。”

“为何不找御史中丞崔谧?”来敬业谨慎的看着李绚。

李绚摇头,不赞同的说道:“因为御史中丞没有宰相之望,御史大夫空缺已有数年,御史中丞往上不过御史大夫,但正谏大夫,往前可是宰相。”

来敬业似乎想起了什么,赶紧说道:“可正谏大夫和裴尚书同样是天后亲信?”

“世叔忘了!”李绚身体前倾,压低声音说道:“正谏大夫本身是和静县主驸马,他之长子,如今恰是太子舍人,虽是天后亲信,但却不如裴尚书,如今想来,他才是最合适动手之人。”

来敬业不置可否,反问道:“可如何才能让正谏大夫出面?”

“此事易也,千牛卫,金吾卫,大理寺,刑部,雍州府,长安万年二县,只要稍微过问一下薛家大郎和薛仲璋兄弟关系如何便好,然后再旁敲侧击一下,询问薛家大郎和闻喜县主之子刘广业关系便可。”

李绚一句话,就将薛曜和刘广业联系在一起。

当初正是因为刘广业的死,带出了东海王是隐太子李建中血裔之事。

若薛曜与其有所勾连之嫌,再加上一个薛家薛仲璋,河东薛氏的麻烦绝对不小。

但不小归不小,也仅此而已,但却足够能让薛元超看清楚这里面的机会,还有野心。

如此乱局之下,机会便来了。

“裴炎此次可真是将贤侄得罪惨了。”来敬业一时间有些感慨。

李绚目光微微低垂,平静的说道:“裴尚书或许真的以为,他在杭州做的事情,小侄不清楚,但他在杭州总共也才那么两三个人,盯死了便是。”

来敬业微微点头,说道:“中枢那边,伯父会……”

来敬业的话还没说完,大堂之外,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响起,来敬业立刻停口。

紧跟着,一名书吏进来禀报:“使君,刑部两位掌固来了。”

来敬业和李绚相互对视一眼,脸上同时露出了一丝笑意。

“请!”

……

“刑部高平,冷鳞,见过来使君,见过南昌王。”

高平和冷鳞站在大堂中央,对着坐在上方的来敬业,坐在左侧的李绚同时拱手。

李绚轻轻点头回礼,然后上下打量着高平和冷鳞。

就见高平上前一步,拱手道:“回禀使君,萧山县尉文旭已经被捕,我等已去函回部,准备明日启程返回长安。”

“此番来杭,杭州多有照顾不周,二位还望体谅。”来敬业脸上挂满了温和,然后说道:“关于昨夜之事,本官业已去文中枢,此事已了,便再与杭州无关了。”

高平听得懂来敬业的警告,他立刻上前道:“使君大度,杭州府,包括萧山上下已经数遍清查,的确未再有无生道之事。”

“如此便好。”来敬业满意点点头,然后沉声说道:“明日,本官会遣一队役卒,送二位至杭湖边境,送二位西归长安。”

“多谢使君。”高平和冷鳞终于长松了一口气。

他们最怕杭州府在这个时候出岔子,如果他们非要将文旭留下来,那可就真麻烦了。

“二位路上脚程还请快些,文旭虽然被捕,但无生教在其他地方也有残寇。”李绚轻叹一声,诚恳说道:“当初本王从婺州返京,路上就几番遭遇袭击,贼人猖獗,二位需多加小心。”

高平嘴角微微抽动,但最后看着李绚诚恳的模样,还是拱手道:“多谢王上提醒,下官省得。”

李绚看似不在意的点点头,继续说道:“再有十几日,便是正旦大朝会了,今年之事还是在今年了结为好。”

“王爷放心,我等回京路上,必定不敢迁延。”高平面色已经极度凝重起来。

正旦大朝会,他们是真的非常想要避开正旦大朝会再回京,但南昌王话语当中的威胁,他们听得清清楚楚,若是不这么做,恐怕会将南昌王得罪的死死的。

如果说刑部尚书裴炎有所交代,那么得罪便得罪吧,关键是他们不知道裴炎如今究竟是如何想法,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门外响起。

长史胡郁疾走进来,手里捧着一封信函,沉声喊道:“使君,扬州急文。”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