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1章 屠城这种小事(2 / 2)

天厌其德而弃之,故而苍天降罚。

挥力一击,那曲破于山南。

纵身一跃,逻些毁于顷刻。

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保。”

吐蕃人众当中,不少人已经沉默了下来,眼神中甚至带起了茫然。

那曲已经被破于山南,难道日后逻些也会被毁于顷刻,吐蕃难道真的到了天厌天弃的地步。

看着满地的尸体,很多人一时间也彻底默然了起来,那句话开始不停的在耳边回响。

“天厌其德而弃之,故而苍天降罚。”

苍天降罚,苍天降罚,苍天降罚。

……

周乾的声音还在继续:“今天子恭承天命……拯生民于涂炭,宽宏气度,纳降许和,不加谤斥。

吐蕃臣民……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大唐子民抚养无异。

愿能有降,诚心归附,则通好如故,扶助依然。

负隅顽抗,为我雠寇,则天戈澄宇,扫荡无遗。”

赞悉若站在狮象旗下,平静的听着周乾用吐蕃语念诵了整篇《皇帝檄吐蕃文》。

甚至他能清楚的听到,这里面很多东西都做了修改,但其中咒骂,杀戮,挑拨却依旧还在。

一篇檄文,里面不知道写了多少这类东西。

他静静的听着,后面的声音继续响起:“……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如律令。”

最后一句,更是城墙上的所有士卒同时开口喊道:“如律令。”

声音不停的在半空中回荡。

……

赞悉若轻声自语道:“天弃之,天降罚,肝脑涂地,骨肉不保,负隅顽抗,身死国灭。”

四周众将低眉垂目,眼下的这篇檄文,多少映照了一些现实。

唐古拉山被击穿,那曲被攻破,论钦陵战败,十万大军或死或溃,如果说他们心里不着急,那也是胡说,但如果说他们真的有那种恨不得忧国忧民的念头,其实也不多。

就如同这一篇檄文写的那样,“愿能有降,诚心归附,则通好如故,扶助依然”。

大唐本就是吐蕃的宗主国,儿子不听话,打一顿就是了,难道还真的要将他彻底打死?

这些吐蕃贵族其实更多的还是坚信,只要自己手里有兵有粮,他们就可以在吐蕃和大唐之间左右逢源。

要知道,他们可不是论钦陵最早手下的那批精锐,他们手上更多的,是来自地方的守卫兵,上战场更多的是炮灰。

真正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的,是赞悉若手里的噶尔族的精锐。

这些人刚才已经调了五千去错那湖,如今这里只剩下一万精锐,攻城?

或许真的就如同檄文所说,天厌其德而弃之,故而苍天降罚。

当然,说一篇檄文就这么让他们投降,这也不可能,他们最多不过是在局面不利的时候抽身就走,或者难以抵抗的时候,果断放弃。

真正的问题从来不在他们身上,而是在赞悉若和赞普身上。

论钦陵落在大唐的手里,大唐却要赞悉若送上赞普的,然后才会放论钦陵回来。

赞悉若会怎么想,赞普会怎么想?

很多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看向了赞悉若。

赞悉若轻轻冷笑,看向城头黑色大纛下的李绚,不屑的说道:“他真的将这一座城池,当成是什么坚不可摧的地方了吗,天真。”

四周诸将顿时肃然,论钦陵家族也并不易于。

多年以来,一直和大唐开战,他们实际上也没有败过多少次,只是遇到了李绚……

“传令,大军后撤三十里,明日,我们再来看这位南昌王。”赞悉若果断的下达命令。

其他众将同时拱手:“是!”

……

看着吐蕃大军缓缓后撤,城头上的众人难以置信的看向了李绚,李绚神色平静,一言不发。

“他应该退的。”王德真在一旁开头,对于赞悉若率军后撤,王德真还是比较赞许的。

“不,他不该退的。”萧嗣业转身看向王德真,说道:“他本来就没有要攻城的打算,所以只需要继续僵持便好,如今他们这么一来,反而会让吐蕃王室猜疑。”

“不只是猜疑,吐蕃王室的人,很有可能会动手。”李绚轻轻摇头,低声说道:“眼下还好,但若是再败,他就死定了。”

城上众将有些不敢相信的看向李绚:“就这么就死定了?”

“女主当国,猜疑心重,要放大百倍不止,所以,他未来,要么死在我等手上,要么就会死在,吐蕃那位王太后的手里。”

正月初五,财神到。

财神到,新年暴富,福运到。

愿所有的朋友,新的一年,财神月老齐到家,八方来财顺平安。

新年快乐!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