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6章 南昌王子,丰昌县伯(2 / 2)

因为他们都听出了李绚动作更狠的一手,让吐蕃人完成春种之后再动手。

等到吐蕃人完成春种之后动手,就等于到了夏末秋收之时,他们不仅没有足够的粮食度过荒季,甚至还会因为粮食问题更加强烈的渴望吐蕃人重新出兵将粮食抢回来。

吐蕃人若是出兵,那么很容易就会落入李绚彀中;若是他们不出兵,那么矛盾就会在两者之间激化,更容易被挑拨。

“户部先作出明年吐蕃秋收之前大战所用的粮草,至于之后……如果成功拿下逻些,那么这些逻些附近的粮食,恐怕就要用于安抚逻些城中的百姓,户部需要准备更多。”李治面色肃然起来。

“这倒不是什么难事,只需要将逻些道在吐蕃的缴获送回长安,然后出卖掉一些,自然可以弥补不足。”崔知悌抬头直直的看着李治。

“崔卿有话可以直说,”李治忍不住的笑了,摆摆手,说道:“逻些道今日在那曲的缴获,基本全部用来奖赏官兵和安抚百姓,所有一切文案甚至都是王卿亲自做的,南昌王甚至都没有插手。”

“是臣冒昧了。”崔知悌拱手,然后又紧跟着说道:“吐蕃之事,南昌王处理倒是尚可,但是草原之事,臣想向陛下讨一个草原之战大体退兵的时间,十几万大军日夜消耗,非是一个小数。”

李治顿时就明白了过来,崔知悌真正的目的还是在草原之上。

裴行俭麾下十几万大军,每日的军粮消耗都无比的恐怖,户部的压力大的可怕。

逻些道虽然因为路途长远军粮损耗大,同样让户部感到压力沉重,但李绚毕竟有吐蕃作为回报。

尤其是是明年,他已经开始算计用各种方式来节省军粮,甚至还有逻些这么一个吐蕃古都。

一旦拿下逻些,吐蕃王朝积攒了上百年的财富都会被运回到长安来。

种种方式,都能够补充朝中的失血。

但是突厥呢,突厥即便是拿下阿史那·温傅,最后的收获也是寥寥。

也怪不得崔知悌拐弯抹角的提这件事。

李治的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如果是其他人问这件事情,他搞不好非得训斥两句不可。

如果放任突厥人不管,对大唐的损伤又岂止是这两年的军粮损耗所能比拟的。

这种臣子简直是不顾大局。

但眼前这位,是户部尚书。

掌控整个大唐所有钱袋子的户部尚书。

李治深吸一口气,看向崔知悌说道:“草原之战,日后治理不提,但大战,今冬就会了结,但撤兵,需要看明年的形势。”

崔知悌长松了一口气,拱手道:“多谢陛下,非是臣杞人忧天,但草原大战,最好不要延续到明年七月。”

李治顿时肃然起来。

明年七月,即便是大唐也会有一阵的粮荒。

哪怕是今年丰收也是一样,明年秋收之前一定会有粮荒,尤其十几万大军堆积在北境,一旦出事会很麻烦的。

“放心,明年秋,草原战事应该大局已了,剩下的,就是治理诸事。”李治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突厥民心已经动荡,想要再度彻底掌控,远没有那么轻易。

朝中对种种策略手段也是争论不休。

李治依旧记得,李绚在年初陛辞的时候,也提出了两种策略,也是没有定论。

现在朝中也是如此,李治现在心里又没有太多的想法,关键还是要看草原未来的局势。

但大体还是在朝着李绚原本指定的方向在摸索,比如阿史那·泥熟匐,就是如此。

但终究是会跟着局势随时调整的。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然而在来到殿前的时候,脚步声又缓了下来,仿佛是看到殿中有这么多人,在犹豫要不要进来。

李治叹息一声,抬头看向殿门处,问道:“又发生何事了?”

一名三旬年纪的青衣内侍从殿外走了进来,站在稍微靠后一点的地方,对着皇帝拱手道:“启禀陛下,南昌王府报宗正寺,南昌王滕妾刘舒璧生子,宗谱登录,宗祚延续。”

李治愣了,随即他就恍然了过来。

李绚有个滕妾,是宰相刘仁轨的庶孙女,年初的时候有孕,如今恰好十个月的时间。

“宗谱登录,宗祚延续。”李治轻轻念诵,脸上带出一丝喜意。

李绚毕竟是高祖皇帝的孙子,是李治的亲堂弟,李绚的儿子,哪怕是庶子,也一样是高祖皇帝的曾孙,一样是宗室血脉。

“今日难得户部报丰,如此,朕便赐其为丰昌县子。”李治开口便已经将一个县子的爵位赐下。

“陛下。”武后在这个时候终于开口,说道:“南昌王数年累功,虽然因有嗣王之诺而未有奖赏,但陛下还是应该表示一下的。”

李治顿时就恍然了过来,随后笑着说道:“也是今年毕竟攻入了吐蕃,又攻破了论钦陵十万大军,如今更是将论钦陵遗体送到了长安……”

“还有文成长公主殿下。”武后开口,细细说道:“总不能让人一直等到明年吧。”

“也是。”李治点头,然后说到:“传旨,封南昌王五子为丰昌县伯,其母升六品滕人。”

稍微停顿,李治说道:“丰昌丰昌,朕希望明年也能够田粮丰昌,百业兴旺。”

“陛下所念,诸事顺遂,大唐繁荣昌盛,定鼎天下。”殿中群臣同时拱手。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