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章 皇帝出手,架空宰相(2 / 2)

“……太仆少卿李思文,任襄州刺史……”

“……金州别驾嗣郑王李敬,任鄂州刺史……”

李绚的身前,嗣郑王李敬,已经快步拱手而出,脸上喜意在一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站在李敬身后的李绚,更是沉沉低头。

只是他的心里,心里却不由得长长松了一口气。

虽然之前吏部便已经有传信过来,但是李敬任鄂州刺刺史,一日没有诏书任命,一日便有变数。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纪王是安州刺史,杞王是沔州刺史,许王是岳州刺史,这三个地方,几乎就在一块。

后来又有越王李贞被送往安州安置。

这个时候,李敬再往鄂州安置,皇帝那里实在不好通过。

不过这已经是没办法的办法,毕竟这一次萧家,杨家,燕家,那么多的位置空出来,唯一能够被李绚盯上的,只有这个鄂州刺史,而上一任鄂州刺史,正是越王李贞的舅舅昌平郡公燕敬嗣。

鄂州在李绚的布局当中位置很重要,但是李绚又不能太过的表明自己的目的。

李敬这一次升任刺史,鄂州其实也是其他诸人挑选之后剩下的。

毕竟山南道那个地方,隐患着实不小。

除非必要,也没人选那个地方。

李绚的目光望向大殿中央,十几人先后站了出来,拱手领命。

萧家,杨家,燕家,这一次的确空出不少地方刺史出来,再加上原本的位置调动,皇帝一日之间就全部封赏完毕。

……

“……擢砀郡公武三思为秘书少监……”

殿中群臣同时落在一身紫袍的武三思身上。

武三思继承的是其父的爵位,如今调回朝中,升任秘书少监,多少有些走武承嗣老路的味道,这让人忍不住的在想,天后是不是要用武三思来代替武承嗣。

毕竟武承嗣地下黑市的那些事情,虽然隐秘,但在真正的世家大族那里,都不算什么。

更别说还有李敬玄作为对照。

很多人到现在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仅仅是一个弹劾,就让皇帝将李敬玄贬出京。

但真正能够朝局的人,就都明白,皇帝是在清理朝局。

李敬玄虽然出身赵郡李氏,但赵郡李氏在很多时候,是世家大族在同一立场,和陇西李氏的关系反而疏远。

甚至赵郡李氏都很有迷惑性,很多人将他看做半个宗室,但实际上他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危害皇帝的。

所以皇帝要清理他。

看清楚李敬玄的事情,武承嗣的事情也能看的清楚了。

武承嗣走了,回不来了,起码在李治在朝时,他是回不了。

李敬玄也是一样,就看皇帝什么时候免去他的尚书右仆射之职。

武承嗣回不来了,武三思便被召回顶替。

殿中群众虽然浮想联翩,但却没人有什么意见。

从武元庆,武元爽死后便是如此,基本上在朝中只有一个人在,甚至一开始,还是用贺兰敏之改姓武,来接替武家的爵位,后来也是贺兰敏之实在不成器,武后才在贺兰敏之死后,将武承嗣召唤了回来。

现在武承嗣被变相的贬出京,武后便将武三思召了回来。

在朝臣的眼中,起码在现在,武后的确是治理外戚的典范,便是古今中外,在这一点上,也很难有比得上武后的。

这也是为什么李贤弄《后汉书》并不是怎么太得人心的缘故,最后只有一帮世家子弟在帮忙。

“……擢右卫郎将李祎,为禁卫中郎将……”

裴炎的声音清澈洪亮,但李绚在听到声音的一瞬间,整个人就懵了。

李祎是李绚手下的亲信,但偏偏这个人并不显眼,他在右卫当中,负责的也主要是粮草运输和镇守关卡之事。

蕃州的门户安多关,就是他在镇守。

有他在安多,城门一关,李绚的蕃州就是一个独立王国。

偏偏相比于丘贞沐,周乾,苏宝同,张环,李朗,甚至是李竹这些人,李祎都很不起眼,甚至多年来,他也不过是从校尉升到了郎将,经常也并不出现在李绚身边,但李绚对他却是百分百的放心。

而且他所镇守的关卡,朝中也没有怎么怀疑。

因为他是宗室,实实在在在宗簿上登名的宗室。

当年甚至是李绚将他从北地调到扬州,之后一步步带到蕃州的。

但如今,皇帝将他从李绚的身边调走了。

“臣右卫大将军绚,领旨。”李绚走到殿中,然后俯身跪拜。

李祎如今还在蕃州,现在只能够由他这个右卫大将军来接旨。

裴炎平静的点点头,然后继续拿出圣旨,继续念道:“……大理寺正何以求,擢都水使者……”

“臣何以求叩谢圣恩。”何以求走到了李绚身侧,然后沉沉跪拜。

殿中群臣的目光瞬间全部落到了李绚身上,他们谁不清楚,何以求和李绚的关系极近,何以求任都水使者,就是李绚的手笔。

李绚的神色依旧平静,这件事在昨夜面圣的时候,结果已经注定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