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破局(2 / 2)

汉家功业 官笙 8832 字 1个月前

刘辩端过来药碗,道:“喝完就睡。”

小家伙点头,小脸上有不安,好像真的知道怕了。

刘辩喂完了,给他压了压被角,悄步走了出去。

来到门外,刘辩就看到左栗兴奋无比,小跑着过来,道:“陛下,找到了,都找到了!”

说着,他身后带来的几个人,端着盘子上前。

刘辩双眼一亮,伸手拿过最上面的名单,翻开看去,只是匆匆一扫就眉头挑起。

这最上面的名单,赫然有着董太后,而后是宫里的一些老人。

这些人,时常来往宫里与陈留王府之间。

而后是尚书台、六曹等大大小小的官员,这些官员涉及到朝廷的赋税、军情,基本上都身处要害位置!

刘辩慢慢翻阅,仔细审视,这里面有诸多他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有内监、有官吏,也有当世大家,还有朝野的名望大儒。

刘辩看了一半就扔了回去,而后与刘协笑着道:“皇弟,你也看看?”

刘协哪敢,躬着身道:“陛下,五斗米教居心叵测,臣请彻查、严惩。”

刘辩注视着刘协,笑着道:“皇弟,你说,如果那卢氏在别人手里,路上供出了张鲁藏匿钱粮的地点,他完全可以不动声色的摸去,而独占偌大的钱粮,尤其是这份名单,想要操弄百官,简直易如反掌……”

刘协听出了刘辩话外之音,心神骤然紧绷,急忙抬手,打断了刘辩的话,道:“陛下,臣断定,我大汉绝无此等逆臣贼子!”

刘辩将他的表情尽收眼底,微笑着按下他的双手,道:“朕就是随口一说,祖母年事已高,不要让她再牵扯到什么事情当中。伱我兄弟,朕想周全。祖孙一场,朕盼孝终。”

刘协脸上已经渗出冷汗来,语音发颤的道:“臣弟谨记!”

刘辩微微点头,没有再说,转身向着崇德殿走去。

刘协在原地,口干舌燥的嘴唇动了动,而后才惊觉,连忙跟上刘辩。

刘辩一边走一边道:“这件事还是要瞒着尚书台,给皇甫坚长递话,让他假装找到,密报给朕了。”

“是。”潘隐道。

刘辩走了一阵,忽然心情爽利,道:“现在,朝廷的钱粮够用好一阵子了吧……”

从董卓那抄来的钱粮、宝物,加上这次五斗米教的,远远超过大汉朝廷十年的赋税!

有了钱粮在手,刘辩心里底气十足,可以放开手脚去做一些事情了。

“左栗,”

来到崇德殿,刘辩脚步飞快,与左栗道:“重新拟定一份名单,一些对‘新政’十分重要又比较麻烦的人,交给尚书台去处理。剩下的人由你来办,一定要严审,查的彻底。”

左栗心中大喜,道:“小人领旨。”

刘辩坐下后,喝了口茶,道:“大司马府那边要盯紧了,‘军政分离’的一举一动朕都要知道。”

刘辩坐在椅子上,眼神闪动不休,心里已经抛开五斗米教的事,开始思索明年的事情了。

明年将改元建安,‘新政’的推行进入关键时,能不能成,能成多少,能有多大的改观以及对后世的影响,都将由明年的成败几何决定!

“都去吧。”

思索良久,刘辩拿出一个厚厚的本子,一边翻一边拿出笔。

在潘隐,左栗等人的轻微脚步声中,刘辩慢慢下笔,修改、规划着他的原定计划。

到了第二天一早,尚书台才收到皇甫坚长从宫外送来的名单。

尚书台此时,已经坐满了人。

荀彧,刘协,钟繇,荀攸,司马儁,王朗以及陈宫。

“账簿没有找到?”在荀彧翻着名单的时候,钟繇问下亲自前来的程昱。

程昱抬手向钟繇,道:“回钟仆射,非但没有找到账簿,也没有抓到那张鲁,即便是这份名单,也是审讯而来。”

钟繇皱眉,这个结果,与他们预想的大相径庭。

王朗这个时候插话,道:“也就是说,那张鲁是早有谋算,提前脱身,逃离了皇城府的追捕?”

程昱不卑不亢,道:“是。从现在的调查来看,他图谋极大,并不是简单的传教,涉入朝廷极深,与各处叛逆都有所勾连。”

在场的人纷纷异色,悄悄对视。

他们之前都有所预估,但事情的发展,还是远超他们的预估。

荀攸若有所思,道:“那卢氏是张鲁之母,她没有什么交代吗?”

程昱没有说话,余光不动声色的瞥了眼刘协。

刘协面不改色,摇头道:“张鲁对其母也多有隐瞒,卢氏并不知全貌。”

荀攸,钟繇都是人精,从刘协的表情、动作,隐约猜到了什么。

这时,司马儁开口,道:“其实,没查到也好。”

陈宫不解,道:“司马公这是何意?那五斗米教勾连叛逆,渗入朝廷,如不能尽数拔除,我等如何向陛下交代?”

司马儁坐在那,一动不动,平静的道:“查到了才不好交代,诸位忘记陛下曾经当找烧掉一事了吗?这种事,不能有第二次。”

钟繇却迅速会意,道:“司马公说的是。”

荀彧也懂了,已经看完名单,确定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震动,将名单递给司马儁,道:“刑部会同洛阳府,抓人吧。”

司马儁,陈宫齐齐抬手,道:“下官遵命。”

荀彧神色严肃一些,与陈宫道:“该追究的一定要追究到底,不能放松,但该松的,一定要松。尤其是洛阳以及附近的教众,洛阳府不能大意,不能用强,尽可能的劝说。本丞的意思,你懂吗?”

陈宫抬着手,道:“下官明白。”

洛阳城附近有五斗米教‘十万众’,这些人要是突然搞出事情来,不止洛阳大震,整个大汉都会惊骇。

荀彧微微点头,看了众人一眼,沉声道:“这件事,要尽快了结,年底没有几天了,我们的精力要在了结今年的事情,规划好明年的事,尤其是五年计划,必须得到陛下的允准!”

“下官领命!”一众人几乎同时抬手,齐声应道。

相比于往年,宫里宽容了很多,可这种宽容反而给了他们更大的压力。

‘新政’阻塞难行,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可就是因为不是一天两天,宫里已然到了无法接受的程度,明年,势必要破局!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