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0 章 喜大功(2 / 2)

百岁想实话说不想,在一大群人的注视一下违心说了句“想”。

乌雅氏对这个重孙子真的喜欢,就抱着他和大

家说起话来。一群女人说的也就是家长里短,百岁并不爱听。而且百岁自认为自己是个大孩子8,被老祖宗抱着已经很没面子了,就闹着说要去给玛法磕头请安。

乌雅氏就说“你也别跟着闹了,我听说你快读书了,你要去读书就该有个大名儿。你玛法说给你起好大名了,可一直不说,等会我叫他来,咱们一起说话,顺便再问问你的大名。”

前面雍正和十三阿哥一起在书房里谈论两湖对棚民的安置。雍正此时有个疑问“既然卖房子的钱能够安置大批棚民,为什么你姐姐不在江浙一带用这个办法”

自然是这主意不能轻易用,好用的办法因为来钱快极容易有成瘾性。习惯了挣快钱的人就不想去挣慢钱,可正儿八经挣慢钱才是长久之策。挣快钱这种事情一旦有了路径依赖,不管做什么事都想这么弄一下。所以像这样的办法是尽量少用,做人还应该踏踏实实,朝廷更应该如此。

十三的回答是“我姐姐说江浙一带赚钱的机会多,这些百姓只是缺一个赚钱的机会,只要他们有了这个机会,挣钱盖房早晚都能办到。而两湖的百姓因为种地的多,很少有机会去赚别的钱,当地虽然有茶叶生丝桐油等买卖,但是参与进去的人少,所以要让棚民有房子住,他们住上了房子,就觉得这是一个家,才心里面踏实,愿意找各种出路。没有房子没有家才会居无定所四处漂泊。”

雍正觉得这话说得也对。

这个时候外面的太监来请他们到太后跟前,雍正就说“你回来还没有给皇额娘请安呢,咱们两个一块儿过去吧。”

十三在进园子的时候就知道二哈不在了,果然进了园子之后在书房没有看到二哈,也没有听到周围啃东西的声音。看到这几天雍正都瘦了,忍不住劝他“四哥,过去了就过去了,二哈那是去了西方极乐世界,您也别难受。”

雍正嘴上看得开“都有这么一天,就是朕也免不了有辞世的那一日。孝庄文皇后走了,汗阿玛也走了,你我早晚也会离开,这天地间唯有日月不会改,哪怕是东海也有变桑田的那一日,缘分尽了就散了,强求不得。”

说完叹口气。

到了畅春园,百岁远远地跑来,大喊着“玛法玛法,我好想你。”

雍正看见大孙子顿时眉开眼笑,弯下腰去伸着两个胳膊要接着跑过来的百岁。百岁是个小胖墩,此人不挑食,什么都吃,长得胖墩墩的。从远处跑过来一头撞进了雍正的怀里,把雍正撞得人仰马翻,周围的太监宫女赶紧扶着。

雍正被扶起来后没生气,反而很高兴“不错不错,长得结结实实,你的差事就是让自己长壮实了。来,让玛法抱抱。”

他蹲下去,使劲抱了一下没抱动,第二次试的时候旁边的苏培盛上去提着百岁,雍正才把大孙子抱了起来。

雍正抱着百岁往前走,和一边站着的十三说“真的力气不如往年了,往年干活翻一下午的地不觉得累,前几天收麦子弯了一会儿腰就觉得受不了,那十几亩地加上这边的一块地,全是

弘阳带着人干的。”

他也是快五十岁的人了,这年岁在外面都自称老夫,人到了这时候不服老是不行的。十三阿哥就说“您这是久坐的缘故,多起来动动能舒缓筋骨,筋骨被疏散开了干活才方便。”

两人说着一起进了太后的院子,请安完毕,二十五阿哥跑来拜见两位哥哥,和百岁玩到一起,两人牵着手跑院子里去了。

女眷们避开,乌雅氏问“眼看着百岁年纪不小了,你给他起什么大名”

雍正说“瑚,按照他们的辈分,这一辈是永字辈,永瑚如何”

乌雅氏不懂,看着十三“胤祥,皇额娘没读过书,不懂,你说这是什么意思。”

十三说“瑚琏之器,说的是祭祀时候的礼器,以物喻人,是说有立朝执政的才能。”

乌雅氏点头“哦”听着这意思不错,她心里很满意。

“我虽然不懂,既然是皇帝千挑万选出来的,这个字肯定是好字。永瑚,日后对外面说孩子就叫永瑚了,百岁这乳名就咱们叫了。”

雍正笑着说“正是这个意思,朕给弘阳家的孩子也取好名字了,叫永琏。”

十三在乌雅氏看来的时候立即说“刚才那个词儿,瑚琏之器,瑚琏连在一起说的。”

乌雅氏点头“哦,瑚是哥哥琏是弟弟。”

十三阿哥点头。

弘历听说今儿大嫂子带着侄儿侄女回来就知道皇阿玛心情好,片刻之间又找不到合适的人,只得自己硬着头皮前去找皇父商量。

进了屋子里看到大侄女丫丫乖巧地站在皇父身边仰脸笑着在说话,弘历请安完毕后,丫丫赶紧给叔叔请安。

弘历笑着问“丫丫刚才说什么呢看你说得很高兴。”

丫丫说“找玛法讨个名字。”

乌雅氏就笑“你玛法起名字不好听,当初你十二姑祖母出生让他起名字,憋了半天就憋出来一个桂枝。”

雍正挽尊“桂枝是药材,是个好名字。”

好听的药材名字多的是,偏偏选了桂枝乌雅氏就跟丫丫说“与其求你玛法,不如找你额娘。你额娘读书多让她回去给你费脑子去,你玛法给你起名字不是树啊就是花呀朵呀,脱不了这些俗套。”

雍正哈哈笑起来,哄着孙女说“别听老祖宗的,朕回去好好翻翻书。放心,肯定给你起个好名字。”

外面的事儿还有一堆,雍正不可能一直坐着陪老额娘说话。把孙女给打发走了,就跟乌雅氏说“皇额娘,让他们陪着您说笑吧,儿子要回前头去了。”

十三也跟着站起来,弘历立即说“阿玛,十三叔,弘历送你们。”

三人从乌雅氏的院子里出来,看到不远处弘昼带着二十五阿哥和百岁在玩,弘昼把衣服掖进腰带里,辫子盘在脖子上,撸着袖子大呼小叫。

雍正看了之后觉得眼不见为净扭头就走,十三阿哥笑着跟上,弘历小跑着追上他们。

雍正说“你

不是给你祖母请安的吗送到这里就行了,回去陪你祖母说话吧。”

弘历笑着回应“儿子有件事儿求您。前一阵子儿子不是在您这里领了差事吗如今十二叔和马齐都忙,儿子想问您手里有没有别的大人派给儿子,让儿子跟着学习一番”

十三阿哥看了他一眼,雍正心想这也没傻到家,终于回过味了

十二那人没碰过难事儿,就善于顺势而为。这小子但凡找别人就不是这个结果。

雍正就抱着教育儿子的心态提点他“你在办事情前先想想这件事好办不好办是不是得罪人是不是要让很多人吐出来很多好处像这种难办的事情要用什么人你要提前想好。

像这种得罪人的事情,首先你要选一个心性坚韧百折不挠敢顶着骂声干下去的人。其次,你还要选一个身份地位足以压得住这件事儿的人。毕竟这次动了很多人的好处,一般的王府还真压不住他们。朕跟你说了这么多,你觉得选谁合适”

弘历的眼神放在了十三阿哥身上。

十三阿哥是能把这事儿办成,但是他身上的差事有很多。别人是虚假地忙,他是真忙。

雍正说“别看你十三叔,你十三叔是合适,唯独身体不行。”其实是雍正不想让十三帮着弘历擦屁股。

弘历低头思考六叔不行,六叔懒出花样了。九姑妈倒是行,这京城王府包括八旗各处没有不服她的,然而九姑妈在外地。

他开始思考起几处铁帽子王府。

代善一系是皇太极一系后的第二大势力,主要是因为海棠过分强势了,把皇太极这一系的铁帽子王地位给拔高了很多。这些世袭罔替的王府没法抗衡她,她不在京城,就数代善子孙的实力强大。

他问雍正“不如请几位世袭罔替的王爷出来办这件事儿,他们更好说话。”

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弘历能不能驾驭得了这些老油条们

雍正心想这九九八十一难摆在前面,把他们请出来才过了第一难。就看你倒在第几难前面。

就说“你这个想法是对着的,你若是想让他们出来帮你也简单,朕把他们叫到跟前吩咐一声。朕能使唤他们,但是你跟他们出去办差的时候,他们耍滑动心思就靠你自己处理了。”

弘历兴奋地答应了一声。

十三这次没出言提醒他,毕竟新瓜蛋子好欺负,这天地之间谁不是柿子拣软的捏。

他觉得弘历太好大喜功了,正经办差先从小事做起,这孩子一上来就挑个最难的,也不知道这孩子是怎么想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