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徐“副”提领(2 / 2)

眼前的渔夫,真是杨东雄的弟子!

联想到先前看过的邸报,徐岳龙大喜:“发明拼音的人就是你小子啊,我说好端端的为什么武者会来捕鱼,感情是自己人。”

梁渠没太听懂,什么自己人?

见梁渠不解,徐岳龙解释道:“我的父亲是冠英伯徐文烛,我的爷爷是魏国公徐有光,当年杨叔在战场上冒死救过我爹,打我记事起,我爹就让我喊杨叔了。

后来杨叔的二儿子在战场上牺牲,想要告老还乡,也是我爹拍板同意的,不然以杨叔当时的实力是很难退下来的。”

原来如此!

梁渠恍然。

杨师先前在徐文烛将军麾下做事,他是知道的,只不过没想到杨师有如此辉煌的过去,更没想到自己的上司会和自己有如此渊源。

好事啊!

天大的好事!

自己的上司管自己的师父叫叔,梁渠上辈子要有这么硬的关系,早就平步青云,不至于成为一条加班狗,喝之即来呼之即去。

徐岳龙叹口气:“可惜。”

梁渠暗感不妙,怎么还带转折的?

“本来我该是正提领的,哪曾想半路被人横插一脚,成了副职。”

“本来是?”

梁渠嗅到了硝烟的味道。

徐岳龙坐在自己的小船上,从旁边掏出一根鱼竿,熟练地挂上饵料,抛入江中,又拍了拍船身,示意梁渠一起坐下聊。

梁渠坐在自己的乌篷船船头,听徐岳龙说话。

“你觉得鬼母教能赢大顺吗?”

“当然不可能,鬼母教不过明日黄花,仗着自己躲在水泽之中才能苟延残喘。”

“所以这是一场必胜的仗,是这样吗?”

梁渠点点头,又摇摇头。

“哦?你这点头又摇头是什么意思?”

“从大趋势上看,的确是必胜的仗,但从具体的事情上来看,并不一定,当年魏国公未尽全功,水泽难攻是一方面,鬼母教烂船上有三颗钉也是一方面,要真那么好对付,朝廷不会专门设立平阳县,乃至今后的平阳府。”

徐岳龙大笑:“你小子倒是有点见解,读过书?”

“读过半年。”

“嗯,的确是这样,但归根结底,这场仗会赢的只可能是大顺,可是这赢下来的功劳,谁来领?”

梁渠思绪如电:“大家都把剿匪当成肥差?”

徐岳龙点点头:“正是如此,我爹让我来当河泊所的提领,就是想领份功,本该是定好的,谁知中间凉国公横插一脚,派了他的孙子当正提领,那我就只能当个二把手。”

梁渠有点懵,他在书院读书,对大顺的朝廷关系是有了解的。

没记错的话,凉国公应当不如魏国公厉害吧?

魏国公可是立国之初册封的国公,凉国公则是后来立功补的,含金量完全不同,徐岳龙那么容易就被顶下去?

“我猜你在想为什么我那么容易就被顶下来是吧。”

梁渠点点头。

“原因很简单,就是我爷爷比凉国公要厉害,我爷爷的几个儿子,也比凉国公的几个儿子厉害,所以反倒是抢不过凉国公,伱能明白吧?”

梁渠思索一番,略有所悟。

感情是这么回事。

太厉害,反而抢不过不那么厉害的。

当家做主的,毕竟是那位天子。

“要我当提领,你小子就舒服了,可惜,凉国公的孙子不好对付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