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发展辖区内经济生产(1 / 2)

三国制霸 暗夜残花 3855 字 8个月前

为了顺利的炼铁炼钢,许彦又指挥人手四处勘探挖掘煤炭,以用作炼钢的燃料,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省得还要烧木炭炼钢,大费周折。

而且煤炭储藏量极其巨大,到哪都有开采,倒并不是什么稀罕物。

尤其这边的煤矿储量也极其丰富,到如今还在源源不断的开采。

一个南陵兵工厂这一周边配套起来,又是煤炭矿,又是铁石矿,还有专门运输队……

厂里内部又分为钢铁厂,铸造厂,铠甲厂、兵器厂、农具厂……

以及所有聚集过来人员的衣、食、住、用、行相对等的商业农业需求……

终究最后步入正轨,形成了极具规模的一条龙产业链。

各种人员综合起来,竟然不下十数万人之巨,带动当地经济的腾飞,彻底摆脱农耕落后经济的魔咒。

这些人自然都转化身份成为了“工人”,形成了又一个工人阶级,许彦开始提倡商业经济生产和活动。

形成了一个极其庞大的经济产业区,算是首开了人类历史上的先河。

终于一天的铠甲生产,可以打造出数百上千套的效率规模。

按三国时代的生产量,每天数百套“玄甲”生产规模已然很不小了。

要知道曹操总共才不过几百套,袁绍占领取得了大汉朝廷的两座天下武库才不到上万套。

许彦时间上等不及,只得先取走了已经生产出来的上千套铠甲,装备了手下亲兵。

这便辞别许靖、曹纯、祖郎、焦已和僮芝等兵工厂负责人,重新返回庐江舒城。

许彦在舒城只作了短暂停留,然后带上刘晔、鲁肃、吕蒙、南宫灵犀,以及大、小乔、陆逊、陆绩……

率领着一万丹阳山越精兵,押送着八万俘虏,往汝南返回。

留在庐江郡的兵力,就是陈兰、陈纪所统领的一万郡兵,周泰、蒋钦在巢湖训练的两万水军,皖口潘璋和张多统领的三千兵马,马忠和许乾驻守濡须口的三千大军,以及邓长镇守石亭山城的两千人马。

还有孤县庐江郡东边,丹阳郡内的南陵兵工厂,以及泾县、陵阳和南陵三县地盘,亦有留下两万正规军镇守,这还不算兵工厂内部的大量民兵安保人员。

及回到汝南治所平舆,许彦将八万俘虏交给了新任太守舒邵舒仲应安置,然后再全部分派到汝南郡下各县各地,进行筑坞堡屯田。

同时,还有一个汝南郡人李通,和同乡陈恭在汝南郡的朗陵县起兵,随后兼并了周直、陈郃及黄巾大帅吴霸等人,率众前来归顺许彦。

许彦自然是求之不得,将其官拜扬威校尉,让其率兵三千,去协助张邈镇守沛郡。

许彦暂留一万丹阳精兵在汝南,交由吕蒙统领约束。

然后,带领其余人终究都返回了自己的国都治所颖川许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