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重返晓市(2 / 2)

于是,两人闹得越来越僵。

现在别说是形同陌路,俨然都已经敌视对待了。

“用不着的时候靠边站,用得上的时候就舔着脸招呼,他这脸皮着实可以。”

刚才就说了。苏木是站陈大奎的。

而且如果陈大奎描述大致相符,没有太大出入的话。

阎解成这种性格和做事方式,苏木也是顶瞧不上的。

“阎家老大都找媳妇了,你呢?就没考虑考虑?”

一般年龄够了之后,都会有媒婆自动上门的。

私媒需要随手礼,官媒,也就是居委会街道办的大妈,但凡够了年龄的,是一定会问询一声的。

解决辖区内单身青年的婚姻问题,也是她们的职责范畴,是跟业务能力挂钩的。

“我不着急,再等两年。”

等陈国荣出狱,一家团聚后再考虑么?

苏木点点头,表面上不再谈论这个话题。

可心里也在琢磨。

陈大奎父亲坐牢,母亲没正经工作,他也只是个蹬三轮的而已。

再者说,住的房子还不是自己的,这是在整个这一片街坊邻居都心知肚明的。

就这么一直尬着。

其实,陈大奎跟了苏木后也谈过一回。

说过听从街道办安排搬出去给苏木腾空儿。

但苏木一个人住耳房挺好的。

精致的loft房子,刚住没多久,也就没当个正事儿,先拖着了。

后来苏木去当了兵,这房子闲下来也不行,索性也就让陈大奎继续占着点。

这是信里专门说过的。

苏木心里清楚,陈大奎也明白。

可外人怎么想,那就不是他们一厢情愿的了。

现在么……

眼瞅着苏迎军小两口也要搬走。

陈大奎一家自然更没法搬走了。

毕竟苏木的耳房和陈大奎的房子其实是苏迎军分配的房子。

只要一直住着人,有王姨的关系,以及苏木现在兵哥哥的身份,也能赶上最后一波办理私产的政策。

可如果没有陈大奎住。

苏迎军前脚走,后脚可能就会把穿堂东屋收回去再调剂给别人。

即便这两年已经很少再往四合院安排住人了。

引进的人才基本都会安置到楼房里。

可就算不安排人住,空房也是要收归街道办统一管理的。

苏木知道这个政策,陈大奎更知道。

所以……

还是一笔说不上谁帮谁的糊涂账。

就这么不明不白也挺好的。

不是亲兄弟,也就不用算那么明白账。

中午苏木请陈大奎吃了一顿涮羊肉。

入了冬,京城人都好这一口。

只不过价格喜人。

如果再过十几二十年,入了冬涮羊肉的有,吃烤肉的会更多。

现在则不一样。

涮羊肉的店里,上了锅除了涮肉,还能涮豆腐、白菜和各种廉价的菜,有那儿羊肉味儿就挺美。

烤肉则不然。

除了肉没别的,吃一顿太吓人,而且一般人也真的吃不起。

苏木点了两盘肉,就被陈大奎喊住了。

点多了他心疼。

有钱也没必要这么花。

剩下的用冻豆腐、白菜代替就挺好。

苏木没勉强。

过了今日,如果再来吃烤肉,或许陈大奎就会底气足一些了。

就……静观其变吧。

想想也挺有意思的。

下午继续逛了几家供销社。

连他嫂子的那家供销社也去了。

还有人认出苏木,跟他好一阵热情攀谈呢。

这就看出李晓兰的交际能力来了。

虽然人已经离开了这里,但感情依旧。

对她的小叔子,还是一样的热情。

临到傍晚,苏木带陈大奎去了什刹海湖沿儿上溜达了一圈。

钓鱼小王子的称号早就时过境迁。

什刹海三太子的传说,也已经成为了传说。

只有几个老人,还能依稀认出苏木,跟那个传说对上号。

却也是稀少。

借了一个老大哥的鱼竿,展示了一把真正什刹海龙王的实力。

那老大哥就是认出苏木,并说出他钓过‘鱼王’事迹的人。

苏木给陈大奎小露了一手。

匪夷所思的钓鱼技巧。

“苏木,以前你就是这么钓鱼的吗?”

“是不是没见我拿回家多少?”

陈大奎点头。

“可以拿去供销社卖啊,能回收的。而且鲜鱼又不要票,而且有时候钓起来都不用送去食堂或者商店,围观的人里就有人买……”

“也是,这种情况都算不上投机倒把。”

陈大奎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他或许以为苏木之所以在苏川军和苏胜利的压迫下还能生存下来,靠的就是这‘一技之长’。

积攒了不少的私房钱。

苏木也懒得解释。

没必要。

留了两条鱼给肯借鱼竿给自己的老哥,期间也问过,姓李。

两条鱼让陈大奎带回去,自己也拎了两条。

小试身手,就为了晚上吃炖鱼而已。

现在苏木已经过了物资不充沛的日子。

生的、熟的,各种花样儿的做法,门洞空间里都不老少。

一夜无话。

凌晨2点多。

苏木悄悄的推门来到院子。

陈大奎也从穿堂走了过来。

两人无声的打了个招呼,从东跨院那边翻墙跃了出去。

直奔东晓市。

已经有四年没有再来这个地方了。

现在重新回归,还没扎进人潮呢,就已经闻到了熟悉的气息。

那种龙游大海的感觉,又回来了。

“大奎,跟上我,今天我先给你示范,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待会儿出了晓市,我给你详细的说。”

“知道了。”

提点陈大奎之后。

苏木带头,进了晓市沉默的人流之中。

这一次,他决定不依靠金手指去窥探摊主和客人的心理底线。

就凭借自己上一世的经验去做拼缝。

也就是商业模式中借力打力,空手套。

既然是示范教学,也就不会持续完整的三个多小时。

一个半小时不到,苏木就已经从东晓市到西晓市,再回到东晓市和西晓市的交叉口。

算是走了半个多来回。

看到身后陈大奎既兴奋又迷瞪的表情,苏木觉得今天的示范效果已经达到。

也就没必要继续耗时间了。

抬腕看了下时间,猪肉粉和素火烧摊子如无意外已经出摊了。

跟陈大奎打了个手势,两人就从中间的胡同穿行,离开了晓市的范围。

去曾经苏木每逢晓市必吃的猪肉粉摊位,点一份久未的味道。

教学示范之后,就是讲解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