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成蟜舞剑,意在地方!你们兄弟俩是真能演啊!(1 / 2)

听到嬴成蟜的第一条谏言时,王绾心中一动,太仆芈粒等朝臣却是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当今天下并没有专门监察官吏的衙署,就连御史大夫的主要工作也是辅佐相邦处置朝政、落实政令,次要工作才是监察百官。

在原本历史上,直至嬴政一统天下,才正式推出了‘监御史’一职,拉开了朝廷监察地方的序幕。

所以嬴成蟜此谏不亚于要给一群纵情狩猎了一辈子的狼套上枷锁!

先不说绝大部分官吏都根本经不起彻查。

即便是那些干干净净的官吏,又怎会喜欢突然冒出来个人来盯着自己查?

而对于贵族出身的朝臣们而言,嬴成蟜此谏更是不亚于要从他们身上割肉!

所以嬴成蟜刚说完第一条谏言,芈粒就准备上前驳斥。

可还没等芈粒上前,嬴成蟜的第二条谏言就如那能令天塌地陷的紫金锤般重重砸向所有朝臣的心弦!

芈粒失声惊呼:“切切不可如此!”

嬴成蟜上谏铲除故魏地权贵时,朝臣们没反应过来。

因为嬴成蟜的上谏非常符合嬴成蟜的人设,也看似是话赶话说出口的。

嬴政决定腊祭之后就开科举士时,朝臣们也没反应过来。

因为嬴政的举动任谁看都会认为是想找个话题先把嬴成蟜的嘴给堵上。

但当嬴成蟜上谏设立监御史、再设监察人员直属君王之际,便已是图穷匕见,绝大多数朝臣都迅速明白了嬴成蟜和嬴政究竟剑指何方!

强干弱枝、中央集权!!!

铲除地方权贵、设立监御史,都能极大提高朝廷对地方的掌控。

而分科举士不止本身就是在强化中央集权,通过这一手段拔擢的大量官吏更是完成其他集权手段的重要前置条件!

至于君王直辖监察人员?

这更是在旗帜鲜明的强化王权!

所有朝臣看向嬴成蟜的目光都变了颜色,一些朝臣甚至以隐蔽的目光看向嬴政。

你们兄弟俩是真能演啊!

恐怕从嬴成蟜踏入咸阳城城门的那一刻起,嬴政和嬴成蟜的剑就已不再对准他国。

而是对准了中央、地方、君王、臣子这四方势力之间的利益纠葛!

嬴成蟜一脸不解的问道:“芈太仆何出此言?”

“如何处置那些违法乱纪、媚上欺下、勾结贼匪的官吏,《秦律》写的很清楚。”

“即便现在《秦律》中还没有写的问题,我大秦也可以将其编入《秦律》之内。”

“之于朝堂而言,真正困难的乃是如何知道这些地方官吏犯了错。”

“设立两套监察体系,便是臂助我大秦发觉官吏之错的有力举措!”

“为何不可?”

芈粒摇了摇头:“长安君毫无治政地方的经验,故而方才会说出如此荒唐之谏。”

“地方确实有些许乱象,但此乱却只是少数官吏引起的小乱,于我大秦并无害处。”

“反倒是若因此而大起监察之风,恐会令地方官吏为应付监察而身心俱疲、心生怨怼!”

嬴成蟜冷声道:“小乱?”

“芈太仆将地方官员勾结贼匪称之为小乱?”

“去岁本君出征之际,江汉地诸多官吏举城投楚,芈太仆以为这也是小乱?”

“那在芈太仆眼中,什么才是大乱?”

“非要等各地官吏积蓄出足够攻入函谷关,攻至我咸阳城外的兵力之际,方才是大乱吗?”

“若彼时我大秦方才有心治理,我大秦又能如何治理!”

芈粒断声驳斥:“若果真如长安君所言一般设立监御史,方才会出现长安君所言之祸!”

“监御史有权监察地方,可谁人又能监察监御史?”

“因其监察之能,监御史很可能会凌驾于地方官吏之上,甚至是篡夺地方官吏权柄。”

“成为不可控之毒瘤!”

芈粒的抨击不无道理。

汉武帝延续嬴政的监察之风,设州刺史以监察各州、考核官吏。

但因州刺史手握监察权和对官员的考评权,以至于州刺史的地位不断飙升。

至汉成帝时期,州刺史更名为州牧,在各地方的权柄也愈发恐怖。

恐怖到什么程度?

地方监察官员的终极形态,便是董卓等东汉末年那逐鹿的群雄!

嬴成蟜略略颔首:“芈太仆之忧,亦是本君之忧。”

“故而本君方才上谏要开两个衙门,分属御史大夫和大王管辖。”

“如此,一者常驻地方,以便于辨清地方具体情况,而不至于因不知地方具体情况做出误判。”

“一者游走于天下间,不会被地方官吏所腐蚀,同时可以对监御史做出监察,以免出现如芈太仆所说的那般乱事。”

芈粒怔然。

本官方才慷慨激昂的说了半晌,合着是给你搭梯子了?

本官连让百官被朝廷监察都不同意,你竟还妄想让百官接受君王的直接监察!

芈粒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无语,朗声而对:“长安君此谏,更是无理!”

“君王视物,不当察察为明!”

“君王之冕旒,便是为蔽明之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