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等涡扇10定型之后”(2 / 2)

“换句话说,在这个项目上面,我们手里除了掀桌子以外,根本没有什么筹码,换句话说不存在博弈的可能。”

“所以,我觉得丁主任刚刚说的,在理。”

这种内部会议,倒也不完全是一言堂。

但现在主任和第一副主任站在了同一阵线,那别人确实也没什么操作空间了。

更何况,两个人,尤其是怀国莫刚刚摆事实讲道理的一番解释,还是有说服力的。

刚刚还有所迟疑的张东旭也是从善如流,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

“那……如果大卫国用拖字诀的话,我们要怎样操作,才能尽快跟对方彻底脱钩?”

圆环工程的拍板级别之高,就连丁高恒都不能完全做决定。

所以他刚刚说的,也只是“做好无法推进下去的准备”。

关于这个问题,丁高恒心里倒是早就有了腹稿:

“去年年中,筑堤行动结束之后,我们就在常浩南同志的建议下上马了基于运8平台的空警200项目,浩南同志当时还亲自参与了一部分设计工作。”

“只不过,因为一直只是作为备份项目,所以分配到的资源比较有限,目前还没走到试飞的步骤。”

“先把我们手里的资源倾斜过去一部分,反正大卫国那边继续这样拖下去,咱们也不用付下个节点的钱,只要电科14所和陕飞的空警200能率先首飞,两边的效率一对比,差距马上就能体现出来,上级对自主型号的信心自然也就有了。”

这个安排,基本已经天衣无缝,因此很快就得到了一致认可。

不过,在表决通过之后,还是有人提出了疑惑:

“但是丁主任,圆环工程毕竟是用伊尔76改预警机,空警200如果是运8平台的话……那无论装备的雷达体量,还是航程和留空时间,应该都没办法完全替代吧。”

在决定做出之后,丁高恒也总算稍稍放松下来一些。

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刚刚被感官屏蔽掉的疲倦感。

毕竟也是奔着70岁去的人了。

因此他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点点头:

“长远来看,自然还是需要更大平台的。”

“但是当务之急,还是要通过空警200这个相对短平快的项目,证明咱们不需要大卫国也能造出自己的预警机来。”

……

散会之后,对情况了解更多的怀国莫跟上了丁高恒的脚步:

“老丁,我觉得,你应该还有更进一步的想法吧?”

此时已经离开会议室,被秋夜里的凉风一吹,后者刚刚的困意倒也消除了不少。

“确实有,但不能算是我的。”

他干脆地回答道:

“之前做决定引进图214客机作为c909型号时候,小常就说起来过,那个110吨级的型号,就很适合作为包括预警机在内的特种机平台。”

“那个时候才96年末,连圆环工程都还没正式签合同,所以我只当是随口一说,但是现在想想,恐怕他从那个时候,就在计划着咱们自主研发预警机的事情了……”

怀国莫一时语塞。

简直全让常浩南给算到了。

停顿少许之后,丁高恒却又摆了摆手,接着话锋一转:

“不过这个事情急不来。”

“小常现在手头的两个项目都正好在关键期,尤其涡扇10,更是咱们国家未来至少二十年内主力装备的核心依仗,这个时候肯定分不出精力。”

怀国莫当即会意:

“那……意思是等到涡扇10定型之后……”

“对。”

被猜中了想法的丁高恒微微点头:

“咱们先把相关资源给铺垫好,等涡扇10定型之后,再让他接手这个大型预警机项目。”

听到这个安排,怀国莫面露一丝喜色,但旋即又好像想到了什么:

“但是,涡扇10可不比服役就落后的涡喷14,定型之后就拉倒了,肯定要继续改进下去,小常那边……真能撒手?”

“这个么……”

丁高恒抬起头,看了看半空中的一轮弯月:

“根据小常在项目进展报告里面的说法,涡扇10的核心机只需要经过少许改进,就可以成为一台货真价实的第四代发动机。但是咱们国家的材料水平和生产工艺缺课实在太多,很多地方连生产第三代发动机都有些勉强,才折中出来现在这么个三代半性能的涡扇10。”

“所以大的后续改进,恐怕还要等上一阶段才能正式立项开始进行,至于直接以涡扇10作为基础的小打小闹……我想小常他把全国一多半的航发研究力量集中起来搞大会战,肯定也有借着项目锻炼人才的意思,应该不需要他本人直接参与。”

“所以,应该不成问题!”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