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先记在小本本上(1 / 2)

计划虽然已经有了,但目前还不到执行的时候。

至少不是有大动作的时候。

一来,现在已经是1999年12月,眼瞅着就要千禧年了,大卫国在南黎的驻军基本已经开始回撤,只会留下一个废拉不堪的伪政权在那苟延残喘,而周边几个其它国家这功夫还没有完全抛弃对西方的幻想,正处在左右为难的纠结阶段,没什么好的着力点。

二来,如今的华夏虽然比上一世强了亿点,但对于地中海东岸这种地方,还是略显鞭长莫及。

总之,无论是从需求还是手段来讲,都还需要再经过一些准备。

说到底,圆环工程之所以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主要还是因为当年签协议的时候,华夏这边仍然保持着对于西方的幻想。

并且,那功夫华夏跟大卫国之间的军火生意也已经持续了不少年,引进的怪蛇空空导弹,以及当时正在谈判、后来也顺利引进的哈比反辐射无人机后来也都对华夏同类武器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积极作用。

因此,就认为既然连合同都签了,那靠“契约精神”加上“老生意伙伴”的关系,应该就可以保障条款的正常执行。

结果可想而知。

西方的契约精神是用来约束别人的,根本不约束他们自己。

到常浩南总算在科工委这边搞出一点动静,能够说上话的时候,预付款和一架飞机早就已经送过去了。

所以能做的,也就是想办法擦屁股。

当然,小本本上的红黑帐肯定还是还是得记。

看着常浩南阴晴不定的脸色,丁高恒自然也能猜到他在想些什么。

后者毕竟是亲身经历过80年代到90年代初那段至暗时刻的人,看事情的角度跟从21世纪20年代重生回来的常浩南肯定不一样。

对于他来说,圆环工程的结局确实可以称得上不坏。

至少跟当年和平典范项目比起来,算是体面多了。

而且也没怎么吃亏。

沉默了一会之后,丁高恒还是开口道:

“小常,你也别太为这件事窝火了,能快刀斩乱麻地给圆环工程收个尾,对于咱们来说未必是坏事”

这话说的倒是没毛病。

只要圆环工程还存在一天,就难免还会有人对大卫国那边抱着侥幸心理。

买办嘛,总归是没什么底线的。

不如把最后这点念想给彻底斩断。

稍作停顿之后,他又继续道:

“收回来的那将近3亿美元,还有原计划准备拨付给圆环工程的后续资金,我会向上面打报告,尽量投入到后续国产预警机的研发项目上面。”

听到这个消息,常浩南的面色顿时由阴转晴。

要知道,整個圆环工程的预算有差不多12亿美元!

这可是1999年的美元!

尽管华夏在盟军行动中帮助欧盟保住了欧元的汇率没有跌破1,使得这条时间线上的欧元相比上一世更加强势,但至少就眼下来说,美元仍然是无可置疑的世界第一货币。

12亿美元相当于超过100亿人民币。

就算只拿出一半,50亿人民币,也已经相当于三分之一个载人航天工程,或者是大半个涡扇10的预算了。

要知道前者还包括了铁路、发射场和测控站等基础设施,而后者则包括了整个3.75代核心机的研发。

“这样的话,最好是能让沪飞那边再加快一下进度,尽快把c909客机给造出来。”

常浩南思索片刻然后说道:

“技术验证机和原型机可以先搞两架图214改一改顶着,但是要量产的话,最好还是能保证平台的自主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