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我说是我想到的,您信吗?(2 / 2)

“因为包括地磁场在内的各种外界磁场,并不是时刻保持静态的,而是会一直动态变化的,因此我们的模拟磁场也会进行动态的变化,从而让测试空间内的磁场一直为0。”

那今天的实验,则是把这种偶然性大大的降低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任明山、宁晨、齐婉等人,继续对其他种类的拓扑超导体进行着测量。

任明山控制着软件,让三维亥姆霍兹线圈制造出了一个新的磁场,正好与外界的磁场相抵消,让整个测量空间内的磁感应强度降为0。

解决了磁场屏蔽的问题,三人开始了拓扑超导体的超导特性测量。

“真是不可思议的测量结果啊……出现这样的结果,基本可以说明,观测到的这些零压电导峰,就是安德烈耶夫束缚态的实验信号!”

任明山所说的“简陋”,其实已经算比较留面子的说法了,不客气的说,他们就是把一些铁板拼接到一起罢了。

如果说,之前宁晨和齐婉做的实验,还存在着一些偶然性的话。

“从现在实验得到的结果来看,你的猜想的确很可能是正确的。我觉得我们进行一些更严谨的实验,你们自己做的磁场屏蔽装置,有些过于简陋了。”

任明山虽然没有详细的对宁晨和齐婉教学,具体如何使用这种设备,不过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任明山会不时的讲解一些实验原理。

这个所谓的磁场屏蔽装置,完全是由宁晨和齐婉手工打造的。

经过整整一天的实验,三人一起完成了多组实验数据的测试。

任明山闻言也无奈的笑了笑,要是现在的齐婉就能够达到这样的科研水平,那任明山恐怕做梦都能笑得出来。

看任明山的样子,今天是打算与宁晨和齐婉一起做实验,宁晨倒也乐得如此,在任明山这种学术大佬的身边,可以更快的积累学科经验。

宁晨将之前自己推导公式的草稿纸,向任明山递了过去,并讲解着自己做出这样推导的思路。

随即,任明山便开始对三维亥姆霍兹线圈进行着调试,宁晨和齐婉则是准备着拓扑超导实验的测量工作。

物理专家的数学基础普遍都很好,但要是真的跟数学专家相比,还是很少有人能够达到相同的级别的。

“宁晨,按照你的想法,其实磁场的强度越低,对于零压电导峰的影响程度,反而更加的明显?”

“这个就是三维亥姆霍兹线圈了。它可以用于产生低弱三维磁场、地球磁场的仿真、对弱磁场的主动屏蔽等等……”

“是的,的确可以这样理解。这就有些像指数在0到1之间的幂函数一样,在底数非常小的时候,图像的变化速度反而是最快的。”

宁晨还是第一次听说“三维亥姆霍兹线圈”这个东西,不过根据它的名字来分析,宁晨也大概知道了它的作用。

宁晨看得出,任明山对三维亥姆霍兹线圈的使用也并不陌生,很快便完成了设备的调试工作。

由于里面涉及到很多复杂的数学知识,即使是任明山,听得也是十分的吃力。

毕竟术业有专攻,能够把一个小的领域内的知识研究的十分透彻,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任明山的话,很好的印证了宁晨刚才的猜想。

大概介绍了一下这台设备后,任明山继续说道:

想到这,任明山又请教的口吻说道:

“宁晨,之前我也考虑过磁场影响的问题,不过这种影响应该是比较微弱的,特别是地磁场的磁场强度非常的低,我真没想到这么弱的磁场,还能够对零压电导峰有这么明显的影响作用。”

这种对磁场的屏蔽效果,要远远好于之前宁晨和齐婉手工制作的磁场屏蔽装置。

而在之后的数据分析之后,他们也发现,在使用了三维亥姆霍兹线圈进行磁场屏蔽之后,所测得的零压电导峰的确变得更加的明显了。

在使用了三维亥姆霍兹线圈这项设备之后,几乎每一种拓扑超导体,都可以测出较为明显的零压电导峰。

因为在前人的实验当中,还从来没有在拓扑超导体中,测出过如此明显的零压电导峰。

任明山非常乐观的认为,他们所做的这些实验,已经是人类距离马约拉纳费米子最近的一次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