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只有宁晨可以和他们比肩(2 / 2)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宁晨的这个研究成果,数学界也开始对宁晨的这个证明过程进行着讨论。

……

因此,陶辙轩在数学上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功利心,一切的研究完全都是出自于本心。

虽然陶辙轩的主业是数学上的研究,但除了数学类的论文之外,其他领域的论文,每一篇陶辙轩也会认真的去看,因为他认为这也可能会自己的研究起到一些帮助。

……

这篇论文很快就成为了这一期期刊中,受到关注度最高的一篇论文。

宁晨很快组织着语言,向秋成同回复了邮件过去。

“数学界有宁晨这样的天才出现,对我而言也是一件好事。”陶辙轩心说道。

“或许,在这个时代,只有宁晨可以跟那些历史上的伟大数学家们,划分在同一个行列之中吧。”

很快,这件事情并引起了整个数学界的强烈关注。

此时,秋成同甚至恨不得再给宁晨推荐几个其他的研究课题,秋成同觉得,哪怕是黎曼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这样的问题,宁晨也不是无法解决的。

或许,宁晨早就得出了这些研究成果,只不过才刚刚正式发表罢了。

终于,在费了几天的时间之后,陶辙轩总算是理解了宁晨这篇论文中的大部分内容。

但这一次,宁晨依然没有让秋成同失望,如约的解决了这个复杂的数学未解猜想。

这并不是指两篇论文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而是仅仅看过陶辙轩之前的那篇论文,根本很难在短时间得出如此多的研究成果。

一个月之后。

不过以宁晨的能力来说,这也不是什么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除了偶尔的因为举行颁奖典礼,而在夏国召开的数学大会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世界上顶级的数学大会,是在夏国召开的。

随着下一期《学术星空》的期刊发布,陶辙轩的那篇有关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论文,也正式随之登刊。

因为年纪的关系,秋成同现在的思维速度要比陶辙轩慢一些的,在同样的时间内,对于宁晨这篇论文的理解程度,也要差上一些。

宁晨完全可以做到问心无愧,只不过对于秋成同,宁晨觉得有一些亏欠罢了。

其实在当时给宁晨推荐这个研究课题的时候,秋成同也并没有真的期待宁晨会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就算费十几年、甚至更多的时间解决了这个问题,都已经算是一项壮举了。

自从《学术星空》的期刊成立之后,陶辙轩就成为了期刊的忠实读者,并非常热衷于向这家期刊投递论文。

“宁晨……竟然直接把整个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问题都给解决了?”

想到这里,陶辙轩的心中不禁涌起了失落。

但要是想真正理解这篇内容中的全部内容,陶辙轩觉得,恐怕还是得当面与宁晨好好交流一番才行。

另一方面,秋成同同样在《学术星空》发布的

秋成同少见的以十分激烈的文字,向宁晨表示着自己的祝贺。

“在数学能力上,陶辙轩应该还是强于宁晨的。这两年来,宁晨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研究上面毫无建树,或许宁晨已经用尽了他在数学上面的天赋。”

“宁老师,恭喜你成功证明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存在性与光滑性问题!这是世界数学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这让你不仅成为了菲尔兹奖的热门候选人,也将和那些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们划入同一行列……”

当然,宁晨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追求更加高远的目标,而不是因为其他的目的。

“这两年来,宁晨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上面的研究,恐怕陷入了瓶颈之中。这一次,说不定陶辙轩可以帮助宁晨突破这个瓶颈呢。”

在前往燕京参加华科院的研究时,宁晨也并没有如约去水木大学看望秋成同,而是在项目结束之后,默默的返回了盛州。

只不过,因为某些原因,华科院没有马上发布这个消息而已。

在这一期的《学术星空》正式发布之后,陶辙轩像往常一样,

宁晨倒是没有期待有多少人能够看懂自己论文中的内容,但如果连陶辙轩和秋成同这样级别的数学家,都看不懂自己的论文的话,那么发表这篇论文也便没有什么意义了。

为了更好的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宁晨特意稍稍增加了自己论文的字数,以免表达的东西太过晦涩。

只不过,想要从宁晨的这篇论文走向应用,不知道要费多少的时间。

信息中,秋成同希望能够在夏国组织一次数学大会。

他们不知道的是,宁晨早在两年多之前,就彻底解决了有关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问题,只是当时并没有把这些成果公开发表而已。

陶辙轩觉得,这个时间未免太仓促了一些,就算从宁晨看到自己的论文开始算起,最多也不过经历了一个月的时间而已。

但在包括秋成同、陶辙轩、西蒙·唐纳森这些数学界的顶级研究者们的支持下,数学界基本达成一致,认为宁晨的证明过程是完全正确的。

“在之前宁晨的基础上,陶辙轩又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研究更上了一个台阶。看来华人在数学上面的天赋,真的是非常强大的。”

因为自己一直在对秋成同隐瞒着自己的成果进度,即便在成功解决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之后,也并没有马上向秋成同说这件事情。

看完了秋成同信息中的内容,宁晨也对于举办这样的数学大会非常的感兴趣。

其实就算秋成同不说这件事情,宁晨自己也有着类似的想法。

只是目前宁晨在学术界的影响力还不够强,不敢保证自己能够成功的召开这种级别的数学大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