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发兵日本,问责天皇(2 / 2)

赵骏接过公文,打开看了起来。

众人就看着他,静静地等待着赵骏告知大家公文内容。

没想到赵骏看了很久,足足有七八分钟的时间。

就在大家等得不耐烦,有人想要开口询问的时候,他忽然笑了起来,摇摇头道:“这个陆朝还真是个人才。”

“汉龙,出什么事了?”

晏殊问道。

赵骏笑道:“倭人想要收回佐渡金矿,宁海军就跟倭人打起来了,一战消灭了倭人二十多艘船只,淹死了数百只倭人。”

“开战了吗?”

众人皱起眉头,范仲淹问道:“会不会引起我们与日本的全面战争?”

“唔”

赵骏沉吟片刻,说道:“我个人认为应该不会,日本没那么大的胆子与我们开战,这一次教训应该会让他们认清楚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差距。”

“听说倭岛那边的士兵连武器甲胄都没有,很多人用木棍做武器,这样说起来,他们与我们的差距确实大。”

“就怕他们不识时务,以为可以挑衅我们,到时候聚集大军搞事就不好。”

“确实有这方面的担忧,如今正是纸币改革在即,就怕他们扰乱我们的贸易,阻断金银流入到我们大宋来。”

“是啊,虽然不是发小额纸币,而是几贯钱的中额纸币,却也需要大量的金银作为锚定物,只有能够换到金银,纸币才值钱,一旦缺了金银,这纸币就不好发行了。”

众人议论纷纷。

去年赵骏就确定了小额交易用铜钱和价值一贯钱的银元,中额交易则用面值为2,5,10贯的纸钞,以缓解现在中额交易不便的问题。

这些年来对于纸币朝廷都是比较谨慎的态度,包括交子到现在也只能用于大额交易。虽然大量外国铜矿流入,暂时解决缺钱荒,但铜币交易起来,总归是不便。

所以发行银元和纸币就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而要想发行银元和纸币,足够的锚定物就是基础。因此石见银矿和佐渡金矿可以说是整个大宋高层的利益,这一点是大家的共识。

听到众人的担忧,赵骏笑道:“这倒是不怕,石见银矿和佐渡金矿都不是在日本内陆,而是在海边,只要我们保持足够的驻军,保证自己的利益还是没问题。”

他说着想到小日子那猖獗的劲,就又补偿了一句道:“当然,也不能说绝对,这样,再派镇海军去一趟,两支舰队不敢说能上岸消灭整个日本,但杀到他们平安京活捉他们的天皇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宋日全面战争肯定打不起来,所谓的全面战争就是大军压境,消灭整个日本国内的反抗军队,除掉他们的上层权贵,然后把倭人变成牛马。

但可惜的是派个一两支舰队就已经是极限了。

排除掉航行可能遇到的诸如暴风之类的意外因素,最主要的还是后勤补给困难。

粮食、弹药、衣物、药品,以目前的能力,想要不走朝鲜半岛进攻日本,那显然是不太可能,除非现在海军全是蒸汽动力。

不过进行一定规模的控制还是没什么问题,只要带上足够的弹药和补给,有倭岛内应带路,打到平安京,活捉后冷泉天皇,想来也是一件较为轻松的事情。

就如同后世五星天皇麦克阿瑟一样。

因此赵骏也没觉得小日子能翻得起什么风浪,等到将来技术进一步增强,攻占倭岛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就是全面拿下岛国的时候。

“待会让章郊召见日本使者,给他斥责一顿,然后驱逐出国,赶回日本,让日本使者把我们的意思带过去。”

赵骏最后说道。

章郊是以前国信所所长,官职名称为判国信所事,归鸿胪寺置下,现任外交部尚书。

如今鸿胪寺、国信所、都亭西驿、礼宾院、怀远驿、同文馆等部门现在全都统一归属外交部,职权再也不像以前这样多部门又混乱。

虽然由于周边国际关系属于朝贡体系,且来往的国家并不多,外交部无用武之地,目前也只是三级机构,权重不是很大。

但随着以后国际交往加深,外交部的重要性也会越来越高。

就比如这次早在三月份,倭人就派了使者过来,正如赵骏所料的那样,极尽谄媚,卑躬屈膝,对大宋极为讨好。

当时众人都惊讶于赵骏对倭人分析得竟然如此准确,说他们如何就如何,简直是诸葛亮再世。

唯有赵骏知道,其它民族他可以不深入研究,倭人他必定是要深入研究的,因此才能算准了倭人的本性,知道他们的心思。

因此面对日本的讨好,大宋朝廷也没有太过惊讶,派出外交部尚书给予正常待遇就行。

毕竟天朝上国,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

现在则趁着这个机会,就干脆向日本使者发难,一边斥责,一边发兵,双管齐下,大抵应该就能拿捏倭国了。

“嗯,那就这么办吧。”

晏殊点点头,随后又道:“话说回来,汉龙,你刚才说那陆朝是怎么回事?”

“这个人真是个人才。”

说起这个,赵骏笑道:“我们不是有大批军械淘汰了吗?有很多流入市场上,他是曹家的外甥,也是曹家在日本的管事,他利用曹家的能量搞到了不少我们淘汰的军械,然后跑到日本国内去挑动他们的豪族势力造反”

“这样说来,这小子确实有趣。”

晏殊笑道。

“等会.”

赵骏忽然眼睛一亮道:“这小子何止有趣,何止是个人才,简直tm的是个鬼才啊。我当了这么多年正义凛然的知院,都快忘记了还有这手操作了。”

说着他又叹息道:“唉,当惯了正人君子,反而就忘记了当初带嘤是怎么大缺大德的。”

众人一时纳闷,这又是在发什么癫。

还是范仲淹反应快,说道:“你是想扶持日本国内豪族,挑动他们内乱吧。”

“老范聪明!”

赵骏乐地站起身道:“好了,该干事了,走吧。”

“哈哈哈哈哈。”

大家就笑了起来。

会议结束。

众人起身离开,开始今天的公务。

一个国家的命运,便在这场会议中决定。

这即是大国的强权,亦是小国的悲哀。

但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来说,用什么策略对付都不为过。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