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新的任务(2 / 2)

其实,说白了,很简单!

就是颈椎坏掉了,压力过大,挤压或者损伤神经,同时无法负担头部压力。

这个时候呢,坏掉的区域就需要重建了。

于是,从脖子前面找个口子,找到受损的下颈椎,然后把一个带着螺丝的钢板放进去,固定好,然后把螺钉插进下面的椎体上。

其实真跟椅子一样,椅背松动了,这个时候,找个固定的垫片,然后用几根钉子钉进去,固定好了就行。

这个垫片,就是钢板,钉子就是螺钉。

这结合起来就叫做:“椅背的前路ao带锁垫片钉子术!”

嗯,要不然人家搞科研的看不上搞外科的呢?

太糙了。

这和匠人有什么区别?

区别就在于呢,你固定的时候,那个螺钉,不能损伤到椅子。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前路ao带锁钢板,钢板上总共五个螺钉,其中四个螺钉的长度是14毫米。

这样的长度,才能保证稳定性。

最后一个固定的螺钉呢,18毫米。

而人体精致椎体矢状径平均17.3毫米!

于是,那四个螺钉不会刺穿,可是锁定钢板为了维持钢板和颈椎的稳定性呢,需要有一个带锁的,得18毫米的长度。

螺钉贯穿椎体双侧骨皮质是可以获得足够的稳定性,就比如你找来一个钉子,钉椅子的时候,可以固定,可是……却也因为太长了,损伤到椅子。

所以,这一项技术依然有脊髓损伤的危险性!

稳定性提高了,但是风险系数也增加了。

同时呢,若是患者骨质疏松,或者是颈椎活动度比较高,那样一来的话,就会出现螺钉的变化,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

陈恭观察着观察着,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要对颈椎的各个厚度,长度,以及角度进行检测了。

原来……

学医还需要学好物理学、力学、生物力学啊……

这可真的太有趣了!

想到这里,陈恭嘴角上扬,看来自己应该多看看书了。

很快,实验完成了。

李博深吸一口,连忙开始了检测,数据被成功完全记载了下来。

“哎,还可以,可惜刘老师没来,要不然可以进行一番比较。”

陈恭一听,后路手术吗?

李博说完,对着陈恭说道:“小陈,你好好琢磨琢磨,想要完成术式更新,需要了解和观测的东西很多。”

“我这边先出去一趟。”

“等刘老师来了以后做出后路手术,到时候就可以比较一番了。”

“刘老师估计还得一会儿才过来呢。”

陈恭闻声,犹豫一下:“我……我其实对于后路,也比较了解……”

只是他话音未落,李博就前脚离开了,陈恭犹豫一番,取出来了一个模型。

后路手术,他这段时间已经学会了,要不试试?

说做就做!

陈恭没有丝毫犹豫,说做就做。

后路手术呢,叫做后路棘突钢丝固定术。

嗯,还是用椅子举例。

就是从后面用钢丝把棘突拴起来。

这个椎体啊,有特点。

就比如吃羊蝎子的时候,你会觉得羊蝎子前面肉多,后面肉少,骨头还硬。

这是因为由于颈椎前方椎体骨结构不如后方的骨结构坚强,因此前路钢板固定呢,天然优势不如后路的稳定。

果然世事洞明皆学问,吃货豁达可文章啊!

陈恭说话间就开始了操作,不到一个小时,顺利完成。

可此时李博还没有回来,眼看着中午12点了,陈恭索性把东西放在了桌子上,就起身离开了。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