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突发情况(2 / 2)

“而且,甚至就连体温,也能预测的分毫不差!”

“这简直太神奇了!”

“陈组长也太牛了吧!”

吴学宇是真的被吓到了。

陈恭的水平,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吴学宇能想到的能力范围。

他实在是想不到,为什么陈恭就连这些都能预测到呢?

何玲听见吴学宇的话,也是彻底愣住了。

她略显惊讶的看着吴学宇,忍不住说了句:“真的假的?”

“你别骗我!”

“我在肿瘤医院急诊科的时候,也算是见过高手的,可是……这样的人,我压根没有听说过。”

“怎么可能?”

吴学宇激动的说道:“真的!”

“我没有骗人!”

这时候,推门声响了起来,陈恭从外面走了进来。

听见吴学宇的话,忍不住问了句:“什么骗人?”

吴学宇见状,连忙说道:“陈组长,和您预期的一模一样!”

“血压、心率、体温!”

“基本上相差不多!”

“您是怎么做到的?”

陈恭闻声,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

这一切,自然要归根用当初给马书中做的那一台手术了。

陈恭当时参与度很高,而且手术难度极高。

所以!

当时陈恭完成手术之后,获得了一个特殊的奖励。

“中毒医学:lv6!”

学术带头人级别的中毒医学。

同样,也是这样一门技能,坚定了陈恭来到急诊的想法。

中毒医学这几年虽然有所发展,但是……全球范围内而言,缺乏一个绝对代表性的学术带头人。

虽然这几年重视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至今为止,国内中毒医学领域,仅仅诞生了一位院士。

而且,就连很多急诊内科学中,关于中毒抢救的洗胃液一类的东西,都至今没有更新。

陈恭闻声,笑了笑:“行了,这有什么可称赞的。”

“这是疾病发生发展规律。”

“就如同你感冒了,发烧会到多少度,什么时候温度上升……一个道理。”

“铁中毒之后,其实是有一个很好预测的发展流程的。”

“一般情况下,在内服铁中毒约12小时以后,由于铁剂导致细胞损伤,因而发生低血糖和代谢性酸中毒。

所以,这时候,一般会有发热,但是这个发热很稳定,基本上会维持在38.5摄氏度这个区间。

同时呢,白细胞增多和昏迷也会开始出现。

而如果是患儿的话,则是出现迟发性休克!”

“这个东西,你记住就行了!”

说完之后,陈恭看完了患者的所有体征之后,以及心电图血压各项指标。

微微沉思起来。

何玲此时看着陈恭的眼神,有些诧异。

她没想到,陈恭如此年轻,竟然能有这样的水平?

这多少有些难以置信!

犹豫片刻之后,何玲看着陈恭,问了句:

“陈医生,你再预测一个呗?”

“让我也见识见识!”

陈恭看了一眼何玲,知道对方心里想什么。

不过,他也不介意,毕竟……有了护士的配合,今后工作才好开展。

忍不住笑了笑:“如果我没有预测错误的话,患儿的血清铁高达89.5μmol/l(500μg/dl)左右,不会高出太多。”

此话一出,何玲顿时翻了个白眼。

“这怎么可能预测到呢?”

陈恭没做解释。

因为如果此时血清铁浓度过高的话,出血量会再次增加的,而不是现在这种表现。

没多久!

护士就送来了化验单。

“陈医生,检查结果出来了!”

“患者的血清铁浓度90!”

陈恭闻声,没有在意,而是继续配置手里的药品。

而何玲和吴学宇两人,则是彻底懵了。

还真的被他给猜到了?!

这……

一时间,何玲看着陈恭的眼神里,多了几分震撼。

现在,听见陈恭的话,何玲彻底死心了。

她知道,应该是遇到了高人了!

而此时,门外的家属开始敲门,护士进来以后,看着陈恭,尴尬的说了句:

“陈主任……患者……家属送来了鸡蛋和牛奶……”

陈恭一愣:“拿进来啊?”

护士哭笑不得:“拿不了!”

“对方买了很多!”

陈恭一愣,出来一看,顿时傻眼了。

面前放着四五箱牛奶,还有两筐土鸡蛋。

这如同送礼一般,摆在监护室门口。

陈恭顿时翻了个白眼:“你买这么多这个干嘛?”

男子:“您让我买的啊!”

“我寻思多买点吧。”

陈恭无语:“……”

他用这些东西……难不成是用来吃的?

他连忙招呼护士让患者家属拿走,只是拿进来几个鸡蛋和几瓶奶。

吴学宇看着陈恭:“陈组长,您这是……自己配置药品?”

陈恭点头。

“嗯!”

“一般中毒患者的抢救,主要分两大步骤。”

“第一步骤,就是急症处理。”

“第二步骤,药物治疗。”

“急症处理也分为几步。”

“第一,阻止吸收,但是要根据不同毒性进行选择方法,患者是铁中毒,大量蛋清和牛奶,可以促使游离铁形成铁蛋白复合物,可阻止吸收。”

“第二,催吐,主动性的,压舌板刺激会厌、喉咙等使患者尽量吐出服用的铁剂。但是这个需要在患者清醒意识下进行。”

“第三,洗胃。”

说完,陈恭把药物拿出来递给何玲:“护士长,这是我配置的药物,你来洗胃就行了。”

“小吴,你把这个方案记住,以后铁中毒可以拿来使用。”

“用2%碳酸氢钠液洗胃,可使硫酸亚铁变为腐蚀性较低的碳酸亚铁。”

“第四,导泻:使用硫酸钠导泻。”

“最后一步,也最为关键,静脉灌注治疗:支持组织灌注,纠正严重酸中毒和休克,防止肝肾功能损伤,促铁排泄,严重中毒者可用血液透析。”

这些并非是指南,指南上也根本不会出现这种。

在欧美国家,急症处理其实还不如国内做得好。

为什么?

这就涉及到地域差距了。

因为中国人太牛逼了。

什么也敢吃。

所以呢,这就导致中国人在中毒方面的经验,全球遥遥领先。

试问解毒哪家强?

中国云南个个棒!

没法子,在解毒方面,我们真的是遥遥领先。

当然了,不仅仅是云南,福建的医院也不差。

所以说,国内的中毒医学,比起国外要完善的的多。

……

这边,何玲很配合陈恭。

带着孩子,快速开始了治疗和洗胃。

这一步步的操作,酣畅淋漓。

陈恭也见识到了优秀急诊护士的作用。

如果说,医生是大脑中枢的话,护士则是执行力。

无论你医生给出什么方案,还需要护士去执行。

这就是优秀护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所以千万不要低估护士,急诊护士……可真的不容小觑,很多时候比起医生的水平,都不差。

一个熟练的老资历急诊护士,完全能应对急诊很多突发状况。

很快!

在患者用了去铁胺之后,加速体内铁的排泄以降低血清铁含量。

大概一个小时以后,床上的孩子,就清醒了过来。

何玲和吴学宇见状,顿时激动的笑了起来。

没有什么比这种事情更有成就感。

陈恭见状,对着吴学宇摆了摆手:“去通知患者家属吧。”

“患者醒了。”

“别担心了。”

吴学宇闻声,开心的朝着外面跑去。

年轻人的心里装不下事儿,有什么好事儿,着急想着分享。

何玲见状,忍不住对着陈恭竖起大拇指。

“陈医生,您可真厉害!”

“不过……您一点不像这岁数该有的成熟和稳健。”

陈恭摆了摆手:“我长得年轻。”

说实话,科室里,没有人知道陈恭具体多少岁。

这俨然成了一个谜。

得知孩子好转以后,一家人欢天喜地,开心的不得了。

陈恭出来以后,只是摆了摆手,便回了办公室。

而患者家属送来的这一堆东西,也被放在了护士站。

说什么也不拿走。

孩子还需要继续观察,并且排铁,所以今晚肯定是留下来观察了。

但是也不需要继续待在监护室了。

送到了观察病房内等待起来。

……

……

第二天。

早交班的时候。

焦黎明走进办公室,正要开始交班。

忽然门外进来了一个女人,手里拿着一面锦旗。

“陈医生,太感谢您了!”

在众人的诧异中,陈恭也终于收到了人生第一面锦旗。

挂在了办公室的墙上。

至此,第三急诊科成功打破了锦旗荒,获得了建科以来,第一面锦旗。

焦黎明见状,自然是喜出望外。

当天交班,陈恭自然是收获了大量的好评。

下班之后,陈恭正要准备回家。

焦黎明笑着拍了拍陈恭的肩膀,微微一笑:“陈恭,好样的!”

“你可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啊!”

陈恭微微一笑:“慢慢来!”

焦黎明闻声,兴奋点头。

他何尝不想在这里建设一番丰功伟业呢?

一时间,也是信心满满。

不过,这边陈恭正准备离开。

忽然!

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护士站那边,一名护士接了电话之后,着急的朝着这边跑了过来。

“焦主任,不好了!”

“西山谷矿区发生了意外。”

“上面让我们立马派车过去!”

听见这话,焦黎明脸色一变。

他连忙回到办公室内,对着众人说道:

“西山谷矿区发生了意外,来一名负责人,立马跟车前往。”

“今天谁的班?”

听见焦黎明的话,顿时现场众人脸色一变。

矿区意外……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儿啊?

一名四十岁的中年人站起身子:“我的班!”

焦黎明看见对方之后,顿时皱眉。

因为今天值班的是急诊内科的负责人,一组组长顾海昌。

顾海昌是一名急诊内科专家,来了以后也是焦黎明的左臂右膀。

可是……

对方对于这种外伤意外,却也是有些困难。

而这时候,焦黎明把视野挪到了二组组长身上。

“钱主任,你去吧?”

钱建华站起身子,咳咳一声,似乎准备说点什么。

而陈恭却直接对着吴学宇说了句。

“小吴!”

“收拾东西,准备出发。”

说完之后,陈恭对着焦黎明点了点头:“焦主任,我去吧!”

说完,陈恭不有分说,起身把刚刚脱掉的白大褂继续穿上,带着小吴就朝着外面走去。

而此时,何玲交班之后,也准备下班。

陈恭见状,直接叫了句:“何姐,跟我们出去一趟吧?”

何玲不由分说,点头把帽子戴好:“行!”

说话间,急救车已经在门口挺好。

陈恭三人快速上车,朝着矿区赶去。

……

ps:大家记住,铁锅一定不要蒸煮酸性食物或者水果,这个生活中的案例,还真的不少。

医学的目的,也是有科普的意义,希望能引以为戒。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