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夫唱妇随(1 / 2)

第401章 夫唱妇随

荀氏。

今日所有族人素衣素缟,送家主荀俭一程。

“有时候,死人比活人管用,此言诚不欺我!这人呐,就算是死,也要把利益最大化。”

刘寒在远处看着荀府进进出出的士族的人,越想越无语。

人,总有一死,可荀俭死得太恰到好处,让刘寒从受害者成功转变为加害者。

在外人看来,堂堂荀氏八龙之首,荀氏中流砥柱的家主荀俭就是被刘寒逼死的。

刘晔:“兄长,并州、幽州、冀州、司隶地区各家家主都有异动,志才先生、奉孝先生甚至国丈也写信……”

自从跟在刘寒身边,刘晔的思想早就发生变化,所有的事,对刘氏有利的就是好事,对刘氏不利的就该铲除。

“哦?都说了什么?”

“各州家主担忧他们家族步荀氏后尘……”

在他们看来,荀氏付出如此大的代价,伏低做软都没能换来赦免,他们呢?

谁不担心这位会不会来个秋后算账?

“让程昱告诉他们,不能原谅的,当初在清理的时候已经清理干净了,不然孤也不会让他们家族还在大汉留着。放宽心,秋后算账什么的,除非他们再触碰红线,否则孤不屑于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

“喏。”

“志才、奉孝找我什么事?”

“两位先生是颍川书院教出来的人,荀俭是书院的老师,毕竟有情分,他们……”

“替我传话,让他们不要想太多,在我眼里,颍川和他们没有关系。”

“喏。”

“老爷子呢?百忙之中给我传信说了什么?”

“呵…老先生先是说了世子,世子聪慧,不比兄长小时候差,然后说了学院琐事,最后暗自提了颍川荀氏和陈留蔡氏的事。”

“看来,那帮家伙知道我这行不通,开始想着在老爷子那打开门路,让老爷子帮着求求情,是吗?”

“…是。”

“文和。”

“在。”

“传信给老爷子,这不是求情不求情的事,这是政治,肮脏的政治。既然他们在袁绍、曹操那买了票、上了船,就要清楚上船容易下船难。”

“而现在,船翻了,没人救他们都得淹死,能救他们的只有我,他们没有提条件的资格。”

“喏。”

“把这件事告诉琰儿,让他跟老爷子沟通。”

“对了,启儿也到启蒙的年纪了,我小时候是郑师教的,让琰儿送到郑师那,郑师知道该教他什么。”

“你们各家孩子年纪差不多的,就送过去陪着他读书。”

“遵命。”

贾诩低头不语,眼神中充满光,里面信息含量太大:“主公是准备正式培养世子,成为大汉下一任继承人了。”

侍读,只要有这情分在,贾氏等于身上又多了层免死金牌。

当然,这些好处刘晔也知道,但轮不到他,年纪摆在这,急不来。

“那荀氏……”

刘晔想问荀氏该如何处置,荀彧、荀攸、荀谌怎么说也是难得的人才。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啊?”刘晔原以为凭着荀俭逝世,刘寒能就坡下驴,对荀氏网开一面,“那不是把人都得罪死了?”

或许是儒家中庸之道的观念,刘晔心里认为多个朋友比少个敌人更有用,而且荀氏的确可以废物利用,让他们为大汉做贡献。

“说的什么混账话!不是早就得罪死了吗?!”

“从他们加入袁绍、曹操阵营那一刻,我们就已经是敌人了!”

“我刘氏是士族,更是皇族!皇族没有朋友,也不需要朋友,谁得罪刘氏,那就全部干掉。刘氏的仇人,从上到下,都要整整齐齐干掉,斩草除根!”

刘寒一席话对刘晔来说犹如醍醐灌顶,是他狭隘了,总喜欢从世家角度看问题,皇族行事,就是要霸道,不然又要重蹈覆辙。

“弟…谨受教。”

#

并州,晋阳,王府。

蔡琰收到刘寒的书信,虽面色未起波澜,但心中已掀起惊涛骇浪。

“父亲…糊涂啊!”

自从嫁给刘寒后,蔡琰平日看似温婉,却是外柔内刚,这也是刘寒后院中少有人作妖的原因,因为众人都服她。

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董氏的支持,大儿子出事了,俩孙子也没了,董氏绝不会再让心怀不轨之人害她的孙儿!

而且…小儿媳妇是她亲自挑的,董氏越看越喜欢,只要后院那些姑娘不闹事,多给她生孙儿,平日里她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蔡琰虽为陈留圉县蔡氏,但当年阳球刺杀自己一家,母亲被杀,蔡氏无人站出来发声之后,蔡琰就对蔡氏没了感情。

这些年蔡氏也不断派人来晋阳联络感情,尤其是蔡琰生下世子之后,蔡氏的心思更是写在脸上。“世子需要一个强大的母族作为依靠,才能更好地继承王位。”

蔡邕身为大儒,受蔡氏恩惠,虽未彻底与蔡氏断绝关系,但也没有心思回归蔡氏。

但蔡琰看不惯蔡氏这种令人作呕的嘴脸,故而,去年蔡琰亲自去找沮授,将蔡氏赶出晋阳,无令不得不出现在并州。

沮授自然乐意,蔡氏仗着蔡琰母子在晋阳欺行霸市,若不是为世子名誉着想早就动手了,蔡琰亲自下令,沮授当天就把蔡氏的人抓了定罪,轻者逐出并州,重者直接打残。

这赢得晋阳百姓一片欢呼,蔡琰名声不降反增。

“既然是夫君的意思,就让人把启儿送到郑师那边学习吧。”

“可是…王妃……”

“闭嘴!大王的决定岂是你能置喙的?!”

冬梅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当即跪下磕头。“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蔡琰身边四大丫鬟,如今只剩下年纪最小的冬梅在身边,蔡琰平日对她也是百般呵护,刘启是冬梅看着长大的,一下子把孩子送到幽州,冬梅不舍。

但这不是让她质疑刘寒的理由,蔡琰不允许刘寒的威信被动摇,更别提是王府。

“去,将父亲喊来,就说女儿找他有话要说。”

“喏。”

“看来夫君是要我做这个恶人了……”

蔡琰叹口气:“也罢,就做一回这恶人吧。”

现在,蔡琰总算理解什么叫“漏风小棉袄”,什么叫“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了、

“那荀氏……”

刘晔想问荀氏该如何处置,荀彧、荀攸、荀谌怎么说也是难得的人才。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啊?”刘晔原以为凭着荀俭逝世,刘寒能就坡下驴,对荀氏网开一面,“那不是把人都得罪死了?”

或许是儒家中庸之道的观念,刘晔心里认为多个朋友比少个敌人更有用,而且荀氏的确可以废物利用,让他们为大汉做贡献。

“说的什么混账话!不是早就得罪死了吗?!”

“从他们加入袁绍、曹操阵营那一刻,我们就已经是敌人了!”

“我刘氏是士族,更是皇族!皇族没有朋友,也不需要朋友,谁得罪刘氏,那就全部干掉。刘氏的仇人,从上到下,都要整整齐齐干掉,斩草除根!”

刘寒一席话对刘晔来说犹如醍醐灌顶,是他狭隘了,总喜欢从世家角度看问题,皇族行事,就是要霸道,不然又要重蹈覆辙。

“弟…谨受教。”

#

并州,晋阳,王府。

蔡琰收到刘寒的书信,虽面色未起波澜,但心中已掀起惊涛骇浪。

“父亲…糊涂啊!”

自从嫁给刘寒后,蔡琰平日看似温婉,却是外柔内刚,这也是刘寒后院中少有人作妖的原因,因为众人都服她。

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董氏的支持,大儿子出事了,俩孙子也没了,董氏绝不会再让心怀不轨之人害她的孙儿!

而且…小儿媳妇是她亲自挑的,董氏越看越喜欢,只要后院那些姑娘不闹事,多给她生孙儿,平日里她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蔡琰虽为陈留圉县蔡氏,但当年阳球刺杀自己一家,母亲被杀,蔡氏无人站出来发声之后,蔡琰就对蔡氏没了感情。

这些年蔡氏也不断派人来晋阳联络感情,尤其是蔡琰生下世子之后,蔡氏的心思更是写在脸上。“世子需要一个强大的母族作为依靠,才能更好地继承王位。”

蔡邕身为大儒,受蔡氏恩惠,虽未彻底与蔡氏断绝关系,但也没有心思回归蔡氏。

但蔡琰看不惯蔡氏这种令人作呕的嘴脸,故而,去年蔡琰亲自去找沮授,将蔡氏赶出晋阳,无令不得不出现在并州。

沮授自然乐意,蔡氏仗着蔡琰母子在晋阳欺行霸市,若不是为世子名誉着想早就动手了,蔡琰亲自下令,沮授当天就把蔡氏的人抓了定罪,轻者逐出并州,重者直接打残。

这赢得晋阳百姓一片欢呼,蔡琰名声不降反增。

“既然是夫君的意思,就让人把启儿送到郑师那边学习吧。”

“可是…王妃……”

“闭嘴!大王的决定岂是你能置喙的?!”

冬梅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当即跪下磕头。“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蔡琰身边四大丫鬟,如今只剩下年纪最小的冬梅在身边,蔡琰平日对她也是百般呵护,刘启是冬梅看着长大的,一下子把孩子送到幽州,冬梅不舍。

但这不是让她质疑刘寒的理由,蔡琰不允许刘寒的威信被动摇,更别提是王府。

“去,将父亲喊来,就说女儿找他有话要说。”

“喏。”

“看来夫君是要我做这个恶人了……”

蔡琰叹口气:“也罢,就做一回这恶人吧。”

现在,蔡琰总算理解什么叫“漏风小棉袄”,什么叫“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了、

“那荀氏……”

刘晔想问荀氏该如何处置,荀彧、荀攸、荀谌怎么说也是难得的人才。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啊?”刘晔原以为凭着荀俭逝世,刘寒能就坡下驴,对荀氏网开一面,“那不是把人都得罪死了?”

或许是儒家中庸之道的观念,刘晔心里认为多个朋友比少个敌人更有用,而且荀氏的确可以废物利用,让他们为大汉做贡献。

“说的什么混账话!不是早就得罪死了吗?!”

“从他们加入袁绍、曹操阵营那一刻,我们就已经是敌人了!”

“我刘氏是士族,更是皇族!皇族没有朋友,也不需要朋友,谁得罪刘氏,那就全部干掉。刘氏的仇人,从上到下,都要整整齐齐干掉,斩草除根!”

刘寒一席话对刘晔来说犹如醍醐灌顶,是他狭隘了,总喜欢从世家角度看问题,皇族行事,就是要霸道,不然又要重蹈覆辙。

“弟…谨受教。”

#

并州,晋阳,王府。

蔡琰收到刘寒的书信,虽面色未起波澜,但心中已掀起惊涛骇浪。

“父亲…糊涂啊!”

自从嫁给刘寒后,蔡琰平日看似温婉,却是外柔内刚,这也是刘寒后院中少有人作妖的原因,因为众人都服她。

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董氏的支持,大儿子出事了,俩孙子也没了,董氏绝不会再让心怀不轨之人害她的孙儿!

而且…小儿媳妇是她亲自挑的,董氏越看越喜欢,只要后院那些姑娘不闹事,多给她生孙儿,平日里她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蔡琰虽为陈留圉县蔡氏,但当年阳球刺杀自己一家,母亲被杀,蔡氏无人站出来发声之后,蔡琰就对蔡氏没了感情。

这些年蔡氏也不断派人来晋阳联络感情,尤其是蔡琰生下世子之后,蔡氏的心思更是写在脸上。“世子需要一个强大的母族作为依靠,才能更好地继承王位。”

蔡邕身为大儒,受蔡氏恩惠,虽未彻底与蔡氏断绝关系,但也没有心思回归蔡氏。

但蔡琰看不惯蔡氏这种令人作呕的嘴脸,故而,去年蔡琰亲自去找沮授,将蔡氏赶出晋阳,无令不得不出现在并州。

沮授自然乐意,蔡氏仗着蔡琰母子在晋阳欺行霸市,若不是为世子名誉着想早就动手了,蔡琰亲自下令,沮授当天就把蔡氏的人抓了定罪,轻者逐出并州,重者直接打残。

这赢得晋阳百姓一片欢呼,蔡琰名声不降反增。

“既然是夫君的意思,就让人把启儿送到郑师那边学习吧。”

“可是…王妃……”

“闭嘴!大王的决定岂是你能置喙的?!”

冬梅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当即跪下磕头。“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蔡琰身边四大丫鬟,如今只剩下年纪最小的冬梅在身边,蔡琰平日对她也是百般呵护,刘启是冬梅看着长大的,一下子把孩子送到幽州,冬梅不舍。

但这不是让她质疑刘寒的理由,蔡琰不允许刘寒的威信被动摇,更别提是王府。

“去,将父亲喊来,就说女儿找他有话要说。”

“喏。”

“看来夫君是要我做这个恶人了……”

蔡琰叹口气:“也罢,就做一回这恶人吧。”

现在,蔡琰总算理解什么叫“漏风小棉袄”,什么叫“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了、

“那荀氏……”

刘晔想问荀氏该如何处置,荀彧、荀攸、荀谌怎么说也是难得的人才。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啊?”刘晔原以为凭着荀俭逝世,刘寒能就坡下驴,对荀氏网开一面,“那不是把人都得罪死了?”

或许是儒家中庸之道的观念,刘晔心里认为多个朋友比少个敌人更有用,而且荀氏的确可以废物利用,让他们为大汉做贡献。

“说的什么混账话!不是早就得罪死了吗?!”

“从他们加入袁绍、曹操阵营那一刻,我们就已经是敌人了!”

“我刘氏是士族,更是皇族!皇族没有朋友,也不需要朋友,谁得罪刘氏,那就全部干掉。刘氏的仇人,从上到下,都要整整齐齐干掉,斩草除根!”

刘寒一席话对刘晔来说犹如醍醐灌顶,是他狭隘了,总喜欢从世家角度看问题,皇族行事,就是要霸道,不然又要重蹈覆辙。

“弟…谨受教。”

#

并州,晋阳,王府。

蔡琰收到刘寒的书信,虽面色未起波澜,但心中已掀起惊涛骇浪。

“父亲…糊涂啊!”

自从嫁给刘寒后,蔡琰平日看似温婉,却是外柔内刚,这也是刘寒后院中少有人作妖的原因,因为众人都服她。

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董氏的支持,大儿子出事了,俩孙子也没了,董氏绝不会再让心怀不轨之人害她的孙儿!

而且…小儿媳妇是她亲自挑的,董氏越看越喜欢,只要后院那些姑娘不闹事,多给她生孙儿,平日里她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