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袁术称帝(四)(1 / 2)

袁术称帝,袁术没有先倒楣,大汉境内刘寒治下跟汝南袁氏有关的士族倒了大霉。

弘农杨氏,四世三公,一夜之间被连根拔起。

除了这家,还有扶风马氏以及其他各地与袁氏有关的士族遭到清洗,后世史称“袁术案”,与当初“军粮案”、“献帝案”以及之后的“科举案”并称新汉年间用于清洗士族的四大案。

“军粮案”是当初士族贪墨储备粮被发现,刘寒顺势清洗了并州士族,为巩固治下统治打下坚固基础,从而使得并州走向高速发展期,在乱世来临之前积累了足够的资本。

“献帝案”则是刘协的死,刘寒趁机发难,对整个雍州、冀州有实力的士族进行的首轮清洗,士族不敢明面上对抗刘寒。

“袁术案”因袁术称帝,刘寒下达了诛袁术九族的命令,株连数万人,雍州、冀州、兖州、豫州士族,甚至被送到北方耕地、开矿的没落士族,只要和汝南袁氏有一丝关联的都被株连。

此案影响力仅次于“科举案”,但诛杀人最多,“汝南袁氏”成了史书上被人唾骂的四个字,“四世三公”更成了士族永远不会触碰的红线。

后世也有官宦世家,但都刻意避开四世三公,生怕被人攻讦有谋逆之心,一旦家族有人成为三公之一,家族子辈自请为县令、郡守,孙辈可以入中央但很难成为三公,这逐渐成了皇族与士族默认的规则。

这轮清洗,士族损失惨重,彻底失去了与皇权对抗的能力,从而皇帝能大刀阔斧地对制度进行改革,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说回现在,孔融不忍,想说服郑玄、蔡邕两人出面,为人说情免死。

奈何郑玄不问世事,蔡邕虽于心不忍,但一想到外孙,选择装死。

士族很重要,但这些都没自己外孙和外孙女两人重要。

无奈,孔融只能硬着头皮来劝说刘寒:“杨公四世清德,海内所瞻。《周书》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况以袁氏归罪杨公。《易》称‘积善余庆’,徒欺人耳。”

“假使成王杀邵公,周公可得言不知邪?今天下缨緌缙绅所以瞻仰明公者,以王聪明仁智,辅相汉朝,举直厝枉,致之雍熙也。今横杀无辜,则海内观听,谁不解体!孔融鲁国男子,明日便当拂衣而去,不复朝矣。”

刘寒被孔融气笑了,他没有回答孔融的问题,而是反问:“汝南袁氏、弘农杨氏,姻亲耶?”

对曰:“然也。”

“袁术称帝,杨氏当为袁氏外戚,我刘氏何存?”

“刘氏自为君。”

“君?献帝安在?”

“此乃西凉叛贼……”

“少帝安在?”

“……”

“先后何氏安在?”

孔融没法回答,事的确不是他做的,但说到底和士族脱不开关系。

“当年,十常侍诛杀何进,袁绍持械率军夜闯宫门,罪该万死!”

“如今,袁术淮南称帝,汝南袁氏,当诛十族!”

“……”

孔融无话可说,袁氏谋逆,已成事实。

“孔文举,汝为孔圣后人,儒家就是这么教的吗?”

谁都知道,汝南袁氏能做到四世三公,离不开袁安,袁氏研习《孟氏易》,世代相传,在大汉影响力可谓独一档。

“自然不是。”

无论士族如何顾家,但他们嘴上一定要说着忠君爱国。

“当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孤不介意恢复百家!”

“大王……”

“有了儒家,王莽如此,袁术亦如此,公然反叛,百家争鸣之时,未曾有过。”

刘寒早就想推倒儒家超然地位,奈何思想深入人心,不能擅动,在孔融这边,他忽然看到了希望。

“臣……”

“好好想想吧,退下吧。”

“喏。”

孔融失魂落魄地走出王府,他脑子嗡嗡的,这次找刘寒求情,不仅没成功,还差点搭上儒家。

“不行!决不能让他这样做!”

孔融什么也不管了,他急忙回府,他要想出一条法子,保住儒家在大汉的超然地位。

#

荆州,南郡,襄阳。

“诸位,都看到了吗?”

刘表开府议事,与众人商议袁术称帝一事。

“主公,袁术…自寻死路。”

蒯良身为南郡士族,又是刘表手下得力之人,自然将局势看得很清楚,袁术看上去实力很强,但比起刘寒,相差甚远。

“问题是袁绍!”

刘寒对天下发起诏令,共诛袁氏,刘表很是头疼,袁绍乃是刘表放在荆州北方抵御刘寒的屏障,若遵从刘寒诏令,意味着自破屏障,若不遵从…后果更加严重。

刘表再怎么说也是汉鲁恭王刘余之后,汉室宗亲,他与刘寒再怎么不对付,也是自家人的争斗,但袁氏已经称帝,妥妥的反贼,不攻打袁绍,他汉室宗亲的招牌就没了!

“主公,臣有一计,自可无忧。”

“哦?德高(韩嵩字)有何妙计?快快讲来!”

(韩嵩,字德高,义阳大族,与韩晞、韩冉等或是亲族。少好学,贫不改志。事刘表为别驾、镇南从事中郎。献帝拜侍中、零陵太守。降曹操后,有病,在家授大鸿胪。)

“主公,庐江刘备,可为主公所用?”

“哦?”

“早在袁术称帝之前,刘备已暗中联系江夏黄祖,希望投效主公麾下。现在袁术称帝,主公不妨招揽刘备。”

“嗯?”

刘表继续听着:“他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虽然北边那位不认,但只要他认,必然不能为袁氏之臣,主公不妨驱虎吞狼,以刘备攻伐袁绍!”

韩嵩站起来,走到.蒯(kuai)良面前:“一来,袁术称帝,我荆州必然反对,主公不想与袁术发生冲突,但接纳刘备,无异于变相削弱袁术,我们也算完成镇北王给荆州的任务——讨伐袁术。”

随后,又来到刘表面前:“二来,既然袁绍不能为我北方屏障,换个人不就行了?刘备与刘寒素有仇怨,必定会全力保住荆州。”

刘表闻言大喜:“好!好好好!就这么办!此事全权交付于你。”

“喏。”

“当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孤不介意恢复百家!”

“大王……”

“有了儒家,王莽如此,袁术亦如此,公然反叛,百家争鸣之时,未曾有过。”

刘寒早就想推倒儒家超然地位,奈何思想深入人心,不能擅动,在孔融这边,他忽然看到了希望。

“臣……”

“好好想想吧,退下吧。”

“喏。”

孔融失魂落魄地走出王府,他脑子嗡嗡的,这次找刘寒求情,不仅没成功,还差点搭上儒家。

“不行!决不能让他这样做!”

孔融什么也不管了,他急忙回府,他要想出一条法子,保住儒家在大汉的超然地位。

#

荆州,南郡,襄阳。

“诸位,都看到了吗?”

刘表开府议事,与众人商议袁术称帝一事。

“主公,袁术…自寻死路。”

蒯良身为南郡士族,又是刘表手下得力之人,自然将局势看得很清楚,袁术看上去实力很强,但比起刘寒,相差甚远。

“问题是袁绍!”

刘寒对天下发起诏令,共诛袁氏,刘表很是头疼,袁绍乃是刘表放在荆州北方抵御刘寒的屏障,若遵从刘寒诏令,意味着自破屏障,若不遵从…后果更加严重。

刘表再怎么说也是汉鲁恭王刘余之后,汉室宗亲,他与刘寒再怎么不对付,也是自家人的争斗,但袁氏已经称帝,妥妥的反贼,不攻打袁绍,他汉室宗亲的招牌就没了!

“主公,臣有一计,自可无忧。”

“哦?德高(韩嵩字)有何妙计?快快讲来!”

(韩嵩,字德高,义阳大族,与韩晞、韩冉等或是亲族。少好学,贫不改志。事刘表为别驾、镇南从事中郎。献帝拜侍中、零陵太守。降曹操后,有病,在家授大鸿胪。)

“主公,庐江刘备,可为主公所用?”

“哦?”

“早在袁术称帝之前,刘备已暗中联系江夏黄祖,希望投效主公麾下。现在袁术称帝,主公不妨招揽刘备。”

“嗯?”

刘表继续听着:“他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虽然北边那位不认,但只要他认,必然不能为袁氏之臣,主公不妨驱虎吞狼,以刘备攻伐袁绍!”

韩嵩站起来,走到.蒯(kuai)良面前:“一来,袁术称帝,我荆州必然反对,主公不想与袁术发生冲突,但接纳刘备,无异于变相削弱袁术,我们也算完成镇北王给荆州的任务——讨伐袁术。”

随后,又来到刘表面前:“二来,既然袁绍不能为我北方屏障,换个人不就行了?刘备与刘寒素有仇怨,必定会全力保住荆州。”

刘表闻言大喜:“好!好好好!就这么办!此事全权交付于你。”

“喏。”

“当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孤不介意恢复百家!”

“大王……”

“有了儒家,王莽如此,袁术亦如此,公然反叛,百家争鸣之时,未曾有过。”

刘寒早就想推倒儒家超然地位,奈何思想深入人心,不能擅动,在孔融这边,他忽然看到了希望。

“臣……”

“好好想想吧,退下吧。”

“喏。”

孔融失魂落魄地走出王府,他脑子嗡嗡的,这次找刘寒求情,不仅没成功,还差点搭上儒家。

“不行!决不能让他这样做!”

孔融什么也不管了,他急忙回府,他要想出一条法子,保住儒家在大汉的超然地位。

#

荆州,南郡,襄阳。

“诸位,都看到了吗?”

刘表开府议事,与众人商议袁术称帝一事。

“主公,袁术…自寻死路。”

蒯良身为南郡士族,又是刘表手下得力之人,自然将局势看得很清楚,袁术看上去实力很强,但比起刘寒,相差甚远。

“问题是袁绍!”

刘寒对天下发起诏令,共诛袁氏,刘表很是头疼,袁绍乃是刘表放在荆州北方抵御刘寒的屏障,若遵从刘寒诏令,意味着自破屏障,若不遵从…后果更加严重。

刘表再怎么说也是汉鲁恭王刘余之后,汉室宗亲,他与刘寒再怎么不对付,也是自家人的争斗,但袁氏已经称帝,妥妥的反贼,不攻打袁绍,他汉室宗亲的招牌就没了!

“主公,臣有一计,自可无忧。”

“哦?德高(韩嵩字)有何妙计?快快讲来!”

(韩嵩,字德高,义阳大族,与韩晞、韩冉等或是亲族。少好学,贫不改志。事刘表为别驾、镇南从事中郎。献帝拜侍中、零陵太守。降曹操后,有病,在家授大鸿胪。)

“主公,庐江刘备,可为主公所用?”

“哦?”

“早在袁术称帝之前,刘备已暗中联系江夏黄祖,希望投效主公麾下。现在袁术称帝,主公不妨招揽刘备。”

“嗯?”

刘表继续听着:“他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虽然北边那位不认,但只要他认,必然不能为袁氏之臣,主公不妨驱虎吞狼,以刘备攻伐袁绍!”

韩嵩站起来,走到.蒯(kuai)良面前:“一来,袁术称帝,我荆州必然反对,主公不想与袁术发生冲突,但接纳刘备,无异于变相削弱袁术,我们也算完成镇北王给荆州的任务——讨伐袁术。”

随后,又来到刘表面前:“二来,既然袁绍不能为我北方屏障,换个人不就行了?刘备与刘寒素有仇怨,必定会全力保住荆州。”

刘表闻言大喜:“好!好好好!就这么办!此事全权交付于你。”

“喏。”

“当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孤不介意恢复百家!”

“大王……”

“有了儒家,王莽如此,袁术亦如此,公然反叛,百家争鸣之时,未曾有过。”

刘寒早就想推倒儒家超然地位,奈何思想深入人心,不能擅动,在孔融这边,他忽然看到了希望。

“臣……”

“好好想想吧,退下吧。”

“喏。”

孔融失魂落魄地走出王府,他脑子嗡嗡的,这次找刘寒求情,不仅没成功,还差点搭上儒家。

“不行!决不能让他这样做!”

孔融什么也不管了,他急忙回府,他要想出一条法子,保住儒家在大汉的超然地位。

#

荆州,南郡,襄阳。

“诸位,都看到了吗?”

刘表开府议事,与众人商议袁术称帝一事。

“主公,袁术…自寻死路。”

蒯良身为南郡士族,又是刘表手下得力之人,自然将局势看得很清楚,袁术看上去实力很强,但比起刘寒,相差甚远。

“问题是袁绍!”

刘寒对天下发起诏令,共诛袁氏,刘表很是头疼,袁绍乃是刘表放在荆州北方抵御刘寒的屏障,若遵从刘寒诏令,意味着自破屏障,若不遵从…后果更加严重。

刘表再怎么说也是汉鲁恭王刘余之后,汉室宗亲,他与刘寒再怎么不对付,也是自家人的争斗,但袁氏已经称帝,妥妥的反贼,不攻打袁绍,他汉室宗亲的招牌就没了!

“主公,臣有一计,自可无忧。”

“哦?德高(韩嵩字)有何妙计?快快讲来!”

(韩嵩,字德高,义阳大族,与韩晞、韩冉等或是亲族。少好学,贫不改志。事刘表为别驾、镇南从事中郎。献帝拜侍中、零陵太守。降曹操后,有病,在家授大鸿胪。)

“主公,庐江刘备,可为主公所用?”

“哦?”

“早在袁术称帝之前,刘备已暗中联系江夏黄祖,希望投效主公麾下。现在袁术称帝,主公不妨招揽刘备。”

“嗯?”

刘表继续听着:“他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虽然北边那位不认,但只要他认,必然不能为袁氏之臣,主公不妨驱虎吞狼,以刘备攻伐袁绍!”

韩嵩站起来,走到.蒯(kuai)良面前:“一来,袁术称帝,我荆州必然反对,主公不想与袁术发生冲突,但接纳刘备,无异于变相削弱袁术,我们也算完成镇北王给荆州的任务——讨伐袁术。”

随后,又来到刘表面前:“二来,既然袁绍不能为我北方屏障,换个人不就行了?刘备与刘寒素有仇怨,必定会全力保住荆州。”

刘表闻言大喜:“好!好好好!就这么办!此事全权交付于你。”

“喏。”

“当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孤不介意恢复百家!”

“大王……”

“有了儒家,王莽如此,袁术亦如此,公然反叛,百家争鸣之时,未曾有过。”

刘寒早就想推倒儒家超然地位,奈何思想深入人心,不能擅动,在孔融这边,他忽然看到了希望。

“臣……”

“好好想想吧,退下吧。”

“喏。”

孔融失魂落魄地走出王府,他脑子嗡嗡的,这次找刘寒求情,不仅没成功,还差点搭上儒家。

“不行!决不能让他这样做!”

孔融什么也不管了,他急忙回府,他要想出一条法子,保住儒家在大汉的超然地位。

#

荆州,南郡,襄阳。

“诸位,都看到了吗?”

刘表开府议事,与众人商议袁术称帝一事。

“主公,袁术…自寻死路。”

蒯良身为南郡士族,又是刘表手下得力之人,自然将局势看得很清楚,袁术看上去实力很强,但比起刘寒,相差甚远。

“问题是袁绍!”

刘寒对天下发起诏令,共诛袁氏,刘表很是头疼,袁绍乃是刘表放在荆州北方抵御刘寒的屏障,若遵从刘寒诏令,意味着自破屏障,若不遵从…后果更加严重。

刘表再怎么说也是汉鲁恭王刘余之后,汉室宗亲,他与刘寒再怎么不对付,也是自家人的争斗,但袁氏已经称帝,妥妥的反贼,不攻打袁绍,他汉室宗亲的招牌就没了!

“主公,臣有一计,自可无忧。”

“哦?德高(韩嵩字)有何妙计?快快讲来!”

(韩嵩,字德高,义阳大族,与韩晞、韩冉等或是亲族。少好学,贫不改志。事刘表为别驾、镇南从事中郎。献帝拜侍中、零陵太守。降曹操后,有病,在家授大鸿胪。)

“主公,庐江刘备,可为主公所用?”

“哦?”

“早在袁术称帝之前,刘备已暗中联系江夏黄祖,希望投效主公麾下。现在袁术称帝,主公不妨招揽刘备。”

“嗯?”

刘表继续听着:“他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虽然北边那位不认,但只要他认,必然不能为袁氏之臣,主公不妨驱虎吞狼,以刘备攻伐袁绍!”

韩嵩站起来,走到.蒯(kuai)良面前:“一来,袁术称帝,我荆州必然反对,主公不想与袁术发生冲突,但接纳刘备,无异于变相削弱袁术,我们也算完成镇北王给荆州的任务——讨伐袁术。”

随后,又来到刘表面前:“二来,既然袁绍不能为我北方屏障,换个人不就行了?刘备与刘寒素有仇怨,必定会全力保住荆州。”

刘表闻言大喜:“好!好好好!就这么办!此事全权交付于你。”

“喏。”

“当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孤不介意恢复百家!”

“大王……”

“有了儒家,王莽如此,袁术亦如此,公然反叛,百家争鸣之时,未曾有过。”

刘寒早就想推倒儒家超然地位,奈何思想深入人心,不能擅动,在孔融这边,他忽然看到了希望。

“臣……”

“好好想想吧,退下吧。”

“喏。”

孔融失魂落魄地走出王府,他脑子嗡嗡的,这次找刘寒求情,不仅没成功,还差点搭上儒家。

“不行!决不能让他这样做!”

孔融什么也不管了,他急忙回府,他要想出一条法子,保住儒家在大汉的超然地位。

#

荆州,南郡,襄阳。

“诸位,都看到了吗?”

刘表开府议事,与众人商议袁术称帝一事。

“主公,袁术…自寻死路。”

蒯良身为南郡士族,又是刘表手下得力之人,自然将局势看得很清楚,袁术看上去实力很强,但比起刘寒,相差甚远。

“问题是袁绍!”

刘寒对天下发起诏令,共诛袁氏,刘表很是头疼,袁绍乃是刘表放在荆州北方抵御刘寒的屏障,若遵从刘寒诏令,意味着自破屏障,若不遵从…后果更加严重。

刘表再怎么说也是汉鲁恭王刘余之后,汉室宗亲,他与刘寒再怎么不对付,也是自家人的争斗,但袁氏已经称帝,妥妥的反贼,不攻打袁绍,他汉室宗亲的招牌就没了!

“主公,臣有一计,自可无忧。”

“哦?德高(韩嵩字)有何妙计?快快讲来!”

(韩嵩,字德高,义阳大族,与韩晞、韩冉等或是亲族。少好学,贫不改志。事刘表为别驾、镇南从事中郎。献帝拜侍中、零陵太守。降曹操后,有病,在家授大鸿胪。)

“主公,庐江刘备,可为主公所用?”

“哦?”

“早在袁术称帝之前,刘备已暗中联系江夏黄祖,希望投效主公麾下。现在袁术称帝,主公不妨招揽刘备。”

“嗯?”

刘表继续听着:“他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虽然北边那位不认,但只要他认,必然不能为袁氏之臣,主公不妨驱虎吞狼,以刘备攻伐袁绍!”

韩嵩站起来,走到.蒯(kuai)良面前:“一来,袁术称帝,我荆州必然反对,主公不想与袁术发生冲突,但接纳刘备,无异于变相削弱袁术,我们也算完成镇北王给荆州的任务——讨伐袁术。”

随后,又来到刘表面前:“二来,既然袁绍不能为我北方屏障,换个人不就行了?刘备与刘寒素有仇怨,必定会全力保住荆州。”

刘表闻言大喜:“好!好好好!就这么办!此事全权交付于你。”

“喏。”

“当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孤不介意恢复百家!”

“大王……”

“有了儒家,王莽如此,袁术亦如此,公然反叛,百家争鸣之时,未曾有过。”

刘寒早就想推倒儒家超然地位,奈何思想深入人心,不能擅动,在孔融这边,他忽然看到了希望。

“臣……”

“好好想想吧,退下吧。”

“喏。”

孔融失魂落魄地走出王府,他脑子嗡嗡的,这次找刘寒求情,不仅没成功,还差点搭上儒家。

“不行!决不能让他这样做!”

孔融什么也不管了,他急忙回府,他要想出一条法子,保住儒家在大汉的超然地位。

#

荆州,南郡,襄阳。

“诸位,都看到了吗?”

刘表开府议事,与众人商议袁术称帝一事。

“主公,袁术…自寻死路。”

蒯良身为南郡士族,又是刘表手下得力之人,自然将局势看得很清楚,袁术看上去实力很强,但比起刘寒,相差甚远。

“问题是袁绍!”

刘寒对天下发起诏令,共诛袁氏,刘表很是头疼,袁绍乃是刘表放在荆州北方抵御刘寒的屏障,若遵从刘寒诏令,意味着自破屏障,若不遵从…后果更加严重。

刘表再怎么说也是汉鲁恭王刘余之后,汉室宗亲,他与刘寒再怎么不对付,也是自家人的争斗,但袁氏已经称帝,妥妥的反贼,不攻打袁绍,他汉室宗亲的招牌就没了!

“主公,臣有一计,自可无忧。”

“哦?德高(韩嵩字)有何妙计?快快讲来!”

(韩嵩,字德高,义阳大族,与韩晞、韩冉等或是亲族。少好学,贫不改志。事刘表为别驾、镇南从事中郎。献帝拜侍中、零陵太守。降曹操后,有病,在家授大鸿胪。)

“主公,庐江刘备,可为主公所用?”

“哦?”

“早在袁术称帝之前,刘备已暗中联系江夏黄祖,希望投效主公麾下。现在袁术称帝,主公不妨招揽刘备。”

“嗯?”

刘表继续听着:“他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虽然北边那位不认,但只要他认,必然不能为袁氏之臣,主公不妨驱虎吞狼,以刘备攻伐袁绍!”

韩嵩站起来,走到.蒯(kuai)良面前:“一来,袁术称帝,我荆州必然反对,主公不想与袁术发生冲突,但接纳刘备,无异于变相削弱袁术,我们也算完成镇北王给荆州的任务——讨伐袁术。”

随后,又来到刘表面前:“二来,既然袁绍不能为我北方屏障,换个人不就行了?刘备与刘寒素有仇怨,必定会全力保住荆州。”

刘表闻言大喜:“好!好好好!就这么办!此事全权交付于你。”

“喏。”

“当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孤不介意恢复百家!”

“大王……”

“有了儒家,王莽如此,袁术亦如此,公然反叛,百家争鸣之时,未曾有过。”

刘寒早就想推倒儒家超然地位,奈何思想深入人心,不能擅动,在孔融这边,他忽然看到了希望。

“臣……”

“好好想想吧,退下吧。”

“喏。”

孔融失魂落魄地走出王府,他脑子嗡嗡的,这次找刘寒求情,不仅没成功,还差点搭上儒家。

“不行!决不能让他这样做!”

孔融什么也不管了,他急忙回府,他要想出一条法子,保住儒家在大汉的超然地位。

#

荆州,南郡,襄阳。

“诸位,都看到了吗?”

刘表开府议事,与众人商议袁术称帝一事。

“主公,袁术…自寻死路。”

蒯良身为南郡士族,又是刘表手下得力之人,自然将局势看得很清楚,袁术看上去实力很强,但比起刘寒,相差甚远。

“问题是袁绍!”

刘寒对天下发起诏令,共诛袁氏,刘表很是头疼,袁绍乃是刘表放在荆州北方抵御刘寒的屏障,若遵从刘寒诏令,意味着自破屏障,若不遵从…后果更加严重。

刘表再怎么说也是汉鲁恭王刘余之后,汉室宗亲,他与刘寒再怎么不对付,也是自家人的争斗,但袁氏已经称帝,妥妥的反贼,不攻打袁绍,他汉室宗亲的招牌就没了!

“主公,臣有一计,自可无忧。”

“哦?德高(韩嵩字)有何妙计?快快讲来!”

(韩嵩,字德高,义阳大族,与韩晞、韩冉等或是亲族。少好学,贫不改志。事刘表为别驾、镇南从事中郎。献帝拜侍中、零陵太守。降曹操后,有病,在家授大鸿胪。)

“主公,庐江刘备,可为主公所用?”

“哦?”

“早在袁术称帝之前,刘备已暗中联系江夏黄祖,希望投效主公麾下。现在袁术称帝,主公不妨招揽刘备。”

“嗯?”

刘表继续听着:“他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虽然北边那位不认,但只要他认,必然不能为袁氏之臣,主公不妨驱虎吞狼,以刘备攻伐袁绍!”

韩嵩站起来,走到.蒯(kuai)良面前:“一来,袁术称帝,我荆州必然反对,主公不想与袁术发生冲突,但接纳刘备,无异于变相削弱袁术,我们也算完成镇北王给荆州的任务——讨伐袁术。”

随后,又来到刘表面前:“二来,既然袁绍不能为我北方屏障,换个人不就行了?刘备与刘寒素有仇怨,必定会全力保住荆州。”

刘表闻言大喜:“好!好好好!就这么办!此事全权交付于你。”

“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