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驱狼吞虎(2 / 2)

虚构三国 芝麻树 7083 字 9个月前

真要是无端污蔑刘备,管他是不是魏国使者,斩了再说!

这时,诸葛亮接过话说道。

“文若先生此言差矣。曹操野心勃勃,为了一己私欲兴大军讨伐我徐州,以致于西面防御薄弱,让董卓又起了贼心要趁机取利,这与我主又有什么干系?难道北面乌丸要趁机掠夺魏国,我主又成了胡人的奸细不成?”

荀彧转头看向诸葛亮。

他知道诸葛亮的情报,此人在江夏一战中让季书差点栽了个大跟头,如果刘表能重用此人的话说不定能减缓孙策的攻势,挺到曹操和刘备攻破寿春,威胁孙策退兵。那楚国如今也就没有这么强的国力了。

现在此人成了刘备的左膀右臂,荀彧也不敢大意,拱手一礼问道。

“请问诸葛先生,徐汉是否和楚国缔结了盟约?”

“不错!”

诸葛亮想都没想,朗声回答了荀彧。

荀彧饶有深意地看了诸葛亮一眼,又转向刘备。

“秦国已经和楚国订立盟约,徐汉又与楚国订立盟约,难道不是与汉贼为伍,狼狈为奸?汉王就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刘备大惊失色,辩解道。

“据我所知,秦公子董尚出使楚国并未与楚国达成盟约。”

哪知荀彧哈哈大笑起来。

“汉王何必自欺欺人?”

“董尚离开楚国后,楚王马上有了攻打魏国的意思,并派使者到下邳与汉王暗商结盟之事。秦国出兵几天后,楚国马上联系汉王共同讨伐魏国。说两家没有联系,大王你真信吗?”

“这······”

刘备犹豫了,他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他将要做出选择。

徐庶看了看刘备,又看了看诸葛亮,一脸苦涩,终究沉默了下去。

信也是对,不信也是对。这个乱世里,没有人知道什么才是对,什么才是错。

“我这有魏国细作抄来的秦楚盟约一份,请汉王过目。”

众人不禁睁大眼睛看向荀彧,只见他从怀中取出一块锦缎,交给侍卫呈给了刘备。

刘备急忙接过,一目十行很快便看完了。他脸色凝重,抓着锦缎盯着荀彧问道。

“文若先生,这份盟约可是真的?”

荀彧拱手一拜,眼神盯着刘备毫不退让。

“秦楚之盟若是有假,荀彧人头愿献于汉王阶下。”

大厅内沉默了很久,只听主人说道。

“我相信文若先生。”

······

一辆马车向着魏国疾驰而去。

马车外是十几名乔装的卫士随行,马车内只坐了两人,正是荀彧和司马懿。

“还是大人高明,刘备当面就同意了汉魏结盟,仲达自叹不如。”

“重名者必为名声所累罢了。刘备联楚,为的是利益;刘备背楚盟魏,为的也是利益,我不过是给他提供了大义的名分。”

若为利益背弃盟约,这是小人行径,为天下人所耻。若为国仇背弃盟约,这是舍小义而忠大义,天下谁能说什么?

荀彧之谋堂堂正正、无遮无掩。

荀彧成功了,但他看着窗外闪过的风景却深深一叹。

司马懿不解,问道。

“大人莫非真对刘备这个汉室宗亲有什么期许?”

闻言,荀彧轻笑一声。

“仲达,你也有兄弟,你身边也有心腹之人。为问你,你的心腹之臣会效忠你、你的儿子、你的孙子,可他会效忠你的兄弟吗?”

司马懿愣了一下,还是很快回答道。

“自然不会。”

说到这里,荀彧摆正姿势,正色道。

“宗支就是宗支,旁支就是旁支。既然分出去了,若他自己闯出一个名堂,我还高看他几分。如今趁着宗支没落了,就把手伸过来抢夺家产,岂不可笑?”

“刘备有个义子,名叫‘刘封’;刘备去年还生下了一个儿子,竟取名‘刘禅’。封禅封禅,献帝失踪、国贼未除、天下战乱,刘备心中想的却已经是封禅称帝了。狼子野心!”

在荀彧眼中,刘备、刘璋、刘表皆是一丘之貉,汉室没落至此,这些人难辞其咎。身为汉室之臣,荀彧对他们只感到愤恨。

加之汉献帝失踪已久,渺无音讯。

“或许,汉室真的完了。”

荀彧闭上眼睛,又挣开眼睛,或许他真应该效忠魏王,随他去开创一个新的时代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