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洋人 农夫与蛇(1 / 2)

第137章洋人:农夫与蛇?!

就目前这种局势,清军翻盘的概率实在是渺茫。

关键倒不在于清军战斗力不如明军。

而是因为明军上手的那些旗人战俘,实在是令清军投鼠忌器。

明军能赶着旗人战俘拿下莲花山上的清军炮阵,就也能赶着旗人战俘向韶关前的清军营盘发起进攻。

之前福隆安不敢下令清军对八旗的老弱动手,以后就敢了吗?

就目前来看,这真的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

而在另一边,明军也是打扫着战场。

对战场上的清军伤兵进行补刀,着手收集战场上散落的兵器。

并开始收治己方伤员!

军法官们也在着手统计着战功。

夕阳西下,眼前的战场一片通红,让人分不清到底是鲜血染红的,还是赤色的夕阳染红的。

一具具尸体堆叠,堆积成了小山。

残破的肢体到处都是!

鲜血肆意的流淌,将泥土染成血泥,汇聚在低洼处,形成了一片片的小血洼。

如果有人不小心一脚踩过去,就会溅射起一片血花。

不少鲜血直接流到了不远处的北江中,将北江的江水染的猩红。

鱼儿不时的跃出水面,显得相当的活跃。

可以预想,来年北江里的鱼儿估计会异常的肥美!

朱靖垵站在大纛旗下,眺望着战场。

看着战场上的尸山血海,表情略显沉凝,他在思索明军接下来究竟该如何拿下韶关关城。

并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的杀伤清军的有生力量,为明军打进湖广提前扫清障碍。

“报大都督,我军今日的战损和战果大致都统计出来了。”

就在朱靖垵眺望着远方,略显出神之际。

张进手中拿着一份报告,来到朱靖垵身边汇报道。

朱靖垵微微颔首,然后开口说道。

“念吧!”

张进闻言也不客气,直接了当的开口说道。

“于今日一战中,我大明将士总共伤亡约为一千二百三十人。”

“其中,阵亡者,四百五十二人,受伤者七百七十八人。”

“而我军的斩获数字大概为九千五百余人,其中阵斩四千余,俘虏五千余。”

“除此之外,我军还缴获了清军为数不少的军械……”

朱靖垵听着这些,满意的颔首,温声说道。

“将士们辛苦了,传令下去,准备犒赏全军。”

“现在是战时,军中不能饮酒,但肉食管够。”

张进闻言,抱拳领命,然后去着手准备去了。

……

清军大营!

巨大的大帐内,一盏油灯灯火如豆,光线有些昏暗。

福隆安满脸愁容,坐在自己的大案后,伏案书写着今日一战的战报。

准备随后便派遣快马,将自己亲手书写的战报送往京城。

向皇上请示他该如何处置那些被明军驱于战前,冲击清军阵列的旗人。

如果皇上不放话,福隆安是真不敢对那些旗人动手。

那些旗人背后的背景错综复杂的,真要是死伤多了,福隆安真扛不住报复。

但如果皇上放话了的话,那就是另一件事了。

有皇帝背书,某些人就算是死了亲人,也不能来找他福隆安的麻烦。

片刻之后,福隆安终于写完了战报,然后便在战报上签字用印,并用火漆封口。

他才刚准备叫自己的亲随来,将战报送出。

便听到外边响起一声通传。

“大人,有客来访!”

福隆安稍稍沉吟,然后开口说道。

“进来!”

帐帘被掀开,进来了两人。

其中一人正是福隆安的亲随元宝。

而另一人,则是一个身材矮胖,满脸横肉,长着一脸的大胡子,满头金色的头发非常浓密,好似金毛狮王般的洋人。

福隆安见此,有些疑虑的看着那个洋人,心中开始腹诽。

洋人怎么会出现在自己军中,他记得自己从京城南下的时候,也没有让洋人随军啊。

这个时代的北京城中,是有不少的洋人的。

多是些传教士和学者,我大清虽然闭关锁国,还愚民教育,但愚的是汉民,而不是八旗高层。

八旗高层对外还是有交流的!

我大清的乾隆皇帝和路易十六可是经常互通书信,是关系颇为密切的笔友来着。

只是可惜,路易十六上了断头台,而乾隆没有,让两人之间的关系多了那么一丝裂痕,

嗯,朱靖垵争取给乾隆补上,让他将来可以和路易十六一起抱头痛哭。

福隆安的亲随元宝上前几步,来到福隆安身边,低声说道。

“启禀大人,这洋人叫做亨利,据他所说,他是广州那边的洋人派来的代表。”

“说是有要事要向大人汇报!”

福隆安闻言,微微颔首,然后将目光转向亨利,开口询问道。

“就是尔叫做亨利吗?见到本官为何不跪?”

福隆安作为满清统治阶级的一员,早已习惯了他人的跪拜。

如今忽然遇到一个不跪自己的,难免有些不适应。

那个叫亨利的洋人闻言,却也只是单手抚胸,屈膝行礼道。

“尊敬的钦差阁下请您谅解我的冒犯,我们西方人只有在对上帝和逝者时才会行双膝跪拜的礼仪!”

十几年后的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英国人在乾隆面前都敢拒绝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只肯行单膝跪地的礼节。

(ps:这段历史有争议,中英双方的口径不一,按照英国人的记载来看,马戛尔尼使团只对乾隆行了单膝跪礼,但清廷这边的记载是使团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不好说双方究竟谁撒谎了。)

现在亨利会拒绝向福隆安行跪礼,也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虽然亨利的身份无法和马戛尔尼相提并论,但福隆安和乾隆之间的身份差距,同样也是云泥之别。

见这洋人肯单膝跪地行礼,还如此开口解释,福隆安也就没有计较。

福隆安之所以如此宽仁,还和这洋人是从广州那边来的有关。

福隆安想要从这洋人口里打听打听,广州被明贼占据之后,那边现在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深吸一口气,福隆安开口询问道。

“你是从广州那边来的?广州那边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还有,你前来求见本官是所为何事?若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别怪本将命人将你打将出去。”

亨利闻言,从地上站起身来,开口说道。

“回大人的话,我确实从广州来的,但由于叛军封锁了海岸线,所以我是偷渡来的,对于广州城内的状况并不是很清楚。”

<divcss=tentadv>“但我此次前来求见大人,是为了帮助大清平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