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偷天换日(1 / 2)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明军在湖北方面本来就是有驻军的。

虽然湖北方面的驻军,大多都是整编过来的战俘。

但数量却是不少,差不多也有三四万人。

这三四万虽进取不足,但保证大明所控制的那一部份湖北的安危还是不成问题的。

朱靖垵所做的,并非是将三个整编师大张旗鼓的送到湖北。

而是将湖北的前锋营替换成明军的本部战兵!

为了悄无声息的完成替换,朱靖垵在年前就已经着手推行了。

以军队换防的借口,以团甚至是以营为单位,的进行交替轮换。

差不多花了小半年的时间,明军才悄无声息的完成了对湖北驻军的偷天换日。

将湖北方向的前锋营给调换成了明军的本部战兵!

也就是说,朱靖垵其实自始至终都没有向湖北方向增兵过。

他只是将湖北方向的鱼腩部队,悄无声息的调换成了精锐部队。

而此时江北所汇聚的部队也确实是明军主力所在!

最起码从兵力数量上来说是这样的!

而这也是朱靖垵之所以能唬住清廷,让清廷以为明军的主攻方向是在淮南的原因。

朱靖垵本人在江北,明军的兵力数量也对得上。

这特么还能有什么问题?

最起码清军那边是看不出来有问题的。

然后,襄阳城就改姓朱了!

“殿下,那我们这边的战事该怎么打?”

张进开口询问道。

现在明军本部战兵的整编师一共也就只有八个,湖北方面作为主攻方向被放了三个。

再加上南京,广州等要地也都需要精锐部队驻守。

这其中,南京两个,广州一个!

也就是说,别看朱靖垵现在手上的兵力不少,但能作为主力使用的整编师一共也就只有两个。

也就是差不多两万四五千人的数量!

哪怕除此之外,朱靖垵手头还有五六万前锋营助战。

可光凭这些力量就想要摆平淮南方向的清军,可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知道的是,在朱靖垵刻意的战略欺诈下,清军可是将主力都给集中在了淮南的。

根据目前可知的情报,清军大概在淮南集中了五万八旗新军,三千索伦兵,以及两万外藩蒙古兵。

除此之外,还有近十万的各路绿营,其中不乏甘陕绿营,直隶绿营的精锐。

五万由朝鲜战俘改编成的仆从军!

加起来那就是实打实的二十多万人。

算是清军目前为止,所能拿出来的最强牌面。

如果朱靖垵现在手上的七八万人都是进行整编之后的本部战兵,那不用说,朱靖垵肯定毫不犹豫就框起来A上去了。

但问题是他们不是啊!

朱靖垵现在手头的兵力看着不少,但战斗力是有些水的。

框起来A上去真不一定能打得过清军在凤阳集结的全部精锐主力!

朱靖垵当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闻言之后,他思索一阵开口说道。

“静观其变!”

“等待湖南方面的前锋营前出至湖北接替防务,湖北方面的本部战兵东下会援江北,再说主动进攻的事情。”

“在此之前,我军要在江北方向采取守势!”

至于说万一朱靖垵将精锐从湖北调出之后,清军再从淮南调兵要收复湖北怎么办?

朱靖垵只想说多虑了!

明军从湖北回援江北,走的是长江水道,还是顺流。

而清军从淮南至湖北,只能走淮河至黄河,还得绕行至河南。(PS:因为这个时代黄河没有入海口,是夺淮入海的。)

谁更快用屁股想都知道。

如果清军要从淮南增援湖北,朱靖垵只能说干的漂亮。

因为,不等清军从淮南抵达湖北,明军的援兵就能从湖北返回江北。

等那三个整编师返回江北,朱靖垵就会在正面战场上对淮南发起进攻。

这时候,如果清军主力不在淮南,朱靖垵就可以顺利攻取淮南。

如此一来,清军和儿童故事里那只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小老鼠没有任何的区别。

再然后,朱靖垵就会大军大举西进,配合湖北方面的守军两面夹击,尝试于野战中击溃清军主力。

这就是朱靖垵说静观其变的原因所在!

对于现在的明军而言,既然己方在棋盘上已经吃下了一子,占据了优势,那静观其变等待敌人自己出昏招,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乘胜追击并非是任何时候都适用的……

……

大清乾隆四十五年,四月二十。

丰升额奉命接任钦差大臣之后,便带人沿着运河,马不停蹄的南下淮南。

等到四月二十日,他终于抵达了凤阳城。

而此时的凤阳城内,已然汇聚着清廷的主力部队。

只等他这个钦差大臣抵达来主持战局!

只是,丰升额才刚抵达淮南,便接到了一则噩耗。

襄阳丢了!

明贼佯攻淮南,却派遣主力突袭湖北,襄阳城已然沦陷……

丰升额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都傻愣在了原地。

但随即他便反应了过来,这次是整个大清都被惯性思维给误导了。

以为明贼太子所在的方向一定会是明贼的主攻方向!

不成想大明那边给他们来了个战略欺诈。

表面上佯攻淮南,实际上却是突袭湖北去了。

八旗新军的一名佐领和林开口询问道。

“钦差大人,襄阳失陷,湖北陷落,我大清该如何是好?”

和林是和珅的弟弟,在八旗新军刚开始编练的时候,和林便被和珅送了进去担任职务。

在朝鲜一战中,和林立下了战功,在和珅的运作下,他被乾隆提拔为了八旗新军的佐领之一。

麾下指挥着数千八旗新军!

也算是当前钮钴禄氏在军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一旁的察泰,桑济扎布等人也是纷纷将目光看向了丰升额,期待丰升额拿一个主意。

丰升额闻言,思虑一阵开口说道。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就目前来看,湖北方面大局已定,我军若是现在再去救援湖北,那无疑是在被明贼牵着鼻子走!”

说到这里,丰升额的目光环视一圈,开口说道。

“是故,本官的意见是,我大清与其这样被明贼牵着鼻子走,不若放手一搏,趁着明贼的主力还在湖北,我军趁机南下江北。”

“主动向明贼进攻的同时,挽回战争的主动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