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第312章 干涉朝鲜与西进川蜀(1 / 2)

惟一令王愍浩感觉欣慰的是,自己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朝鲜礼曹判书了。

而是大明皇帝御笔亲封的朝鲜制置大臣。

也就是说,现在他王愍浩已经可以算是大明的一员了。

这点,实在是令王愍浩感觉哭笑不得。

哭是因为朝鲜现在已然被满清灭国,就连反抗势力也是只有大猫小猫三两只,实在是不成气候。

而笑则是因为,他王愍浩现在总算是脱离了朝鲜的烂泥塘,摇身一变变成了大明的一员,可谓是实现了阶层的跃迁。

从今往后,他王愍浩和原来的那些袍泽同僚,可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了。

就在王愍浩眺望着大海,思索着自己将来回到朝鲜之后,该如何完成大明皇帝交代的任务的时候。

大明皇家水师第二陆战旅旅长林爽文来到了他的身边,开口询问道。

“王大人,师座请您过去议事!”

林爽文是大员那边的反清义军出身,在大明收复福建之前,其部便成功夺取了大员岛的控制权,然后选择向大明投诚。

再然后,严烟,林爽文等义军将领便被各自册封了官职爵位荣养。

但林爽文有些不甘寂寞,不愿意年纪轻轻的就开始养老。

在投诚大明之后,便主动申请进入大明皇家讲武堂军校,学习火器部队的新战法。

在以一个十分优秀的成绩自军校毕业之后,林爽文便被五军都督府任命为了团长,进入大明皇家水师服役。

接下来,他接连在大明跨海攻取福建,以及清缴英国海盗的作战中屡立战功。

一路被提拔为了大明皇家水师第二陆战旅的旅长,并前往朝鲜执行作战任务。

而他口中的师座正是此次大明援朝的部队的总指挥,大明皇家水师朝鲜舰队司令员黄长军。

别看黄长军在明军诸将中不怎么起眼,但他的资历却是很深。

当年大明还龟缩在广西的山沟沟里打游击的时候,他便已经入伙了。

这么些年下来,一直在水师部队中打转,随着大明的水师不断扩军,他也是稳步升官。

如今绝对能够算是明军中的高层之一!

王愍浩闻言,脸上的表情一变,露出一个笑容说道。

“有劳林将军前来告知,本官这便去!”

虽然他这个朝鲜制置使的品阶比林爽文这个旅长的品阶要高,但他在林爽文面前,却是一点架子都没有。

可谓是相当的客气!

之所以如此,并非王愍浩一个文官开始学着尊重武夫了,而是他不敢得罪林爽文。

要知道林爽文可也是有后台的,他的大哥严烟现在可是大明朝中少有的几个公爵之一。

虽然没什么实权,但从品阶上来说,却是真正的军方高层。

是能参与到御书房议事中的大人物。

而他王愍浩一个朝鲜来的文官,背后可没有人给他撑着。

是故,王愍浩虽然获封了朝鲜制置使,可平日里行事时,却依旧不免小心慎重。

林爽文闻言,也是十分客气的摆摆手说道。

“王大人客气了,只是顺带的事情。”

态度也很热情。

林爽文心中有数,等到了朝鲜,他免不得要继续和王愍浩一起共事。

在没有利益冲突的前提下,和袍泽把关系处好总是没错的。

虽然王愍浩在朝中没什么背景,但其原朝鲜王国高官的身份,就是他最大的护身符。

大明想要插手朝鲜事务,是需要一块遮羞布来充当门面。

朝中既然不想再另立一个朝鲜国王,那便只能是选择一个在朝鲜有所名望的高官来做大明的代言人。

如此的话,暂且来说王愍浩的地位其实是不可取代的。

林爽文自然不会得罪于他。

两人相伴同行,往战船的指挥舱走去。

等他们抵达指挥舱时,整个舰队的高层都已经齐聚。

两人找到自己的座位,各自落座。

坐在上首位置的黄长军目光环视一周,见人都到齐了,开口说道。

“今日召集大家前来议事,首先便是准备向大家各自交代一下任务。”

“按照五军都督府的指示,我军在抵达朝鲜之后,当先攻取济州岛,建设营垒水寨,以做后勤基地。”

“然后,便是准备自仁川登陆,即使不能收复汉城,也要尽快打出我大明的声势。”

“还有就是制置使王大人,王大人你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来,在我军于仁川登陆之后,王大人要利用自己的身份名望去联络朝鲜各部义军的领袖,以求尽快得到策应。”

“我军兵力有限,若不能得到朝鲜各地义军的策应,会很难立足。”

“林旅长,你的手下的陆战教导队也要随时做好准备,为各部义军提供军事指导,帮助各部反清义军进行操练……”

“……”

总的来说,明军此次插手朝鲜战事,并没有准备自己下场,和满清打生打死。

而是准备通过扶持朝鲜各地的反清义军,来给清军添堵。

至于说明军自己,则是起到一个压阵的作用,用于为反清义军提供军事指导,向他们提供军械武器。

非到事态紧急不可挽回的地步,明军轻易不会下场。

庞大的船队继续向着朝鲜方向行去。

一面面明字大旗在天空中猎猎飘扬。

……

随着凤阳之战结束,明军大败清军,斩获数万。

在明眼人看来,天下局势其实已经明了。

所有人都明白,清亡明兴,已然成了定局。

明军无力继续进兵,那是因为被决口的黄河绊住了手脚。

而清军的无力进兵,却是真的无力进兵,若非明军被黄河拌住手脚,清军连维持当前的战线都困难。

现在清廷所能做的,也就只是以空间换时间,苟延残喘罢了。

只是,大明却并不准备给清廷这个苟延残喘的时间。

明军既然在正面战场上暂且无力动兵,五军都督府迅速做出了新的决议。

分别是东进和西进!

东进的目标是朝鲜,通过插手朝鲜战局来牵制清廷的兵力,并减少朝鲜对清廷的输血。

借此来打击清廷!

以求尽快让清廷的统治崩盘。

而西进的目标则是攻取川蜀这个天府之国,然后再在地方土司势力的配合下,攻取云贵二省,彻底统一整个南方。

在大明派出的使者的合纵连横之下,现在云贵川方面的土司都已经达成了统一意见。

准备要站队大明了!

各方战事如火如荼的筹备着!

大明宣武三年十一月,大明朝廷接到消息,白莲教义军同清军再战于成都。

囤积于湖广的明军主力抓住了这一时机,开始大局西进。

十一月底,明军过巫山,攻取夔州,奉节等地,过云阳,万县,继续西进。

十二月八日,明军破酆都,下涪陵,直逼重庆。

而此时,重庆方面的清军却是被清廷的云贵川三省总督,十一阿哥永瑆给调去成都平原,同白莲教义军决战去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