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依法拆除违章建筑(1 / 2)

在王四等人离开之后,李三刀又休息了一阵,等到天色彻底黑了下来。

他才从大青石上起身,随意寻了一个方向,钻进了林子里。

夜色漆黑,月光朦朦胧胧,四周到处都是茂密的草木,地上是一层厚厚的落叶。

一脚踩上去,若是不慎有很大可能会踩空。

李三刀伸手扶着一旁的大树,深一脚浅一脚的继续向前。

李三刀不知道自己走了多长时间,四周的一切,仿佛整个伏牛山都陷入了一片漆黑之中。

伸手不见五指!

他转身向着自己来时的方向看去,只见几团火光影影绰绰,看不真切。

但很明显距离他是越来越近的。

那是追击他的明军部队,以及伏牛山当地的民夫在搜山。

而在他的正前方的密林中,很远的地方,也是同样有几团火光在闪烁。

看着这些,李三刀不由得一阵绝望。

但当他想到,自己的兄弟们之时,便又提起最后的力气,继续向前走去。

一边走,一边有意的在地上留下一些痕迹。

因为,他知道只有自己这边吸引了足够的注意力,自己的那些兄弟才有突围逃出去的可能性。

忽然,李三刀感觉自己踩到了什么!

但还不等他反应过来,只听崩的一声,地上凭空出现了一个网套。

这网套直接套住了李三刀的脚腕,将他倒吊在了树上。

猛地失重感让李三刀只感觉眼前一黑,旋即便是一阵天旋地转,他手中握着的短刀也是脱手掉在了远处。

回过神来之后,李三刀猛烈的挣扎,但却是丝毫不起作用。

他伸手去够短刀,但指尖距离短刀的落点却还有好几寸的距离,哪怕李三刀用尽全力,也根本够不到。

片刻之后,李三刀绝望了,体力耗尽的他就这么倒挂在树上,表情中满是绝望。

就在这时候,远处忽的传来一阵吆喝。

“抓到人了,陷井抓到人了。”

“快!快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李三刀,我们抓住李三刀了……”

一群人哗啦啦的涌了上来,七嘴八舌的说着什么,很快便将李三刀从树上放了下来,然后五大绑的捆了起来,生怕他跑掉。

“走吧,晚上林子里不安全,我们这就押着钦犯回去复命……”

“是极,是极,能尽快下山,就尽快下山,以免再出了什么意外。”

“……”

一群人商议之后,决定要连夜下山,拿李三刀前去向大明交差。

一行人走了差不多一整夜,直到天色蒙蒙亮,才来到伏牛山山脚下的一处营地外。

营地上空,一面明字大旗迎风飘扬!

营地内外有不少背着火枪的明军在巡逻。

这一行人离着老远,便开始呼喊了起来。

“我们抓到李三刀了,我们抓到李三刀了!”

一阵阵呼喊声中,一群人被迎进了营地,一名明军的准将在得到消息之后,亲自前来查探。

一看果真是李三刀,脸上不由自主的绽放出了笑容。

对着面前几人哈哈大笑道。

“哈哈哈,你们这次可算是立功了!”

“随后本将便替你们向上面请功!”

语罢,他便又将目光看向了被押着的李三刀,咬牙切齿的说道。

“尔这贼子,如今可算是落网了。”

“等着被朝廷明正典刑,凌迟处死吧!”

“当年你丧心病狂的掘开黄河大堤的时候,就该想到,你迟早会有今日。”

这名明军准将也是河南人。

他的家乡同样也被黄河决口之后的滔滔大水所波及,家里的田产屋宅损失惨重。

正因为如此,他也是恨极了李三刀这个罪魁祸首了。

李三刀闻言,却好似没有听到他说话一般,只是表情木讷,一言不发。

从他的眼神中,已经丝毫也看不到对生的渴望了。

只是,就在这时候,营地外再次传来一阵嘈杂的呼喊。

很快,便见又有人押着一群钦犯走进了营地,一边走,一边大呼道。

“抓到钦犯了。”

“钦犯王四,牛河,张广栽等人落网……”

李三刀闻言,下意识的转头向着喊声传来的方向看去。

旋即他便看到了令他感到绝望的一幕,他的那些分散突围的兄弟,现在都已经是镣铐加身,被押送到了明军的营地之中。

李三刀见此一幕,只感觉眼前一黑,整个人差点晕厥过去。

……

大明宣武五年八月,朱简灼带着皇帝行辕自南京出发,沿着运河开始北上,准备要前往京师。

等到宣武五年的十月,行辕一路走走停停,终于抵达了北京城郊外。

朱靖垵亲自出城相迎。

见朱简灼的御驾下船,朱靖垵大步向前,来到他的身边,下拜道。

“儿臣拜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朱靖垵身后,一名名明军军将也是随之一起下拜。

齐声道。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抵达了北京,诸将都很兴奋。

他们这次随军北伐,收复了北京和北方数省,这个功劳可是实打实的。

不少人都在等着功劳兑现,加官进爵呢。

但因为之前朱简灼还在北上的路上,是故,该兑现给他们的战功一直是悬而未决。

加官进爵的事情,也就都被暂时搁置了下来。

众将对此早已是满怀期许。

如今,朱简灼终于抵达了京城,这也就意味着,朝廷该给他们的封赏,估计很快就可以落实到位了。

这叫明军诸将如何能不感到兴奋和激动?

他们现在对于朱简灼的欢迎,可都是发自肺腑的。

朱简灼见此,哈哈大笑道。

“快快请起,诸位将军快快请起。”

“我大明能够光复天下,收复京师,诸位将军功莫大焉啊!”

诸将见此,纷纷开口表示一切都是因为皇帝陛下的英明领导,太子殿下的指挥若定,他们不敢居功。

一旁的朱靖垵见此,开口说道。

“父皇,紫禁城和圆明园儿臣都已经命人收拾出来了,您看是现在就过去,还是先去天寿山皇陵祭祖?”

在南京向老朱同志装逼,表示南京收复的风头朱靖垵已经出了。

是故,北京这边的天寿山皇陵朱靖垵便选择留给自家老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