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粮价(1 / 2)

其实,朱靖垵刚刚收复江南的时候,便已经下令成立了物价管理局。

并在江南尝试以朝廷的行政手段,对江南的物价进行管控。

只是可惜,由于当时大明朝廷的主要精力一直都放在对清作战上。

是故,物价管理局虽然成立了,但一直没被怎么重视,到现在也只是一个空架子,而没有太大的职能。

更没有人把他当回事!

但现如今,既然大明已经收复了京师,完成了统一战争,接下来要将主要精力都放在内政上。

那物价管理局的职能自然要被落实到位。

朱简灼闻言,不免有些疑虑的询问道。

“朝廷如果着手对物价进行调控和管理,那是否会引发底下人的不满?”

大明能有今日之盛,那些商贾士绅是出了不小力气的,他们在朝中都有着不弱的影响力。

是故,朱简灼对其不免有些忌惮。

朱靖垵闻言,点头给出了准确的回答。

“不满肯定是会有不满的,但是,即便那些商人再怎么不满,朝廷也不能坐视粮食等关乎民生的物资的物价无序增涨。”

“无论何时,民生永远都是要摆在第一位。”

语罢,朱靖垵又颇有深意的说了一句。

“甲申年的时候,灭亡大明的可不是对朝廷不满的商人,而是一群吃不饱饭的农民。”

“自古以来,也从来没有听说有哪朝哪代是亡在商人手上的。”

“除去两宋是亡于异族入侵,其他历朝历代可都是亡在农民起义中的!”

哪怕是当年明末,灭亡大明的也非是满清,而是李自成的闯军。

满清其实是在大明灭亡之后,才得以入关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外如是。

朱简灼闻言,点头表示了认可,然后开口说道。

“靖垵放心吧,父皇明白了。”

“随后便让内阁方面制定平抑粮价的措施……”

朱简灼见此,忍不住开口说道。

“还是得修铁路啊!”

虽然现在大明仅仅只修通了联接京师与天津的铁路线。

但是,铁路的运量与便捷却已经初步展露了出来。

走海路运来的粮食在天津卸货之后,装上火车,大半天的功夫,大几万石的粮食就能从天津运抵京师。

这个效率,实在是过于惊人了些!

若天下州府都能以铁路相连,那对朝廷来说,若有地方叛乱,那平叛大军可就真的是朝发夕至了。

朱靖垵闻言,也是开口说道。

“连通全国的铁路网修通之日,便是大明真正腾飞之时。”

……

京城,周家粮铺!

粮铺门口排着一条长龙,一名名穿着粗布麻衣的百姓站在粮铺门口,一张张脸上都是肉眼可见的焦虑。

向河天还没亮便起床来了粮铺外排队,一直排到现在快中午了,前面都还有黑压压的一片人头。

揉着不停的泛酸水的肚子,向河脸上满是忧愁。

他今日要是再买不到粮,家里可就真的要断粮了。

他倒是还能忍,可家里的婆娘孩子可已经是饿的嗷嗷叫了。

只是就在这时候,前方忽的传来一阵喧哗与嘈杂。

“快点啊,怎么这么慢呢!”

“就是就是,我都排了一上午,可还没买到粮。”

“周掌柜的,大家都是街坊邻居的,你就多放些粮出来卖吧!”

“……”

正在排队的人群向着粮铺一阵呼喊。

话音还没落下,周家粮铺内走出一名二十岁出头的伙计,目光不屑的瞥了一眼正在排队的人群,拿出一张写了字的纸,啪的一下贴在了售价牌上。

售价牌上的价格由白米每斗三百九十钱变成了白米每斗四百钱。

白面的价格也是从每斗三百七十钱,变成了三百七十五钱。

见此一幕,本来就等的不耐烦的人群瞬间便炸了。

“什么意思?怎么又涨价了?”

“就是啊,今天都涨价两回了吧?早上时候白米每斗三百八十钱,半上午涨成了三百九十钱,这才什么时候啊,怎么就涨到四百钱了?”

“周掌柜的你出来,咱们好好唠唠嗑,都是街坊邻居的,你这价涨的是不是太过分了?”

向河站在人群中,也是跟着愤怒的人群一起鼓噪,希望能借此向粮铺的掌柜施压,让粮铺的掌柜降价。

只是,那名伙计闻言,却是语气十分蛮横的说道。

“吵吵什么?都吵吵什么呢?”

“漕运被叛军断了,现在整个京城都缺粮,既然缺粮了,粮价上涨多正常?你们爱买不买,不买饿着去。”

原本愤怒的众人听闻此言,脸上的表情都是明显一滞。

渐渐的也就都沉默了下来,不敢再多说什么。

那伙计见此,不屑的冷哼一声,返回了粮铺内。

在现在的京城,有粮的就是大爷!

向河见此,也只能是继续排队。

这次他倒是没排多长时间便轮到了他。

“要三斗新米。”

语罢,向河把钱交给负责称粮的伙计,他便准备领米。

但当他看到那伙计往粮袋里装的东西,却是面色一变。

他一把抓住了那伙计的衣领,开口咆哮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