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大棒与甜枣(1 / 2)

嗯,这点朱靖垵其实是和小鬼子的德川家学的。

德川家在西历1603年击败丰臣集团,夺取日本政权之后,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经常有事没事召关东关西各大名前往交互“参勤交待”。

算下来,各藩大名每年最少有半年在江户,或是往返江户的路上。

如此一来,各藩大名就只能将藩务交给藩内的臣子去处理。

如此以来,各藩大名为了平衡权臣,维持统治都已经费尽心力了,压根无力去造反,去琢磨推翻德川家的统治。

且不管这招卑不卑鄙,你就说好不好用就完了。

反正朱靖垵觉得挺好用的,也就给抄过来了。

嗯,爹偷儿子不算偷。

至于说那些蒙古王公受不了来回奔波了怎么办?

那关大明屁事啊!

反正要在路上来回奔波的是蒙古王公,而不是大明皇帝。

至于说不来?

你敢不来试试?

只要你敢不来,前脚谋反的大帽子盖下去,后脚大明平叛的大军就会发兵。

旋即,身死而族灭矣!

当然了,如果实在受不了来回奔波,你还可以申请大明派遣官员帮你处理部落事务,你自己干脆常住京城嘛!

大明再怎么着,也不至于提供不起一个住房不是?

朱靖垵此言一出,众蒙古王公皆是面露难色。

显然他们都不想答应朱靖垵的要求,却也不敢拒绝。

最终,还是土尔扈特部的策凌那木扎勒站出来带头说道。

“殿下,小汗附议!”

“小汗愿派遣质子前往大明京城常住,小汗本人也愿意随时进京朝觐天子,以表敬意!”

这一瞬间,一道道如同刀子般锐利的目光,全部向着策凌那木扎勒看去。

那些蒙古王公们,现在对策凌那木扎勒这个搅屎棍可谓是恨得牙痒痒。

他妈的,有你什么事情啊,你着急站出来表示你妈呢?

你特么想做汉人的狗,我们不想啊!

但是,既然策凌那木扎勒已经开口表态了,他们所能够做的,也只有附议。

除非他们也想要步科尔沁部的后尘!

这些蒙古王公们内心深处不由自主的感到一阵悲哀。

遥想当年的蒙古铁骑,横扫小半个世界,征服了无数的文明和国家,铁骑所到之处,要么投降臣服,要么尽数诛灭。

现在的蒙古呢?

偌大的蒙古草原是一片散沙,蒙古草原,这片蒙古本部原来的圣地,变成了青楼里的窑姐儿,恩客想来就来,随时光顾,自己还没有半点反抗的余地。

但是,局势如此,他们心中即便再不甘。

但面对大明的铁拳,这些蒙古王公却也不敢说出半个不字来,只能是纷纷跪伏在地,口中称赞殿下英明。

朱靖垵见此,满意的颔首道。

“不错!不错!”

“恭喜诸位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语罢,他又接着说道。

“第三点,从今日起,哲布尊丹巴和章嘉呼图克图两位活佛,要轮流前往京城常驻,为大明,为皇室祈福。”

“大明也会在京城,为两位活佛各自修建一座寺庙,以供两位活佛下榻。”

“不知两位活佛意下如何?”

“作为报答,朝廷会延续之前满清对草原所实行的宗教政策,继续全力支持黄教传遍,不做改变。”

要控制蒙古,就不能光在世俗上控制蒙古。

由于这些年来满清对蒙古所实行的尊奉黄教的政策,以至于现在黄教的两位活佛在草原上有着相当深厚的影响力。

大明若想要控制整个蒙古,就必须得先控制黄教才行。

而这两位活佛在黄教的地位自然不必说。

活佛在手,就不怕黄教翻了天去。

为了保证蒙古草原的安定,朱靖垵虽然不信教,但却不介意在京城为两位活佛一人修一座寺庙。

至于说延续满清此前的宗教政策……

怎么说呢,满清之所以能让蒙古各部听话,和满清对草原的宗教政策是有着相当大的关系的。

哪怕是不说宗教对政治的影响。

光是宗教对蒙古的削弱作用,朱靖垵也得好好用他。

自从明末以来,蒙古人的人口一路负增长,从明末时候的数百万,直到现在的不足二百万,再到原有历史线上的只有一百万。

黄教在里面可是没少出力!

因为黄教的教规规定,出家僧人不得娶妻生子。

而满清的政策又规定,蒙古各部,如果有哪户人家生了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儿子,就必须送一个儿子出家。

并需要缴纳高额的供奉,以供养寺庙。

这一举动,极大的遏制了蒙古的人口增长。

除此之外,再辅助通过战争消耗等手段,

不断的削弱蒙古各部,消灭蒙古各部的男丁。

这便是满清所谓的减丁策!

这招虽然损了点,但也是真的好用。

有清一朝,除去准格尔之外,蒙古各部均为满清之忠犬,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对此,朱靖垵并不准备改变什么。

最起码,暂时不准备改变什么。

在大明未曾完成工业化之前,朱靖垵可不想草原上再出现一个足以威胁到大明生死存亡的强大游牧政权。

即便要解放蒙古诸部,那也得在汉地初步完成工业化,且连通汉地和草原的铁路网修通之后。

在大明对草原各部有足够的控制力之前,让草原各部继续虚弱下去,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两位活佛闻言,纷纷开口说道。

“贫僧愿往!”

他们同样也不敢拒绝朱靖垵的要求。

在刀枪面前,佛祖可保护不了他们。

再说了,他们需要的只是朝廷支持黄教在草原上传教布道。

至于说这个朝廷是大明还是满清,其实不重要。

并且,两人还在琢磨着,等自己抵达大明京城之后,一定想办法让大明的皇帝也开始信教……

对于宗教来说,没什么是比君王的虔诚更重要的了。

紧接着,朱靖垵又开始说出了其他的要求。

比如说在草原上推行儒家教育,对草原进行汉化。

这点不必说,如果一个地方不能进行彻底的汉化,让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全部趋同于大明的普世价值。

那么大明即便是能够凭借强大的武力,把地盘给占下来,那也长久不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