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博福斯山炮(2 / 2)

何炜笑着挥挥手,跳进射击工事之中,轻轻的抚摸着冰凉的炮管,不断的摩挲着,又摇起高低机与手轮,摆弄了好一会儿,那名上士还想上前阻止,却被一名中尉排长笑着拦住,同为黄埔生,他也明白何炜这种步兵科学生对火炮本身的好奇,可能也是想起了军校期间炮兵科和步兵科学生的种种趣事,脸上亦是发出了会心的微笑,所有心有灵犀的阻止了要去阻拦的班长。

“长官,我们营长请您去一趟。”何炜正摆弄在兴头上,突然跑过来一名士兵,得知是曹惠国叫自己,何炜立刻跑去,在炮兵第四连的野战指挥所中,刚刚在炮队镜前结束观察的曹惠国,指了指桌子上的地图,对何炜说道:“我带上来这个连已经放列完毕,可以试射,你们步兵有什么意见?”

何炜有些惊讶,说道:“这么快?”

曹惠国点点头:“地形平坦的好处就是这样,开设阵地快,试射和观测也方便,第四连的连长已经带着观测组和地图上去了,昨天连夜测制的地图不够准确,现在还需要补测,一会儿就会打来电话组织试射,要打什么目标,这个就要你们步兵决定了。”

曹惠国又解释道:“博福斯山炮连作战,完全依靠观测和测地,作战的时候,射击阵地上只留两个排长听电话,连长要带着观测员扛着炮队镜和方向盘前出,一切都要靠观测所来决定。我再给你介绍一下情况,现在观测员使用德国蔡司炮队镜和德造三二式方向盘的极限目视观测距离是五公里,我们没有校射用的观察机也没有日本人的大型气球,五公里已经是极限。”

何炜问道:“炮兵试射的话,有一点我很担心,对面日本人的炮兵也不是吃素的,炮兵试射,必然会暴露目标,如果被日本人发现之后,日军炮兵一旦确定我炮阵地的方位进行反炮兵射击,到时候怎么办?”

曹惠国似乎早有准备:“这么远的距离,敌军不可能发现我的炮阵地。”

“那要是观察到炮弹的落地爆炸点?”

“放心,这一点也考虑到了,一会儿我们试射不会用普通弹,用的是教练弹,那玩意落地之后不会爆炸,也不会炸起滚滚浓烟,顶多就是掀起来一堆土灰。”

“教练弹?....那东西能顶用吗?”

何炜问道。

曹惠国很确定的点点头,突然猥琐的笑了起来:“当然,不但能试射,教练弹还可以打仗呢。”

何炜很是不解,说道:“愿闻其详。”

带着观测组前出的炮兵连长还没有打来电话,趁着还有功夫,曹惠国也乐于给何炜讲一讲炮兵典故。

原来1933年底的“闽变”时,七十五毫米博福斯山炮就已经参加战斗,装备新式火炮的独立炮1团第2营由南京通光营房出发,在南京装车由铁路运输到衢州,而后在山区步行南下,走了1多公里山路进军南平,在进攻南平时却发现所携带的山炮炮弹并不是具有杀伤效果的弹药,而是弹头内填充沙土和水泥的教练弹。

情急之下,这个炮营别无他法,居然就用教练弹直接开火射击,掩护步兵进攻南平城,结果在打了三十多颗教练弹之后,南平城里面的守军居然直接投降了!

听了之后,何炜亦是啧啧称奇。

忽然,电话响起,曹惠国立刻跑去接通了电话,而后把电话递给了何炜。

“喂喂喂,是何中尉吗?”

电话那边传来了炮四连连长的声音。

何炜急忙回道:“是我,长官,现在是什么情况。”

“我带领观测组在你们步兵阵地前三公里的位置,这附近有不少鬼子的尸体,都烂掉发臭了,我只能前进到这里,在往前走可能会碰到日军的步兵,我的极限观测距离是五公里,在我这个位置上,对于你们来说,火炮目前的最佳射击范围就是八公里内,你想怎么打?”

八公里,博福斯七十五毫米山炮的强装药极限射程是91米,这就意味着当前的八公里最佳射击距离,火炮可以完全做到全覆盖,可在实际作战中,第六连的主要火战区域就是阵地前的三公里,又想到了博福斯七十五毫米山炮的战斗性能,思索片刻,何炜再一次开口。

“长官,据我所知,博福斯山炮在射击时的最小夹差可以取到二十五米,我阵地前的火战范围是三公里,博福斯爆破榴弹的杀伤半径是一百三十米,我想将这三公里以一百米为界,划分为三十个射击区域,每个射击区域以二十五米夹差试射,这么搞炮兵可以做到吗?”

“没有任何问题,博福斯山炮的精度非常高,完全可以做到,只是你障碍区域前面那两三公里不准备作为射击区域?”

“要打也得看的见啊,这是反步兵射击,你们观测所总要撤回来的,炮队镜的最大观测极限是五公里,现在试射了,倒是能对日军进行阻拦和袭扰射击,可是我军炮弹有限,我不想把宝贵的炮弹用在袭扰射击上。”

电话那边的炮兵连长作战的决心却是很旺盛,说道:“撤回去了我也能看到阵地前两公里,最好还是打一下,博福斯试射的速度不慢。”

既然炮兵连长都这么说了,何炜也不废话:“那就谢谢长官了。”

挂断电话,步兵与炮兵的沟通就此结束,一分钟后,不远处的火炮放列阵地传来了一声巨响,随着一颗七十五毫米教练弹飞出炮膛,这一连火炮的试射工作,就此展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