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第211章 增援铁军(2 / 2)

特务排排长杨彪说道:“咱们这一千多步兵就是急行军也不可能说到就到,不过战车连要是也跟着去,就不如让战车连先冲过去,反正赵连长你手下这些铁王八跑得快,冲的猛,收拾鬼子跟砍瓜切菜一样,就像我们当初在公路上伏击那伙鬼子一样,干脆让战车连的弟兄向过去,我们在后面跟着,先他奶奶的用战车碾一碾狗日的。”

杨彪说着说着便看向了战车连的连长赵虎震,同时脸上的表情亦变的十分精彩,仿佛又回忆起来当初伏击步兵第九联队第三大队时战车把日军冲撞碾压的鬼哭狼嚎的场景。

战车连连长赵虎震却是回以苦笑,摇头说道:“杨排长,这是万万不成的,战车的作战必须要有步兵来配合,否则的话就是独木难支,而且看何营长拿来的这封战报,日军在进攻七十四军时出动了大量的战车,日军的主力战车是九五式战车和八九式战车,这两种战车都比我连装备的德国战车要强,装甲更厚,且火力更猛,都装备有火炮,我的战车只有机枪,交起手来根本不是日军战车的对手。”

“那就直接用汽车运,咱们后面不是还有一百多台汽车吗?”

特务营炮兵连连长陈信生说道。

“这个时候现调集汽车哪里还来得及,再说现在是下午,天还没黑,一百多台车的目标太大了,鬼子的飞机可不是吃素的。”

特务营副营长兼步兵第一连连长傅琛否决了陈信生的提议,一群人讨论半天也没研究出个结果来,最后,众人都看向了默默低头的何炜。

众人的讨论,何炜都听了进去,这次支援行动,既要快,更要狠,既要兵贵神速,更要重拳出击,于是,何炜斩钉截铁的说道:“你们的想法我都考虑到了,既如此,我打算以战车连全部出动,陆军装甲兵团的战车防御炮排也拉上来,我营炮兵连的迫击炮和战车防御炮都已经实现了摩托车机动,也都拉出来,步兵只出动特务排,特务排乘坐战车连的卡车,跟战车连的弟兄们挤一挤,总之,我特务营特务排,炮兵连的迫击炮组和战车防御炮组,友军战车连和装甲兵团战车防御炮排共同组成一支摩托化机动的先头部队。”

“余下的三个步兵连和通信排,由傅琛副营长统一指挥在后快速机动跑步行军,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冲向淳化,增援友军第五十一师。”

“营长,我炮兵连还有两门缴获鬼子的四一式山炮,要不也带上吧,正好让战车连的卡车帮着牵引。”

炮兵连连长陈信生补充道。

何炜点点头:“可以,都听明白我的命令了吗?”

“是!”

军官们齐齐答道,很快,何炜组织的摩托化先头部队就已出发,这支摩托化部队几乎集中了何炜手头上能动用的全部机动车辆,其实在后方,还有两个汽车连一百多台汽车听他随时调动,可正如傅琛所说,大白天弄一百多台汽车纯属是觉得日本人的飞机没有东西炸,于是,何炜只能运用他手上现有的机动车辆。

特务营炮兵连的四门八十一毫米迫击炮和两门四十七毫米战车防御炮全部都是用三轮摩托牵引,机动不是问题,至于从鬼子手里缴获的两门四一式山炮,让战车连的卡车一拉就成,陆军装甲兵团战车防御炮排的两门德国造三十七毫米战车防御炮也都是用德国奔驰越野车牵引,快速机动完全不是问题。

特务排那几十名步兵,自然是乘坐战车连的十几辆卡车跟战车的配件物资在车厢上挤一挤,总之,这么杂七杂八的拼凑,何炜总算是攒出来一支全摩托化机动的先头支援部队。

只要在第五十一师阵地彻底崩溃失守之前,以这支兵力不算多的先头部队分秒必争的对进攻第五十一师阵地的日军来一次突袭,五十一师就能喘上一口气,淳化阵地就能多坚持一会儿。

在轰鸣的马达声中,特务营的先头部队开足马力向淳化附近的第五十一师三零一团阵地快速突进,而第三零一团阵地上的战斗也趋于白热化。

第三零一团阵地前,步兵第三十六联队的日军在六辆战车的掩护下已经突进至距离第三零一团主阵地不到三百米处,正准备加速突进,突破第三零一团的阵地。

结果阵地上的中国军队突然爆发出了极其猛烈的火力,阵地上的中国军队像是疯了一样用各种武器向战车开火射击,从重机枪,轻机枪,再到步枪,全都发了疯的开火射击,而且打出来的全都是没有穿甲能力普通弹,虽然没有击穿日军战车的装甲,但却是在六辆八九式战车的躯壳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弹痕。

随后,竟有三十几名中国官兵跃出了战壕,向日军的战车冲去,每个人的怀里都抱着成捆的手榴弹。

看到中国士兵手中的手榴弹,日军战车兵哪里还不知道中国军队的企图,全都争先恐后的用机枪向冲来的中国士兵扫射。

然而,这些日军战车兵发现,在几轮扫射过后,三十多名中国士兵只有不到十个人被打倒,其他的人竟然都能灵活的低姿机动躲避,而由于距离过近,竟然也有两辆战车的驾驶员被中国军队射出的子弹通过观察口击中,两辆战场也顿时止步不前。

“弟兄们,冲啊,上啊。”

三零一团第五连上尉连长周汉臣左手抱着手榴弹,右手拿着驳壳枪,领着身后的二十多名弟兄前进,他率领的弟兄,既然能在直接冲击日军战车时在日军猛烈的火力下生存下来,自然都不是等闲之辈,那些被打倒的,大多是壮了胆子跟着他们冲下去的新兵。

而活下来的这些弟兄,全都是第三零一团的老兵,他们大多在抗战前入伍,全部都是准尉和军士军衔,是第三零一团的核心骨干。

他们在淞沪会战中经历了血的洗礼,更不是第一次面对日军战车,几乎所有人都在淞沪战场上经历过对日军战车的人肉爆破,在淞沪,他们很幸运,没有在对战车的爆破作战中成为冲在最前,必要殉国的第一爆破手,可是今天,在南京,在淳化,他们即将迎来自己的最后一刻。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