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歼灭战11(1 / 2)

第278章 歼灭战11

就在日军的回援部队被何炜派出的机动队用缴获自日军的山炮折磨的痛苦不堪的同时,在主阵地上的攻击队也对当面的日军展开了行动。

不过,主阵地上总攻击行动的战术计划,却已经发生了变化。

按照何炜的原计划,第一零三师的主力部队将负责全面袭扰,对日军所占据的主阵地进行全面的攻击,而后由何炜率领的特务营部队根据全面袭扰所获知的日军薄弱点进行一点突破。

最后,再由第一零三师的部队从打开的突破口处实行密集队形冲击,一举攻下日军阵地。

但经过何炜二人的实地考察之后,认为当前军情紧急,恐怕是来不及做全面的袭扰,同时何绍周也是铁了心的想要靠实战,靠铁和血来捶打自己的部队,不想把第一零三师的兵力消耗在佯攻袭扰之上。

而且,何绍周还根据自己行伍多年的经验,向何炜表达了采取袭扰战术的另外一层隐忧,那就是像第一零三师这样战斗力较差的前地方军部队,在战斗意志和战斗精神上和精锐部队比起来最大的差距恐怕就在于所谓的“战斗韧性。”

精锐部队,能打的部队,往往在战斗中可以做到屡败屡战,一鼓作气,再而不衰甚至三而不竭,但是战斗力较差的部队,可未必有这个能力,极可能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乃至于三而溃。

而何绍周的意思也正是如此,如果让第一零三师去组织全面袭扰,而日军又给予了强硬的还击甚至于反攻,那第一零三师便有溃败的风险。

而一旦发生溃败,再想把第一零三师的部队组织起来发起进一步的攻击恐怕就很困难了,以第一零三师当前的战斗力和战斗韧性,恐怕是没有在进攻失利之后快速收拢部队并继续组织进攻的能力。

何炜在经过周祥的思考之后,也认为何绍周这一看法很有道理,遂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基于此着手修改了作战方案,即将原定的全面袭扰,一点突破,集中冲击改为全面猛攻,一点突破,集中歼灭!

也就是说,什么他娘的袭扰,佯攻,都不做了,上来就以第一零三师的全部力量对日军的阵地发起全线猛攻,而何炜则率领特务营的部队观察日军战线上的薄弱处,择机发起攻击,协助第一零三师攻夺日军的阵地!

轰轰-

咣咣-

主阵地处,在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中,炮兵对日军阵地猛烈的炮击依然在继续,日军所占据的阵地上已经是硝烟滚滚,轰响声声,火光闪现。

由四门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四门七十五毫米山炮和十三门八十二毫米迫击炮组成的小型炮兵群依然在尽最大的射速向日军所占据的阵地进行炮击。

国军炮兵第八团榴弹炮连的辽造十四年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和陆军炮兵学校练习队山炮连的博福斯七十五毫米山炮阵地上火炮齐射时产生的冲击波宛如一阵狂风刮过。

整齐轰响的八门火炮在火炮炮声因为后坐力而后退的同时,强大的后坐力在炮阵地中掀起了一阵阵黄土,与炮口和炮尾溢出的硝烟一起席卷上天,与此同时,一颗颗一百五十毫米榴弹和七十五毫米山炮弹也重重的打在了日军的阵地上。

日军的阵地上,青黑色的烟柱和赤红色火焰搅在一起直冲天际,密集的八二迫击炮黄磷弹连续射击在日军的阵地上燃起了一朵朵白色的烟花,使得日军阵地的大半都笼罩在了烟雾之中,四处弥散开来的黄磷弹炮烟好似老天突然降下来的轻飘飘的雾障。

在这一片局部战场上,中国军队难得的形成了对日军的相对炮兵火力优势,占据着第四十八师一线阵地的日军部队所配备的身管火炮只有三个步兵大队直属步兵炮小队的六门九二式步兵炮和步兵第三十八联队与步兵第四十一联队直属联队炮中队的八门四一式七十五毫米山炮。

面对中国军队的猛烈炮击,阵地中的日军最高指挥官-步兵第四十一联队的联队长山田铁二郎也是恼怒异常。

起初,为了反击中国炮兵,山田铁二郎命令所属的两个联队炮中队用四一式山炮进行还击,可这两个中队的八门四一式山炮刚推出阵地,仅仅完成了试射,连对中国军队炮兵阵地的效力射的首发弹都来不及射出,中国军队的七十五毫米博福斯山炮弹就准确的击中了日军的山炮阵地。

结果,日军的这个可笑的炮兵反击中,八门四一式山炮一共连二十颗炮弹都没有打出去,更没有一颗炮弹打中国军的炮兵阵地,反而有两门四一式山炮被实行了反炮兵作战射击的中国军队七十五毫米博福斯山炮炸毁。

日军炮兵落得这个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下场,则是因为他们面对的中国炮兵中,有着全中国炮兵中最为精锐的陆军炮兵学校练习队山炮连。

这个连隶属于担任全国炮兵军官深造教育职责的陆军炮兵学校,官兵战技精熟,各级军官全都是黄埔军校炮兵科毕业,军士和士兵也都是久经训练的老兵。

更重要的是,这个连不但装备有国军中最为先进的瑞典进口博福斯七十五毫米山炮,还携带了炮兵学校所装备的各种全套德国进口观测器材。

在这些观测器材的加成下,战场上的中国炮兵对于战场情况的感知能力远非日军可比,故而,日军的八门四一式山炮在试射阶段之时即被炮校练习队的山炮锁定,紧随其后的,自然是七五山炮准确而又酷烈的打击。

经此,主阵地上的日军炮兵便再也不敢向战场上的中国炮兵还击。

而除却主阵地中日军部队自身装备的火炮外,能为阵地中的日军提供支援的,也就只有独立山炮第三联队的两个山炮大队和部署在后方的一个七十五毫米野炮大队了。

独立山炮第三联队的两个山炮大队自不必多说,先是被赵虎震的战车连偷袭,把装备丢了个七七八八,连所装备的山炮都被中国军队利用反过来打日军,遑论什么火力支援了。

而在后方的那个野炮大队,虽然安然无恙的开火射击,可也是有心无力,因为占据了第四十八师阵地的日军部队和中国军队的阵地距离较近,犬牙交错,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国军队的八十二毫米迫击炮不断的使用黄磷弹开火射击,日军所占据的阵地上已经满是白色烟雾,严重的影响了日军野炮兵的观察效果。

为了避免误伤,在后方放列的日军野炮兵大队也不敢冒险开火。

于是,在这一局部战场上,中国军队的炮兵难得取得了主导权,而中国军队的炮手们也难得的恣意畅快了一番。

前沿阵地,何炜与何绍周并排站在一起,四周炮弹的呼啸声阵阵,何炜举起望远镜,一边聆听着炮弹飞行时候呼啸声,一边观察着炮击的弹着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