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MG34与六零炮(1 / 2)

第292章 MG34与六零炮

在何炜说完之后,丁伦士即陷入了纠结之中。

虽然已经对何炜的身份有了全新的认识,可对于他提出的采购军火,依然是没有立刻应承下来,而是以一个精明买办独有的狡智迅速的在心中权衡这笔看不见摸不着的军火生意的利弊。

丁伦士的第一反应,对于这笔生意其实是拒绝的。

作为一名买办,他衡量一笔生意能不能做的标准乃是利润多少,而何炜所言,他是在替军政部何部长的侄子何绍周采买武器不假,可抛开何绍周的身份背景不谈,这批生意仅仅是为了给一个步兵师购买一些武器装备,其数量和交易额度并不会很大。

而丁伦士背后的礼和洋行却是行业内的巨头,何炜这样给一个步兵师买一些不知道是什么型号武器的单子,对于礼和洋行而言其实是可有可不有的。

但是,丁伦士也知道,何炜背后的何绍周,以及何绍周背后的何部长却是完全不能忽略的存在,若是能做好这一单生意,也就等于让何绍周满意,进而,也有更进一步和军政部何部长打好关系的机会。

现在中日战争十分激烈,中国军队的装备损失十分巨大,以中国的军工生产能力,根本无法靠自身补充巨大的武器装备缺口。

因此,中国向外订购大批的军火是必然之事,而中国军队的军火外购权目前又完全被军政部所掌握,若他丁伦士能够与何部长打好关系,那日后的军火生意岂不是更加好做?战争财发的不是更快更好?

如果站在这一层次上来看,这笔生意其实是很值得一做的,哪怕是赔本也是值得的,何况礼和洋行经营的军火生意压根就赔不了本,无非是利润多和利润少的问题。

另外,丁伦士虽然满脑子都是钱,可作为人还是有一点点良心的,今天如果不是有何炜在,他多半就是个被人在街上活活砍死的下场,因此,本着那所剩不多的良心和感激,丁伦士在综合权衡之下,还是觉得这笔生意其实是做得的。

下定决心之后,丁伦士斩钉截铁的对何炜说道:“老弟,这生意,倒也不是做不得,不过,我还是得先问问你帮何师长采买的是何种武器装备?”

看到丁伦士松了口,何炜心中也是一喜,看来他这一番拉大旗扯虎皮坑蒙拐骗果然有效。

而采买的武器装备型号,他心中也早有了预选。

自从穿越以来,从忻口会战再到金陵保卫战,根据何炜和日军交手几个月的作战经验来看,从中日两军的编制装备来讲,双方的火力差距其实是从团和联队一级开始拉大了。

日军的联队一级直属有装备山炮的联队炮中队,装备速射炮的速射炮中队,而多数中国军队的团级单位根本就没有团直属火炮,双方之间的炮兵火力差距极大。

可若是看联队或者是团级以下的单位,其实双方的火力差距倒并没有那么大,日军的大队一般下属的重火器为重机枪中队和步兵炮小队,中国军队与之对应的则配备有重机枪连和八二迫击炮排,总体差距并不大,但是在个别层次的火器上,中国军队依然存在着短板甚至是空白。

何炜的这一看法,主要来自于他在忻口会战时的感性认识,在那里,他先当排长,又从排长晋升到了连长,对日军的编制火力有了切身的认识,可以说在营一级单位的和以下的对比中,在装备和火力方面,中国军队并不比日军差多少,甚至在一些同等装备的性能上,中国军队反而要比日军强(轻机枪)。

但有一种日军的装备,却很是让何炜忌惮,而且这种火器是中国军队完全没有装备的,那便是掷弹筒。

掷弹筒这种装备的本质,其实就是五十毫米和六十毫米级别的轻型迫击炮,这种级别的轻型迫击炮,即便是在何炜没有穿越前的那个年代,也依然在不少国家的军队中装备着,何炜自己也曾经使用过特殊合金材料制造的轻型迫击炮。

而在当下的全世界军队中,这一级别的迫击炮却尚未被各国所大批量装备,可日军却超前的意识到了这一级别的轻型曲射火器的重要性并率先开发装备部队,目前日军装备的掷弹筒主要有两种型号,即大正十年式五十毫米掷弹筒和八九式五十毫米重型掷弹筒。

其中,型号较为老旧的大正十年式掷弹筒射程仅有一百七十五米,称其为轻型迫击炮其实过于勉强,但另外一种八九式五十毫米掷弹筒却相当可怖,不但增加了掷弹筒内的膛线,还专门配置了专用的带有黄铜弹带的掷榴弹,发射时的气闭性较好,射程可以达到六百多米。

日本人搞出来的这种奇葩的轻型迫击炮,某种程度上将是很有先见之明和先进性的,至少在目前,世界各国的军队中,日军的步兵中队和小队的曲射打击火力说是最强的也不为过,这玩意在作战时的作用便是压制并敲掉敌军的轻重机枪火力,消灭己方战线前方五百米范围内的敌火。

而且,日本人搞出来的这个掷弹筒,不仅在战术思想上很是先进,其装备量也很大,日军的每个步兵小队都有一个专门的掷弹筒分队,每个分队装备两到四具掷弹筒,一个步兵中队的装备量就达到了六到十二具。

总之,掷弹筒这玩意可以说是相当犀利,也给中国军队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同样,也给何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何炜在经历穿越到这个年代的第一次阵地作战时,就曾亲眼目睹了自己手下的一个轻机枪组被日军的掷弹筒干净利落的报销,而在后续的作战中,何炜也对其印象颇深。

反之,在中国军队的装备序列中,根本就没有与掷弹筒对等的火力,所以在战斗中面对日军的掷弹筒火力,往往只能干看着而没法子还击,故而日军大量装备的掷弹筒已然成为了中国军队轻重机枪手的梦魇。

何炜这次好不容易有了从国外购买装备的机会,自然要把自家的这个短板给补上,不过,何炜可不是想去花钱从国外买掷弹筒。

何炜虽然忌惮,恶心日军的掷弹筒,同时却又很不喜欢这种武器。

原因嘛,自然是这玩意的瞄准具着实有些简陋,或者说,掷弹筒根本就没有专用的瞄准具,其瞄准的方式是用掷弹筒筒身上的白线来对正校准,同时用掷弹筒底部的水平气泡仪用于保持45°的标准射角。

这样过于简陋的瞄准装置导致掷弹筒这种火器在实战之中对于射手的经验要求极高,也正因如此,何炜不是很喜欢这种东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