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发现敌舰队!(1 / 2)

第343章发现敌舰队!

1938年8月19日,天色阴沉,空气中满是大雨之前的浓郁潮气。

在半壁山后方的大熊山高地上,何炜矗立在高地的最顶峰,举着望远镜面色凝重的向四周环视,从高地向下方看去,入眼之处尽为一望无垠的平原和复杂的水网地带,布满天空的乌云在天际处的尽头与滚滚的长江江水融为一体。

景色虽别有一番意趣,可天公却不作美,不时有闷闷的响声传来,也不知是远处的闷雷,还是黄梅广济外围激战的枪炮声。

何炜的心情也如同这糟烂的天气一样,自挺进纵队得胜归来后已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在这半个多月内,田家镇外围黄梅广济一线的激战仍在继续。

而半壁山这里,虽然还没有和日军发生接火,但局势也是一日比一日危急。

军委会在发现了日军有以水路攻击为先,向田家镇和半壁山要塞进行偷袭登陆作战的企图后,在这个半个月来不断加强了对日军水面舰队的侦察,而日军近来的动向,也进一步的佐证了军委会的判断。

日军不但在九江附近的江面上集结了大量的舰船,在下游也有大量装运部队的运输船和运兵船连日不断的向上游的江面开进集结。

而其集结完毕的舰队前锋主力,业已离开了攻占不久的九江,气势汹汹的向长江上游攻袭而来。

与水路上日军的咄咄逼人、蠢蠢欲动相比,在长江南岸沿着陆路方向攻击前进的日军陆军部队却干脆停止了前进。

总之,日军的这一系列动向和反常举动基本上完全坐实了其接下来将要在田家镇、半壁山一线以及更靠前的富池口要塞区进行登陆作战的企图。

判明了日军的作战企图后,被日军在安庆、马当和九江等地的登陆作战打的心有余悸的军委会,自是竭尽所能的加强田家镇半壁山一线的防务。

这些天来,身为统御指挥田家镇和半壁山一线江防的第十一军团司令李延年几乎每三五天就要接到军委会发来的督促敕令电报。

军委会发来的这些电报既有满是勉励和慰问辞藻的电文,也有言辞狠厉,充满警告的电文。

而这之中最为狠厉的一封电文,莫过于提醒李延年不要重蹈因疏于战备而导致马当要塞快速失守的第一六七师师长薛蔚英的覆辙。

要知道,这薛蔚英在马当失守之后可是被直接枪毙了,军委会以薛蔚英之例来告诫李延年,其死守田家镇的决心可见一斑,且薛蔚英可也是李延年的黄埔一期同学,李延年接到这封电报后其实心里面也打了打颤。

这些军委会发给李延年的电报,也全都原封不动的被李延年转给了何炜,每次读完这些转送来的电报,何炜对李延年的用意也是心知肚明,军委会用薛蔚英来告诫李延年,李延年又何尝不是在用薛蔚英来警告何炜?

反正何炜在接到了李延年转送来的军委会电报后,对于半壁山的整体防务更是一万个小心。

当然,军委会除了告诫和敕令之外,好处也给了不少。

这段时间给第十一军团补充了大量的弹药和给养,何炜手下官兵的日子近来过得倒是颇为舒畅,弹药库和弹药补给所中的库存弹药也是一日比一日多。

不但大量的枪弹,迫击炮弹和手榴弹源源不断的以水陆运输方式拨发了下来,就连暂归何炜指挥的那支装备有八门德国造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的机械化榴弹炮营,也得到了每炮五百发进口炮弹的宝贵补充。

无论是积极备战的中国军队,还是一面在陆路方向停止前进,一面在水路上磨刀霍霍的日军,都在紧密的积蓄力量,为长江之上水与火的交锋做着最后的准备。

面对着越来越紧张的局势,何炜对麾下各个部队的督促也愈发严格,几乎是每天都要下到基层部队各处阵地检查,对各个部队的防区部署、阵地布置、工事构筑乃至于火网编成和前地要点,何炜几乎都已经烂熟于心。

今天,在例行巡视完突击总队本部的阵地后,何炜又在第三八五旅旅长马骥的陪同下前来视察第三八五旅的防御阵地。

马骥第三八五旅下属的三个野战步兵团负责守备半壁山后方湖网纵深阵地,这三个团以一个团部署在半壁山后方正面的大小熊山高地,以两个团在半壁山右纵深处至富池口之间的广大水网地带构筑阵地布防,整个旅的防区护住了半壁山的后路,对以半壁山为核心的防御体系来说,第三八五旅的守备地带也相当重要。

近来,何炜在了解了马骥对第三八五旅的整体防御部署后,对于马骥这名北洋军出身的老将又多了几分钦佩。

第三八五旅是第一九三师下属的建制部队,这个师是空军的航空保安旅和几个地方保安团并编而成的,算是中央军部队序列中垫底的部队,其编制和装备在整个国军部队中只能说一般。

马骥麾下的三个步兵团所装备的步枪全都是汉阳造,每个步兵班虽然都有一挺轻机枪,但轻机枪却是型号比较老旧的启拉利式轻机枪而非是新锐的捷克式轻机枪,而且马骥所部装备

的启拉利式轻机枪,也大多非新枪而是经后方兵工厂修理后下发的库存旧枪,其中既有从瑞士进口的原厂枪,也有四川兵工厂生产的仿制版本。

马骥所部每个步兵营的重机枪连装备有六挺汉阳兵工厂三十节式重机枪,而各个团的直属支援火力也只有一个装备四门八十二毫米迫击炮的迫击炮连。

马骥所部的装备、火力只能说是还过得去,在国军中属于装备尚可的部队,但是和日军比起来就差的太远了。

不过第三八五旅士兵的训练和防御阵地的部署在马骥的调教和指导之下却做的相当不错,士兵的战斗教练、全旅的阵地配置,工事构筑和火网编成皆有独到之处。

从第三八五旅的防御部署就可看出,马骥的善守之名绝非空穴来风,有这么一名善于防守的老将为自己看守后路,何炜倒也不担心日本人从侧后方向包抄自己。

而为了弥补第三八五旅在火力和装备上的不足,何炜不仅给第三八五旅拨发了大量的弹药,还将突击总队库存的那批苏式武器拨给了马骥。

这批苏式武器包括莫辛纳甘步枪一百支,德克恰廖夫转盘轻机枪二十挺,马克西姆重机枪六挺以及一批苏式枪弹。

这批苏俄援助的武器是军委会交给突击总队用以测试苏式武器性能之用,由于苏式枪械的弹药口径与突击总队的弹药不通用,且性能上也不如突击总队的装备,所以突击总队在完成了对这批苏式武器的测试之后,并没有将这批武器装备到部队,而是全部封存在了总队的军械库中作为储存装备。

突击总队看不上的苏式装备,对马骥的第三八五旅来说可是好东西,马骥在得到这批装备之后亦十分高兴,拍着胸脯对何炜表示绝不负何炜所赠!

这批苏式武器留在突击总队的军械库中也是吃灰,现在何炜将其调拨给了马骥的第三八五旅也算是物尽其用。

高地顶峰,何炜放下望远镜,扯了扯湿漉漉的领子,看着高地上第三八五旅在高地绵延鳞次的防御阵地微微颔首,不过脸上的愁容却没有消失。

这几天日军舰队在水路上的动作越发频繁,军委会下发给第十一军团的通报几乎是每天一报,何炜也天天组织参谋处的军官一起研判敌情。

根据日军舰队目前的大致位置和每日的前进速度,何炜估计日军的舰队前进到田家镇和半壁山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了。

和日本人作战他完全不怵,可这次却不是在陆地上作战,而是要和日军的军舰以及船运的登陆部队交锋,对于这样一种全新的作战形式,何炜虽也不惧,可多少有些忐忑。

而今天何炜不知为何,却一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一股莫名的烦躁也萦绕在他的心头。

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呼吸着满是抄何炜对身边的马骥说道:“马旅长,你的阵地搞得很好,当初我将后路交给你果然没错,日本人要是敢攻你的阵地,我看是要吃大苦头的。”

听着何炜的称赞,马骥露出了转瞬即逝的一丝得意,说到:“呵呵,吾别的不敢妄言,对防守作战还是颇有几分心得的,何总队长请放心,伱下发给我部那么多的弹药还有武器,我和我麾下的弟兄绝不会犯怂,一定给你守住半壁山的后路,让狗日的撞个头破血流!”

何炜点点头,说道:“马旅长的部署我自然放心,走,再带我去守备在水网地带的那两个团看看。”

马骥正要带着何炜走下高地,突然,一名突击总队的参谋气喘吁吁的沿着高地上的交通壕一路穿行,跑到何炜面前急道:“总队长,对岸李军团长紧急命令,日军舰队主力出现在距富池口要塞约不到二十公里的江面上,已有向富池口要塞进逼的趋势,要我们立刻警戒备战!”

马骥一惊,高声急道:“什么?”

对于日军水面部队的攻来,何炜早已有心理准备,通过每日的战情研判也推断出了日军水面舰队攻抵半壁山的大致日期,对参谋所述的敌情倒是一点也不意外。

何炜示意马骥稍安勿躁,转过头去,看着波云诡谲的阴云和江面,沉吟道:“回指挥部!”

何炜惊闻日舰突然出现之时,在距离富池口要塞十七公里的长江江面上尽是连绵的军舰和运输船,由大量军舰和运输船组成的船队一波波的在长江中气势汹汹的开进,如潮水一般像是要冲破江边的堤岸一般。

这支舰队行踪诡异的舰队,正是日军此次攻略武汉作战中的海军主力部队-日本海军第三舰队第11战队。

日本海军第三舰队主要用于近海作战和封锁海岸。其日本海军驻扎在中国的主力海军舰队,该舰队是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役中专门针对中国编组的,主要担任封锁中国海岸的任务,编制以炮舰和驱逐舰为主,而这支日本海军舰队的作战经历也当的上是侵华急先锋的名号。

在八一三淞沪会战的最初阶段,正是这支日本海军第三舰队,通过组织调集海军部队的附属陆战队和组织舰队水兵上陆等手段快速建立起了日本军队在淞沪市区中的防线,并率先炮轰闸北市区,掩护6000余名日本海军

陆战队成员上岸,向闸北进军建立起了淞沪日军的最初防御体系,在日本陆军的主力部队支援到淞沪之前成功顶住了中国军队在淞沪市区的围攻。

在淞沪会战中,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在整个会战过程中更是不断以舰炮火力支援日本陆军的地面作战,给中国军队造成了相当的损失伤亡。

在淞沪会战后,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又溯江而上,穿过中国海军的江阴阻塞线,溯江前往金陵一带助战,协助日本陆军攻下了金陵。

在攻占武汉的作战被提上日程后,为了最终控制南京至汉口间的长江江面,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将所属的第11战队抽出,开始了被称为“溯江作战”的战斗行动,并将这支第11战队作为未来攻略武汉作战的主要水面部队,第11战队在武汉攻略作战中的主要作战任务包括疏浚长江中的锚雷、沉底雷、漂雷,清扫疏浚航道,消灭长江沿岸的中国炮台和要塞:支援陆军和陆战队的溯江行进及登陆作战,护卫长江中的军用运输船。

自攻略武汉的作战计划开始后,这支日本海军第3舰队11战队便沿着长江一路横冲直撞,高歌猛进,先后参加了攻占安庆和马当、九江的作战,亦是连战连胜。

而在攻占九江之后,为了达成日本大本营攻占武汉的战略训令,溯江而上的第11战队,又乘连战连胜之威,将扼守武汉最后一道门户的田家镇与半壁山要塞作为了下一个攻击目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