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章孟毅去劳军(1 / 2)

孟毅,马良,曹十六郎离开庭院,就去准备酒水肉食。

几人一通忙活,在张府佣人的帮助下,终于搞定。

找了一个大轱辘车,几人把物资搬到车上。

马良在前面拉,孟毅和曹十六郎在后面推,一起往天平军驻地而去。

二百来人被安置在城西的一个大院子里。

这大院子的墙并不高只有一米五左右,在北墙边搭了一个棚子,这是他们晚上休息的地方。

当然不是在棚子里住,无遮无拦的,天气转冷,还不冻死。

在棚子下面,有一个个的木板,掀开木板,就能看到一个洞口。

洞口有阶梯,一直往下一米左右,才是住宿的地方。

西北的天气干燥,夜晚寒冷,特别到了冬天,加上风沙,在户外活动,是件很危险的事情。

有钱人家还好说,屋里烧炕,窗户上贴上纸,有白叠子做的被子,还有皮衣皮裤。

可普通的人家哪里有这个,好多家庭几口人,只有一套冬衣,一人出门,其他家人只能躲在被窝里。

为了熬过寒冷的冬天,北方的劳动人民,开动智慧,发明了这种地屋。

搭地屋子不象盖屋那样复杂,很简单,选好空地后,在上画好尺寸,规划好房屋的大小。

人多就画的大些,人少就画的小些,就是这么随意。

在划好的屋框内,用锨挖,把框内的土甩上来,囤在屋框的周围,待屋框内挖至七八十公分时,再把周边的土墙和地下的面找平。

在长方形的土坑上搭建简易的木棒三角形支架,做成屋脊。

地屋上的框架搭好以后,从土坑的两个边沿向中间的木棒上放一层厚厚的秫秸和麦草,上面用泥泥上,防止刮风。

地屋子中间,在搭秫秸和上麦草时,事先留个不到一米宽的缺口,当做屋门。

为了防止下雪进入屋内,又在缺口处向外搭出了一米多长的门头,在门口的土坑边从地面到坑地挖了三五个小台阶,以便于地屋的出出进进,晚上有时盖上木板。

地屋子四周都没有窗户,挡住了风沙也挡住了阳光。

即使白天也不是很好,透明度很低,仅从不大的门口透过一点光亮来,显得有些灰暗。

但地屋子是一个非常暖的地方,里边铺了层,厚厚的麦穰子。

到了冬天在地屋门口的一侧还点着一个泥火盆,里面暖洋洋的。

田雪晚上喝了些糊糊汤,准备休息,忽然听到外边一阵欢呼,趿拉着靴子,从地屋里钻了出来。

走的急忙,脑袋碰到低矮的门框上,疼的直吸冷气。

只见伙伴们都围在一个大轱辘车周围,孟毅站在车上发号施令。

“你,你,还有你,去找些柴火!”

“你们几个去打水,烧水先洗漱一下,看你们邋遢的样子,就知道吃和睡。

要是给你找个娘们,不等上炕,人家就熏吐了!

真够磕碜的!

你不吐,让娘们吐,忒丢咱们齐鲁大汉的脸面了!”

孟毅说的粗鄙,这些汉子却觉得亲切。

要不是孟毅单劈沙里风,又是老乡,众人服他,换个旁人,这些汉子早就恼怒了。

他指使着他们干活,他们不单不恼,还哈哈大笑。

孟毅看到他们只是起哄,并不行动,就抱起轱辘车上一坛子酒,并打开封泥:

“看到没有,我给大家伙带了什么,酒和肉!”

“好呀!”

“真地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