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巾帼英雄(十九)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2 / 2)

“历史上结局惨烈的太子很多,但能把仇人一起带下地狱的,大概就卫太子了。你看人李承乾贬为庶人,李泰还继续做魏王呢!”

“如今想来钩弋夫人被怀疑是巫蛊之祸的幕后主使之一,很大原因是尧母门吧!以及钩弋夫人是宦官之后,而冲在构陷卫太子第一线的又是宦官集团。不过巫蛊之祸还真怪不到钩弋夫人头上,反而是已故李夫人的家族做了重要推手。”

“若非巫蛊之祸卫太子冤死,钩弋夫人就不会被去母留子,而刘弗陵没做皇帝,没准也不会短命。没有巫蛊之祸,钩弋夫人大概率是跟儿子就藩,做个富贵的王太后,而不是年纪轻轻被赐死吧!”

“且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以幼失母为代价当了皇帝,但其一生却短暂的悲惨。当然刘弗陵非昏君,但也无法以尧相比,若以卫太子的孙子汉宣帝比作尧还靠谱些。”

少年帝王刘弗陵正在心中思念母亲,又被天幕断言一生短暂而受到会心一击。然正如天幕所言,他虽为帝王,却并没有什么幸运。皇帝之位虽尊,可他年少登基,权利都被权臣掌控,尚没那些就藩的兄弟自由。

刘弗陵忍不住想象一下天幕说的那个假设,如果长兄尚在,他带着母亲去就藩。只想想,刘弗陵竟觉得十分美好。

“我不太喜欢钩弋夫人靠封建迷信博上位的路子,但钩弋夫人也委实是个可怜的小女子,与卫后一样是巫蛊之祸的受害者。尧母门且不论,那什么钩弋总不会是十几岁的钩弋夫人策划出来的,左不过是想献美媚君获取利益的小人弄出来的把戏。”

“嗯,说回唐赛儿和白莲/教,白莲教渊源于佛教净土宗,最初只是秘密宗/教结社。早期教义与净土宗相似,奉阿弥陀佛,要求信徒念佛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以期往生西方净土【注1】。”

“从早期教义来看似乎是教人向善,然南宋僧人茅子元将松散的社友关系改为师徒传授、宗门相属,白莲/教内部关系变得严密起来,因而遭遇官府禁止。不仅朝廷不承认其合法,就连其他佛教僧侣也视白莲/教为‘事魔□□’。”

“然因白莲/教教义浅显、修行简便屡禁不止,甚至远播蒙古,蒙古入主中原后,白莲/教得到元廷承认和奖掖,飞速发展。进一步发展后,白莲/教教义日渐复杂,崇奉也不再局限于阿弥陀佛了,还有天宫的玉皇、地狱的阎王、人间门的圣贤等等。”

“他们‘在家出家’,称白莲道人,佛家沾一点,道家也沾一点,儒家沾一点,可以说释儒道什么于他们有利就取什么。因是在家出家,故父死子继,尊卑有序,等级森严。”

“听到父死子继和尊卑有序大家就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一旦变成父死子继,最后都会崩盘。因此一些白莲/教的首领借兴教欺骗百姓,聚敛钱财;勾结官府,结交豪强,祸害一方也就在预料之中了。”

“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一句,凡是以宗教、气功或者他名义建立、神化、鼓吹首要分子,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都是邪/教【注2】。”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有人宣称会法术或者天神下凡亦或者以神佛之名索要钱或者要贡献什么童男童女,少男少女的都是骗子。且不说有没有神佛,我就假设有玉皇大帝、有阿弥勒佛,人家那是神佛手段神通了得,哪里需要凡间门的银钱。”

“科学文明使人进步,迷信愚昧使人落后。反邪/教反迷信任重而道远,我们共勉。”

南宋、明清等备受白莲/教起义困扰的帝王心下一乐。这天幕今日所言倒是大大帮了忙,虽说不能让白莲/教一夜之间门销声匿迹。但今日之后,白莲/教的传播必然会受到阻碍。

“元后期因白莲/教不可控,废除了白莲/教的合法地位,下令禁止。但不管官方承认还是禁止,从南宋开始,到大清灭亡,以白莲教为名起义一直是屡禁不止,如元末红巾起义领袖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邹普胜等俱是白莲教徒。”

“在这里我必须声明,我赞赏的是唐赛儿面对朝廷繁重徭役赋税盘剥时的反抗精神,但并不认可什么白莲/教。美好生活不是靠神鬼得到,而是靠自己的双手创建。历史证明了英雄来自于人民,而非神佛,能够拯救人民的唯有人民。”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